沙市中学报(第121期)
作者/来源: 高伦强 发表: 2013-12-04 14:41:04 浏览: 8578 次
1、2版要闻
沙市中学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新教师招聘会
11月22日,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沙市中学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新教师招聘会。经过笔试和面试,学校最终从来自北师大、华中师大、华东师大的的应届本科和研究生中签约9名新教师,其中语文2名、数学1名、物理1名、化学2名,生物1名,地理1名,音乐1名。
期中考试三校联合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11月23日上午,沙市中学、宜昌一中、公安一中三校联合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研讨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分析了此次三校联考的试卷质量、学科质量及考生状况,针对此次联考暴露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同时三校还就学生的培优补差工作、年级组的管理措施等问题交流了建议,并为下一段的继续合作制定了相关的计划。(刘寒冰)
运动会成了大party 开幕式变成了创意秀
尖帽、黑衣、魔法手杖、扫帚……当一群穿着哈利·波特电影里的魔法服的学生在沙市中学操场集体亮相时,引起一阵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以前,在学校运动会上,学生都一律穿校服入场,而今年,沙市中学运动会的入场式成了各个班级的创意大赛。在运动会开幕式上,衣袂飘飘的汉服,可爱的连体动物装,各式各样的玩法,让人眼花缭乱。在入场式上,不仅有“时装秀”、“穿越剧”,一些班级拉出的横幅、标语,喊出的“五班五班,我是五班,再说一遍,我是五班”的口号,也雷翻了在场观众。(兰 亭)
我校开展"有效课堂·习坎论坛"活动
11月19日上午,湖北省沙市中学 “有效课堂·习坎论坛”交流活动在学校大阶梯教室举行,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交流活动中,学校遴选出的六个教研组围绕“三次学习”和“五种课型”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经验作了交流发言,青年教师代表就“有效教学”书籍的读书心得作了交流汇报。(张绍开)
我校多门学科教学竞赛捷报频传
2013年7月28日,经过省市教研室的推荐和评委会的认真评比,我校英语教研室毛悦老师获得“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
11月19日至22日,湖北省高中数学优质课竞赛在荆门举行。我校数学组青年教师刘一代表荆州市参赛并获得高中年级优秀课评比一等奖。
省民政厅及市民政局领导来我校检查"荆圃奖学金"工作
2013年11月15日下午,湖北省民政厅民管局胡副处长和荆州市民政局郭副局长一行四人来沙市中学检查“荆圃奖学金”的工作开展情况。
主管校长赵文华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汇报了从2007年基金会设置以来至今六届的工作情况,省厅和市局领导查看了所有资料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程大兵)
疏散演练不松懈 安全意识在心中
11月8日上午9:30,我校组织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开展了安全疏散演练活动。随着“噹噹噹”的警钟声响,各班同学在班主任与学工处老师的指挥和带领下,迅速有序地离开教室,撤离校学楼,跑到操场上站队集合。从撤离到集合,整个过程快速、高效、有序,表现出了在紧急时刻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良好素养。另外,11月14日中午1:40,我校还成功组织了全体住宿生开展了公寓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刘寒冰)
沙市中学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初显成效
10月份,各宿舍积极响应学工处号召,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每个宿舍结合自身文化特色,构思了一份文化标语,它们中有的体现室友间的团结友爱,如“相互谦让,亲如一家”,有的抒发远大理想,如“誓立鸿鹄志,成就栋梁才”。形式多样的文化标语搭配宿舍成员的亲密合影做成的文化牌张贴在每个宿舍门上,体现了习坎学子积极向上的思想风貌。(金双娇)
沙市中学社团招新 尽显校园缤纷文化
11日18日,沙市中学学生社团在校团委会社团部的积极组织下,开展了新学期招新活动。
科技社、文学社、楚食社、声乐社、美术社等众多社团于校园主干道两侧布置招新现场,并张贴招新宣传启事。运动会结束后,社员们便热忱地为前来咨询的学子讲解所在社团的特色活动。(徐永)
沙市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跑操与拔河比赛
为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我校在原有的大课间跑操活动基础上增加一项拔河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志品质,提高班级凝聚力。拔河比赛活动开展第一天就受到了学生热情参与,场面十分热闹。
克难履艰传薪火 自强不息铸辉煌
邓北平
时序更迭,岁月如梭。追赶着新世纪的潮头,我们迎来了沙市中学七十二周年庆典。享岁月之风华,成不朽之盛事,值此喜庆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湖北省沙市中学向为学校竭诚奉献历届的教职员工,向广大校友们,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校庆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此隆重聚会,就是要共襄盛典,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回首往昔,我们无比自豪。七十二载风雨兼程、沧桑砥砺;七十二载锐意进取、求实奋进。起步的筚路蓝缕,前进的风雨兼程,发展的高瞻远瞩,腾飞的雄心大志,仰中华民族之智慧,承自强不息之精神。一代代沙市中学人挥鞭日月,规矩方圆,笔耕沃土,追求梦想,谱写了沙市中学大气大成的优美华章。全国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第一所示范学校,2次荣获国务院嘉奖令,6次得到部委表彰,3次荣膺“中国百强校”称号,5名院士,2名将军,7名省级高考状元……72年,标志的是成熟厚重,诠释的是风华正茂,彰显的是大有作为。72年来,不论是探索之艰辛、迷途之惆怅、失败之苦痛、还是成功之喜悦、辉煌之骄傲,永恒不变的是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习坎精神。
聚首今朝,我们激情澎湃。2013年是硕果盈枝的一年,全校师生同舟共济,克难履艰,让习坎园再铸辉煌:2013年高考,我校重点本科录取总计460人,钟无限、段启航两位同学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李德枫等4名同学考取国外名校,王先哲等4名同学被保送国内名校,体育一本单招6人,文科一本上线率40.4%,居全市第一;理科一本上线率48.5%,居全市第一。在全市期末学年统考中,我校高一高二各科各项数据均居全市前列,成绩十分骄人,催人奋进。学校开展的“三次学习”“五种课型”等教学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科技节、体育艺术节、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素质教育成绩斐然。我们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了社会各界对我校的关心与厚爱,实现了“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庄严承诺。2013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是成果丰硕。张安群老师获得2013年湖北省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毛悦老师获得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杨攀老师在全国录像课展评中获得一等奖,胡明老师在省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潘磊、刘一老师代表荆州市参加全省的说课、讲课比赛获得一等奖,以朱茜老师为代表的一批新进青年教师在各项赛课中斩金夺银,迅速成长。“以学定教、以需定教、先学后教、训练主线”的教学原则业也确立,“六个三”的教学文化正引领着广大教师开展有效课堂、“五种课型”的深入研究,我们坚信沙市中学的教学质量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发展一定会有更高的起点和更坚实的基础。
往昔如昨,曾经的习坎人用奔放的青春和智慧的双眼,镌刻了沙市中学厚重伟岸的背影。风流犹在,又一批德隆望尊、博学多才的老师立德树人,满腔赤诚;传知讲道,因材施教。展望未来,沙市中学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我们将在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弘扬“砥砺德行、上善若水、克难履艰、自强不息”的习坎精神,矢志不移地坚持“一切为了师生的全面、充分、主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定“先进的文化、和谐的环境、智慧的师资、优异的学生”的办学目标,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高举素质教育旗帜,科学推进国际教育,完善优生的培养和学困生补差制度,让沙中学子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斗转星移,多少次花开花谢; 潮涨潮退,多少次月出月落。带着七十二周年校庆的希冀,让我们把责任和使命铭记;让我们未来的每一次攀登,都成为憧憬美好的记忆;让我们共同在习坎精神的鼓舞下,用勤奋、智慧和奉献,去续写沙市中学的新的光荣和梦想。
简约厚重 大气沉雄
——湖北省沙市中学72周年校庆日剪影
兰 亭 陈 雄
11月19日,习坎园秋意正浓,金菊绽放,杏叶翻飞。在这充满诗意的日子里,沙市中学隆重举行了建校72周年校庆日活动。今年的校庆日活动简约厚重,大气沉雄。
每年的11月19日是沙市中学在校3000多名师生和数万名沙中校友的盛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学校都要举行隆重庆典,以期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在今年校庆日来临之际,学校离退休教师挥洒笔墨,丹青写意,在学校举行了盛大的书画展和摄影展;高一和高二学生则以极具创意的运动会开幕式入场和各出新招的社团招新活动昭示着母校的生机和活力。校园还展示了各班围绕“中国中小学气候变化教育项目”进行的课题研究成果,一块块展板将沙中学子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探究和对地球家园的呵护之心袒露无遗。
下午2点,沙市中学高一、高二近两千名学生、全校教职工、校友代表、部分家长以及社会人士齐聚沙市中学体育馆,将校庆活动推向高潮。
一开场,沙市中学自行录制的校庆日纪录片就引发了阵阵的掌声。该短片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记录了学校一年来的发展变化,真实地反映了习坎人的生活,得到了一致的喝彩之声。纪录片之后,全体习坎人高唱校歌,传达出习坎人对学校深深的祝福与热爱。高一年级的青年教师,用诗歌诵读的形式表达了那浓浓的习坎情。
此次校庆日活动,沙市中学81届3班部分校友重返母校,他们以81届3班的名义设立了“813”奖学金,并在庆祝活动中举行了首届颁奖仪式。校友代表王璟瑜女生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习坎园生活,并与现场的习坎学子进行互动,其精彩发言被现场的习坎学子十几次打断。她寄语广大习坎学子,希望他们能规划人生,独立思考,坚守信念,奋勇向前。
最后,沙市中学邓北平校长致辞,他回顾了学校的光辉办学历史,重点梳理了过去一年学校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并满怀信心地展望了学校的未来。
下午4点左右,校庆日活动圆满闭幕。此次活动热烈而振奋人心,习坎人更平添了对未来的向往与执着。
2版
“超级高考工厂”之我见(一)
——我校师生热议本报转载的《衡水中学“封神”之路》
李昌坤老师
“衡水现象”是中国现行高考选拔制定的必然产物,只不过衡水中学将之做到了极致而已。面对稀缺的优质高等教育,面对众多的竞争者,为了今后能有更好的出路,在现行的中国用人体制下,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别无选择!虽然牺牲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天性,牺牲的是教师的健康!所以根本问题在于体制!
学校培养的应是有独立思想和创新精神的个体,而不能是产品,如何在提高高考成绩和培养学生独立个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应是努力的方向。当然,这与培养学生规范性并不矛盾。
胡晓红老师
衡水中学有自己的特色,但不适合所有的学校去模仿。学生首先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灵魂,人的发展不应以短时间为标准,孩子的教育是一生的教育。
胡振良老师
国家的教育体制、竞争机制不是中学校长能决定的,不是普通老师能左右的,更不是可怜的学生能逃避的。于是我们只能在现行的制度下发挥能力,衡水中学,就是在正确的体制下把基础教育做到了极致,好样的!
赵成丽老师
无疑,衡水中学的高考成绩确实令人惊叹,但如果学生只是学习的“机器”,学校成了现代化的“工厂”,老师成了“工人”,这便是无尽的悲哀。高中三年,高考确实重要,也要为之全力以赴,但这三年,并非只有高考,学生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成长,成熟。学校没有权利剥夺孩子青春的自由,观看《衡水中学的“封神”之路》后,心中不是欣羡,而是满满的悲哀。
为中国这群充满活力的年轻孩子们“悲哀”。
请让孩子的青春如花绽放!
蔡婷 1302
文章中最后一句话“谁的青春可以被量化”对“衡中现象”提出反思。我们是在一所学校里学习,而不是在一所工厂里被加工。如果学校用无数个条条框框来约束我们,那我们就只是老师的复制品,是学校的复制品,一整条“清华北大”又怎样?真正的清华大学不需要去张扬,真正的北京大学也不需要去宣传。我们需要的是自己在学习上的摸索,老师只是在我们的“锦上”来“添花”。但如果完全给学生自主,什么也不去管是肯定不行的,衡中一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但我们也要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东西,我们并不需要分数,我们需要知识。
甘雨丹 1302
我认为衡中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李金池的措施使衡水中学面目全新了,从这几年的高考成绩看,我们不得不对这所原先默默无闻的中学刮目相看,他们傲人的成绩值得我们敬佩。
从成绩上说,这种措施是成功的。学校的严格要求,使学生们严于律已,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使学生形成了良好习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的成功与校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李金池作为校长,利用竞争来激励老师、同学们奋发上进。学校安排时间,做到的真正的争分夺秒,鼓励激情学习,刻苦学习,这大概是学生成绩优异的关键吧。
陈林君 1302
衡水中学被称为“超级高考工厂”。一个被称为工厂的学校,可见其有多么严格。学校本就是在完全踏入社会之前对社会的适应,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场所,完成对人际交往沟通、处事能力、思维能力还有学习的培养。而这样高强度的封闭式教育,而且过于注重学习成绩一定会有其弊端。每一个学生就好像生产线上的产品,每天按着固定的死板的章程套路,这样的生活不会有意义。即使它考入高校人数再多(这一点不可否认),而这样学生的人生是有缺憾的。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加快了人生的进程就等于破坏了一种自然法则。过早地进入一种似乎麻木成机器人的状态,半军事化的管理,由学校强制高压政策逼出来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会形成巨大反差。在一个需要自主学习的自由校园,要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够生存,而学习机器势必会被淘汰。
纵观衡水的发展,这既是他们的幸运也是悲哀。
陈清澄 1302
衡中惊人的清华北大升学率固然令人钦佩,值得肯定。但其“棍棒式”教育,“工厂式”教育方式令我不敢苟同。
培养“高考人才”,而非“社会型人才”会使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其发展。
“累得晕倒,累得吐血”,这种压榨型教育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认为真正的人才、精英必定是全面发展的,必定是既会玩又会学的,而非只会考试的分数机器。纵使高中生肩负着对人生命运的拼搏,也有权利拥有美丽的青春。也许我们不应被表面的“封神”之路所迷惑,高中生不是机器,不是分数的乞讨者,而是能力的支佩者。
因此,我建议学校注重分数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让我们拥有一次无悔、美丽的青春!
肖雅欣 1114
理想与现实一直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命题。改革教育的期盼与应试教育的变本加厉似乎同时升级。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曾在一篇名为《中国必须创新教育价值观》中的文章里指出:“素质教育喊了20多年,但直到今天,从学校、学生到家长,无不还在强化应试教育。原因何在?因为学校要提高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要大扩展,家长们望子成龙,学生们想出人头地,而出版单位则忙着兜售教辅书籍和高考秘笈来赚更多的钱……”,教育改革的阻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而面对巨大的阻力,有一句深入人心的话:“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你自己”。衡中无疑就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最佳典范。然而,衡中的最大成功之处,也是他最大的失败之处。他的失败之处,不是让孩子们成为读书考试的机器,而是他让风华正茂的少年们失去改变社会的决心与锐气。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这里的少年,应是如毛润之般能喊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少年。今天的中国,纠正了五六十年代“左”倾错误带来的过度高涨的主观能动性,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也已被市场经济冲刷殆尽。可是今天的少年,如果从小就被教导去适应一个本身有问题的体制而不加怀疑,未来的变革从何谈起?衡中的存在自然有其合理性,而历史告诉我们,那些推动社会的变革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有人站出来,质疑存在的合理性。
今天,我们理想的力量远不能与现实相应,但我们不应为了适应现实而失去理想的能力。理想,永不死!
熊能子 1216
衡水中学将孩子的青春量化,固然取得了学习的优异成果,然而我认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为重要。因为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有价值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相较之下,同样重要的是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味地读书练习造就的仅是学习的种子,而不是祖国的栋梁。
龙晶晶 1101
衡水经验,能否在全国复制?
“超级高考工厂”用来形容衡中确实再恰当不过了。现代企业的生产模式被无缝移植到中学教育之中:流水线从早上5:30开始运作,到晚上22:10关机停工,其间的每一分钟都被精确管理,三年如一日机械般地重复,交出了104份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造就了衡中“神一样的学校”不可撼动的地位。这样的成绩确实令人咋舌。但是,衡水中学的成功绝对值,可以在全国复制么?
“封闭管理,量化考核”是衡中教育奉行的圭臬,这“八字箴言”照衡中校长李金池的话来说就是“为学校营造一个单纯的环境,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话虽这样说没错,但这种扼杀青少年天性和利用老师自尊心的做法未免太过偏激,例如文中提到的“发呆、吃零食、撕纸都会被记录,晚自习去厕所还要被通报批评”这些做法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与他们比起来,我们并不是觉得我们生活得有多么幸福,而是觉得我们生活得有多么正常!其实,如果我们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效果也并不一定会比衡中差,因为环境造就人。衡中学子在没进衡中前也与我们过的是同样的生活,但进入到衡中那个大环境中,便努力地适应了它,于是就成了我们眼中的“神”。但我们学校推行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便是全面发展,也不一定是要将封闭管理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但至少封闭管理制度下形成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不完善的,就像是被藤蔓緾住了的花,开不出它想要的模样。
一直以来,围绕衡中的质疑和它获得的成绩一样巨大,以半军事化管理绩效量化等现代公司管理手段为特点的“衡水模式”席卷全国,一边被斥为应试教育的复辟和滥觞,一边又被捧作济也良药,其实这样的争论大可不必,因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侧重点是什么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学校注重素质教育,着眼长远,“放养”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但如果某个学校在乎升学率,采取“衡中模式”也无可厚非。
“激情教育”是衡中教育的亮点,它也确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许衡中学子在多年以后再回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记忆最深刻的并不是他们这三年中做了多少套模拟卷,而是那一声声响亮有力的口号和充满斗志的青春。也许有很多人会斥责这样的做法是走形式,但如果切实有效,能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又有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仍是上文中提到的,衡中经验能否在全国复制取决于学校的侧重点。毕竟,成功不能复制,经验可以借鉴。
3版
“磨”出一堂好课
——观摩33届湘鄂边教学比武学习心得
数学组 潘 静
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作为一名学习者参与了第33届湘鄂部分省级示范性(重点)高中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活动。活动中,我总共观摩了五堂各具特色的数学课。
这五堂课,自然属于“同课异构”,授课内容是《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一课时),这一节里面主要有两个例题,让学生在实际例子当中感悟几类函数的增长变化情况。但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设计,到教学生成,无不体现着各位参赛老师独特的魅力与智慧。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细观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从情境创设到新课导入,从问题分析到思路产生,从问题解决到课堂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练简洁,每一个问题设置都恰到好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肢体语言亲切丰富,多媒体使用合理,可谓精彩纷呈。
然而,我知道一堂堂这样的好课得来并不容易。出发比赛前,我亲眼见证了一堂“好课”的诞生过程,基于此,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体会。
一堂“好课”集结了整个数学组的努力与智慧,它是在一遍一遍地打磨中逐渐完善的。“磨”字,听起来就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但我认为授课教师可以在一次次的打磨中提升。总的说来,磨课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磨”的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好坏与各个环节处理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率。“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构建新知、充分地自由表达”这个教学理念一直都是各位教师所追求的。在教学设计上,数学组在如何将这个理念融入教学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虽然我们常常倡导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但事实上更多时候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就拿之前的教学过程来说,教师对例题1的处理很依赖课本,有目的地告诉学生先看每日回报,再看累计回报,最终做出抉择。虽然课堂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并能准确回答教师的问题,但教师并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做出选择之前还要先看每日回报量。对于这样的设计,表面上是在让学生自己处理问题,事实上依然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能告诉学生问题的内在联系。真正地放手让学生处理问题,则应该是学生提出的解决办法不能达到目的时,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带着学生思考其他的解决办法。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知识的生硬与数学的高深。
第二个阶段“磨”的则是细节。这里的细节主要包括课堂语言、板书设计以及PPT设计。在课堂上,语言要力求简洁并富有调动性。一堂课4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本身就难以坚持那么长时间,如果课堂上教师废话过多,学生容易产生听觉上的疲劳,从而有可能导致学生听到一半开始走神,后面的内容就错过了。尤其是导入新课阶段,教师更应该用简练的语言引出学习的主要内容。最初,教师采用课本上的原话:“1859年,有人从欧洲带进澳洲几只兔子……曲线呈‘S’型”进行导入,而事实上未曾删减的语言无形中占据着课堂的时间。在讨论中,各位老师一起将其精简,仅留下对课堂有用的部分,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不会给人很冗长的感觉。通过一次次对讲课稿的锤炼,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回避这个问题。另外,课堂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再现和突出教学重要内容的过程。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能够使教学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具体化。当一堂课结束了,学生可以依据教师的板书回顾课堂上的知识要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第三,PPT也是随着教学设计的改动在不停地修改,当然这个阶段的修改主要是从PPT版面的美观程度去考虑了。起初,PPT初稿的背景是白色的,加上每个页面字不是很多,给人的感觉很空,通过加入背景、调整字体大小与颜色等给演示文稿润色不少。虽然PPT在讲课中不占据重要地位,但一份好的PPT能给课堂增色。
当然,“磨课”不仅仅“磨”的是教学水平,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更是心态。如果说在教学水平的层面,“磨”寓意为“磨砺”,那么这个层面的“磨”则是一种心态的“折磨”。还记得颁奖的那天,有一位老师曾这样描述他的心理历程:最初被选为参赛选手时,只认为是上好一堂课就够了,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一节参赛课,在一次次的试讲中,遭受着各个老师的批评,回想起以前被听课,其他老师都是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评价课堂,而现在却都是用一种挑剔的眼光在打量,几次下来倍受打击,不由得想放弃比赛,这时往往有懈怠情绪出现;随后,考虑到是代表学校出去比赛,又觉着不能给学校丢脸,于是乎认真听取同事们有用的意见,调整课堂,使其更有活力和张力,力求能够夺得好名次为学校挣脸面。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得到的鼓励偏多,更多的是赞赏性的语言,久而久之往往容易让人沉迷其中。在“磨课”中,授课教师在一次次的“折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深刻体会“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正确对待各种意见。这未尝不是心灵上的一种洗礼。
虽然,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日常备课中也像准备比赛课一样一遍遍地实践、修改,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特别是一位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我认为有必要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去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打磨自己的教学设计,让课堂问题更有效,板书更简洁明了并富有逻辑性。同时,多向其他教师学习合理的教学设计与清晰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有意识地磨砺自己,才能促进我们的成长。
新课标下对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思考
——参加江苏省天一中学“聚焦课堂·生长课堂”研讨会有感
物理组 张晓玲
2013年10月25日,我有幸随同本校教师参加了在江苏省天一中学举办的第九届“聚焦课堂·生长课堂”研讨会。作为物理教师,我参加了物理分会场的学习。本次研讨会以《楞次定律》为课题,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开,课后参会教师对所展课堂进行了探讨,最后由专家点评。这一活动让我学习到了一节真正的有效课堂是如何打造的。
三位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向我们展示了三堂异彩纷呈的有效课堂。这三堂课不仅代表着这三位教师对这一课题的理解,更蕴含了这三所学校的教学思想。相对我省,三位教师所在的地区均已进入课改多年,可以说是站在课程改革前列。从他们的教学设计不难看出其中共同蕴含了新课改的理念。高中物理新课标要求,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这三位教师的教学模式不约而同的采用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模式。他们都有引人入胜的引入,都有学生的乐于探究的过程,都有学生勤于思考的结论得出,更有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这些都处处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在共同的新课改理念下,三位教师同时也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各自作为教师的再创造。例如,育才中学的教师以其独特的“东北幽默”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使得课堂气氛和谐,产生师生的情感共鸣。天一中学的教师在学生实验开始之前,以问答的方式为学生理清思路,扫除障碍,整个过程可谓稳扎稳打,滴水不漏,体现了良好的个人素质。而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来自扬州中学的教师更注重对教材教法的探究,考虑到教材中探究实验过于复杂,他修改课本实验思路,用更简洁的实验来代替,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效果是非常好的。
对有效课堂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三节课的观摩与反思,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认为打造有效物理课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情境创设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高中物理新课改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中只有设置学生感兴趣并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情境,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以上三节展示课中,教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之初,教师很快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探究情境引导学生顺利突破重难点;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2、探究学习是有效课堂的策略
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是新课标的培养目标。新课标更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提高科学素养的最佳方式。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本次观摩的三堂课中,学生自主探究便是学生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但值得注意的是,物理课堂中探究学习并不等于动手实验,实验探究只是探究学习的一种,理论探究在物理课程中更具意义。例如,电磁场理论的学习同样要经历学生自主的理论探究,积极思维之中,同样属于科学探究的范畴。
3、教材教法的创新是有效课堂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是“依纲据本”,教学大纲与教材具有不可改变的权威性。新课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在 实现学科素养的课程目标等方面做了一些基本规定,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大纲着眼于教学教学工作的具体指导。在新课程理念中,教材只是“工具”、“材料”、教学资源之一,它只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所凭借的工具和手段。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新课标的统一指导下,不同区域会根据自身的实际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而教材本身是容许被分析、被质疑、被批判的。例如,在上述扬州中学老师的课堂设计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教材的再创新。一起回顾《楞次定律》教材教法:首先,教材所用探究实验中涉及因素多,如:磁场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线圈的绕向、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的关系等,这些都使学生的思维难以覆盖;另外,归纳总结的跨度太大,学生主动建构有困难。这样,教材编写的进程难以实施,也很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敢于突破教材进行二次创作。教学原本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新课程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有效课堂是我们所有教师对课堂的要求,有效课堂的打造需要教师善于根据教学实际,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4版
散尽硝烟标靶现 功夫深浅看分明
——沙市中学组织学生参加实弹射击体验活动
本报讯(记者 兰亭)11月6日,沙市中学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和部分教师,奔赴位于沙市东区的荆州军分区教导队洪塘靶场,开展了为期一天实弹打靶活动。
曾有人说:“一个人参加了军训,但若他没有进行过实弹射击,那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军训。”因为打靶日子的到来,同学们兴奋异常。很多同学说梦见自己成了战斗英雄,端着冲锋枪、戴着大红花和军功章走在由人民群众组成的欢迎队伍里,周围被鲜花拥簇着或被巨大的标语和欢呼声包围。
今天的洪塘射击场天高气爽,彩旗飘扬。早晨8:30,学生们终于到达了心驰神往的靶场。靶场上秋草披离,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此时,十杆枪已经摆放到位,教官们迅速列队、站位、迎接每一批学生的到来;我校的校医也来到靶场,以便应对射击中出现的人身安全问题。学生每10人一列,每个人一个射击位,每个射击位旁都有一位战士在旁边指导和服务,每次每个弹夹里只有5发子弹。同学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卧倒,托枪,装弹,打开枪栓和保险,瞄准。靶子在100远处,要把缺口、准星和靶子对成一条线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一阵枪鸣之后,远处黄土坡上,扬起串串烟尘。
有的同学没有尝试过枪的后坐力,枪一发射,常常是后坐力顶着人与枪一起抖动,并且枪每抖动一次自己也尖叫一声;
有的人听见枪声四起,瞬时眼睛模糊,看不见远处的靶子;两耳失聪,听起来是一片嗡嗡响;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刺激着心脏跳动的速度,大脑里一片空白。
活动结束后,有同学说,打靶,就要瞄准那个目标,那个标的。如果你不能打准,就只能怪你自己没有瞄好,而不能怪那个目标歪了,总之就是要找到自己身上的原因。
有同学说,打靶也让我明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多么重要。射击时,身边不断响起其他人子弹出膛的声音,声音震耳欲聋,我有那么一下子被吓住了,于是没来得及瞄准就扣扳机了。就是因为自己没能全神贯注,错失了一颗子弹。
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兴奋与自豪,一张张笑脸流露出激动与欣喜……
沙市中学有着光荣的国防教育传统。由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教育部联合组成的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督查组实地检查后认为,沙市中学的国防教育及学生军训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共同制订的《高中学校军训大纲》,把学生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纳入必修课课程体系,将学生军训及国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军训工作中德育价值的体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工作路子。
学生打靶感想
打靶归来之争做王者
1314 蒋娟娟
黎明的号角已经奏响,在渐渐隐去的雾霭中,我们踏上了这条打靶的征途。
袁宏道曾写到“高柳夹堤,土膏微润,若脱笼之鹄。”这样贴切的比喻,真真的将我们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兴高采烈的我们蜂拥着,争先恐后地从人群的夹缝中侧身挤进了车中。尽管我们早已摩肩擦踵,气喘吁吁,但来时的热情却没有半分消减,我们期待着,目光灼灼地盯着汽车驶往的方向,想象着打靶时的趣味横生。
“嘭嘭嘭”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几声相切苍穹的恐怖声音,攫住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魄。远处林间的鸟不知是否也被吓住了,在林间乱窜,震得我们心里发毛。
正当大家心慌慌之际,迎面突然蹦出一个教官。教官神情严肃,眼神中满是冷峻与威严。他一声怒喝:“过来!培训打靶!”我们便立刻围成一个圆,听他讲打靶时要注意的事项。听他讲到打靶若不小心,轻则受伤,重则瞎眼,我们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冷气,向后连打了几个趔趄。几个女生面露惧色,哆嗦着说:“不、不打了吧,这太、太恐怖了!”周围附和一片。班上的同学有窝树下的,有紧拉小伙伴手的,有苦苦哀求上帝,让他们不要受这“灭顶之灾”。四下环顾,几乎每个人都在瑟瑟作抖,打靶,真有那么可怖吗?
少顷,一个人回来了。她,是班上最胆小的女生,连鞭炮声都畏而远之。但是,她却拿起了那杆枪,打出了自己的第一次勇者之弹。她走过,尽管是将手交叉着,紧握在那颤抖着的,害怕得说不出话来的小小红唇前,那样害怕又勇敢地走过。风,呼啸而来,流水琤纵,每个人的表情似乎不同了。
“下一队!”应声后,十个孱弱的少年带着坚定的表情上了靶台。天有些亮,太阳在他们的脸上留下斜斜的剪影,似在为勇猛的将士戴上出征的头盔;风,携着尘土泠泠而至,扯着他们的衣角,似在为亲征的君王擦拭战袍;直插云霄的大树,一齐擎天撼地地晃动起来,风吹得叶子沙沙作响,似在为武士摇旗呐威。
十个人步伐一致,整齐而凛然地向前大步流星地奔去。黄沙在空中肆虐,他们,如同浩瀚疆场上不顾一切向前杀敌的英姿勃发的将军。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战地上,狂风少年登场……come on,逆战逆战来也,王牌要发泄……fighting,再一决!”每个人的耳边,似乎响起了那首慷慨激昂的励志歌曲,他们的心底,火火地,生出巨大而无穷的勇气。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怀着胆怯,仍奋然前行!
“嘭嘭嘭!”河对面的靶子被震了一惊,波澜不惊的湖面激荡起层层涟漪,更甚者,升起巨大的水柱。
微风沸沸,水声沨沨,少年们吹着凯旋的号角,从靶台归来。
他们的周围是一片凫趋雀跃。大阳正好,照着他们英俊而勇敢的眉心,靶声似乎还未退云,而勇敢会如开到茶蘼的花朵,永驻心间,定格成最美的画面。他们,还有我们,是自己的王者,怀揣勇气,昂首阔步地走向自己的殿堂。
让 子 弹 飞
1314 姚希玥
“让子弹飞再飞一会”。就像这句台词,事后才领略了其中的美好。或许是几个月的压抑,对自然,对三点一线以外的生活如此向往。路途中会经过“母校”,每每经过一所,都会传来惊呼、怀念、感叹。车仍旧开着,并没有因此而逗留。
街道渐渐由熟悉变得陌生,建筑渐渐变为低矮的平房,看到那一幛幛烟囱的时候,仿佛暗示着偏远的目的地即将到达。
还没到大门口,就传来一阵喧哗,不是迫不及待,而是看到了久违的他——军训的教官,一边唱着“有缘千里来相会”,一边随着涌动的人潮缓缓下车。
温暖、明媚的日光并不吝啬,照亮了金色的我们,没有夏日的毒辣,没有冬季的高贵矜持。泥马路上站着等候着的我们,分享着同一首歌,同一款游戏,同一种欢乐。因为班级比较靠后,给我们介绍打靶的教官也有些疲倦,年纪并不大,仪表堂堂。
我们对那些刚打完的同学行着注目礼,有的揉自己的耳朵,有的探头自己的锁骨,有的因时间太短而备感扫兴。可从他们的眼神里,却看出了凯旋的使命感,以及掩藏不住的光辉。
其实真正上场时间并不算长,扣动板机之前努力地用枪柄抵住自己的锁骨以下。或许是大型战争片看得比较多,很早就明白了靠得越紧,后座力相对越小的道理。趴在地上时,很自豪地把自己幻想成影片里的神枪手,装模作样地捣鼓一番。可美好的事物永远都流逝得比较快,自己轰轰烈烈的白日梦也随着最后一发子弹消散在空气中。
当女英雄也要付出代价,随即而来的是剧烈的耳鸣感,那就当个“因公负伤”吧,我也体会到了某种光荣而骄傲的心情。
而使我印象最深的,似乎并不在此。
当看着班主任瘦小的身影慢慢从点放大为真实时,我看见她手中拿着两裹牛皮纸包的包裹。“老师给我们捡子弹壳了!”随即几乎是在场的所有同学都惊呼着一拥而上。当其他班同学扫兴地散开时,着实有一种“我有好妈妈我骄傲”的感觉。她在我们包围中显得更瘦小了,可脸上还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眼里的清澈似乎洗去了岁月的沧桑,仍是少女般的模样。就像和朋友聊天似的,她小声讲过着她捡子弹壳的经历。那满满的子弹壳,该弯多少次腰啊。班里的人都知道,老师的腰并不好,也正是如此,从来没有看她穿过一次高跟鞋。我站在人群外看着她,想到了母亲般的慈爱与柔情。
我想,这不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国防军事教育,更让我感受到了朋友、同学间的关爱,师生间的融合,繁重学习期间的一次心灵的放松。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让回忆再美好一些。
枪 管 弄 晴
1313 邹 婷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感情是最纯洁的,一个是暗暗恋,另一个便是战友情。”我时常想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或许也有那么一刻想要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兵,在生死之间见证那种枪林弹雨下的男子汉情怀。
或许这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摸真枪的机会,又或者为以后的军旅生活埋下一颗坚实的种子,在这枫叶正红的日子里,我只觉得心中略有感触。
无论之前是多么兴奋,又或者多么的紧张,但在我走向枪杆的那一刻,我的心是在不平静与平静之间度过的。记忆里的战争片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我看到万千士兵在血与火中奔跑;我听到枪弹喘息般的喷射火焰;我嗅到硝烟里点点腥味刺鼻。我的血被点燃了。
我看到旁边也有同学正走向他们的靶位,几乎是不由自已的,我把他们当成了我的战友。我看到他们冷峻的面容,就好像悍不畏死的新兵;我看到她们飞扬的秀发,英姿飒爽正如当年的花木兰。战友是什么样子的?战友情又是怎样一种情感?我曾经不断地揣测,但现在我似乎感受到了。
我的血被点燃了。
直到我匍匐在自己的靶位上,摸到了那杆冷冰冰的枪的时候,我的心沉了下来。枪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警察的枪是来惩奸除恶的,士兵的枪是用来惩奸除恶的,狙击手的枪是用来终结目标的,射击运动员的枪是用来夺取冠军的。我手里的枪呢?
自然不会是小孩子玩的子弹枪,因为我感受到了那坚实的扳机下所压着的责任。也许这发子弹可以射进一个罪犯的心肺,也许可以拯救一个熟悉的战友,也许可以了却一段恩怨,但是现在我要他射中那个十环!
于是我坚定地扣了一下扳机。
“嘭!”
“嘭!”“嘭!”“嘭!”“嘭!”
结局是悲剧的,第一次摸枪带给我的不是激动而是肩部的剧痛,并且我居然一下打完了我五发子弹!
好吧,就当是打了一回机关枪。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打中了十环,又或者打没打中枪靶。但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我已经尽力了,仿佛被抽干了全身力气一般,我抱着枪卧在那里,就像卧在战壕里一般。我瞟见同学,枪烟中只是朦胧可见,但我感到他们的热血,感到他们犀利的眼光,我微微一笑,起身,拾起一枚弹壳,这是我们成长的见证。
扳机是冷的,枪管是硬的,但是人血是热的,人心是软的。枪可以用来杀人,可以用来救人,还可以用来打十环,我突然间明白了战友情是什么。子弹无情,战友有爱,打靶,我心路上的一片火红的枫叶。
苍 茫
1214 王 曼
立于那片苍凉
烟火硝烟绽放
鼻尖萦绕硫磺
耳蜗回荡刀枪
转身徒留仓皇
回首张望时光
哀大莫于绝望
泪尽不过死亡
他魂断沙场
他醉死欢场
一抔黃土
泯灭他乡
他怀崛起执念
他存享乐指望
一米蝼蚁
谈何天长
立于那片苍茫
身后血红张扬
心中怀有浩荡
仅存一身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