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学报》第141期
发表: 2015-09-07 18:07:56 浏览: 11821 次
第一版
做那个走在最前面的人
——2015学年秋季开学典礼致辞 熊礼才
金风送爽,碧空澄澈。在这个美好如画的收获时节,我们在此隆重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学年,也迎来了朝气蓬勃的高一学子。他们的融入,使习坎校园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这里,我代表学校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成为美丽习坎园中的光荣一员。同时,我也代表学校,对假期后返校的高二年级以及刻苦拼搏的高三年级的学长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对辛勤耕耘的习坎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全体师生的智慧与奉献,习坎校园才辉煌相继,生生不息。
汗马耕耘有矢志,硕果飘香又一年。回望过去,我们激情澎拜,2015届高考的辉煌带给我们的,是激动,是喜悦,更是一种引以为傲的办学底气,这让这个炎热的夏季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凉与舒爽。2015年高考,我们的一本上线人数达到460人,一本率居全省重点高中前列,熊能子和龙吉昊两位同学以极高含金量的高考分数,斩获市文理科状元,其中,熊能子是全省第8名,龙吉昊是全省第11名,这也改写了荆州市近八年的高考历史。我们的文科包揽荆州市总分前六名,这充分显示出我们学校人文学科不可撼动的优势地位。可以说,2015年高考,我们给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立足荆州市的最高峰,展望未来,我们豪情万丈。前不久,在2015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决赛中,我校魏威同学获得金牌,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它也为2016年的高考开了一个好彩头,让我们充满期待。
新的学年,我们已描绘出学校前进的方向,那就是“创建和谐校园,打造全省一流重点高中”。什么是“和谐校园”?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职工乐业,正气浩然,人心契合,众志成城,这就是“和谐校园”;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风正气顺、相互促进、乘势而上,这就是“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既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一个触摸可及的真实存在,她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之奋斗,为之奉献。那么,作为一名习坎学子,我们应该为“和谐校园”做点什么呢?
和谐校园需要我们成为一个遵规守纪的人。懂得规矩,才能遵守规则,走向成功,进而赢得人生的精彩。过去的一学期,我多次强调规矩,将按章办事、遵规守矩、规范治学上升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和学校办学的不可逾越的红线。一学期下来,我们看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我们还须要再接再厉,将之变成我们工作、学习的常态。一天的生活,我们要做到中规中矩:按时到校,按时就寝,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作业,考试不违规,行动听指挥。今年,国家教育部重新修订了《中小学生守则》,共有9条,282字,其内容比旧版《守则》更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且其内容可操作性更强,更接地气,很多内容涉及到遵规守矩,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等等。我希望学工处的同志做好新《守则》的解读、宣传和落实,希望全体同学能按《守则》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这些事情看上去是点滴小事,但只要我们每个人持之以恒,它就会成为一种学校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习坎人行为处事、思维方式的顺理成章的逻辑习惯与衡量标准。
和谐校园需要我们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我们要感恩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陪伴我们苦读的同学,感恩承载我们欢笑与泪水的这块土地。俗话说,用心能踩出一条路,用爱能建起一个家。子思也有言:“鱼乘于水,鸟乘与风,草木乘于时。”习坎校园对于成长中的你们,奋斗中的我们而言,犹如鱼之水,鸟之风,草木之时,它是我们的家,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不可错过的机缘。只要心怀感恩,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和谐也将触手可及。
和谐校园需要我们成为一个拥有美德的人。在我们校园大门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习坎”二字的石头,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深刻的印象。这是我们学校74载风雨兼程的办学根基之所在。在这块石头背后的宣传栏中,书写着“和、善、行、信”四个大字,这是我们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它总括了成为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人的具体标准。“和”强调和谐,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善”指友善,取自于上善若水,培养学生心地仁爱、品质淳厚、保持善性。“行”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学生为心中的梦想付诸行动,奋发图强。“信”的内涵是怀抱诚信之心、必胜之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所有的德育活动都是围绕这四个字展开,我希望,我们做人做事能恪守和、善、行、信,成为一名拥有美德的人。
和谐校园需要我们懂得在竞争中合作。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动物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强,并且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羚羊快。原来东岸有一个狼群,为了生存,这些羚羊天天生活在一种“竞争氛围”中,反而越活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恰恰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在我们求学生涯中,其实你会慢慢发现:真正使你坚持到底,激励你前进的,不是顺境,不是朋友,往往是你的对手。学会与对手竞争,并进而能成为合作伙伴,会使你如虎添翼。这里,我想特别提醒同学们尤其是新同学们,要正确对待考试,尤其是周练,把它当做我们学习过程的检测,注重成绩但不要只是关注成绩,甚而为了某种目的,进行考试舞弊。我们要通过周练,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学习对手的优点,做好反思,为下阶段的学习找准努力的方向。熊能子同学在接受记者访谈时,讲了我校周练的7大好处,即可以随时掌握学习状态并予以调整;可以激励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锻炼答题手感,提高做题能力和效率;可以归纳优秀的答题模板;可以与同学相互吸收借鉴;可以丰富学科知识,开拓眼界;可以锻炼意志,培养稳定的心态。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看似应试,但它却是智力、体力、心理等多种综合素质的较量,因此,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考试,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相互促进,乘势而上,和谐共进。
老师们,同学们,看风者无法播种,看云者不得收获,愚者等待机遇,智者造就机遇。又是一个千帆竞发的新起点,一年,两年,三年之后,当你迈出校门的时候,那个走在最前面的人是你吗?从今天起,让我们聚集起每一份勇气和毅力,去酝酿那一刻的来临吧!机遇不能错过,青春不容懈怠,让我们携起手来超越梦想,追求卓越,向着成功的终点,勇往直前!
风云既至方争渡
——赴华东师大学习报告 李雪冰
2015年8月3-7日,我校教师一行11人,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高中骨干教师研修班”为期5天的学习。
学习很认真,举行了开班仪式、结业仪式,颁发了结业证书。学习很辛苦,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00-4:00,完全没有午休时间,加之上海八月骄阳似火。学习很快乐,华东师大的教授们知识视野广,授课水平高,谈吐幽默风趣,学习起来既快乐又有收获。
一共听了10位教授的10场报告。实事求是地讲,当时启发真的很多,震动很大,满脑子都是共鸣出的思想“火花”,现在渐渐淡忘了。好在我校有个传统,学习者必须撰写心得体会,才得以静下心来翻阅笔记,将这些渐行渐远的思想“火花”、思维“碎片”整理成文。
一、学习内容简要概述
10场报告,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与责任,同课异构与协同教学,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高考改革与应对策略,名师智慧与课堂教学质效提升,叩问课堂——课堂教学的前因后果,班级建设与管理,学校改革与教师成长,中外高中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
作为一线高中教师,我更关注的和感兴趣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与高考改革,对那些光谈理论愿景不联系实际操作的报告兴趣不浓。这一次遇到了“知音”,有两个人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位是周彬教授,一位是霍益萍教授。
周彬,男,华东师大教育学系副教授、博士,著有《叩问课堂》《课堂密码》《学校法制:理论与案例》和《教育考试与评价政策》等专著,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领域有独到研究。现任浙江海宁高级中学校长。
霍益萍,女,华东师大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工作十年,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教师培训、高中教育和中外教育关系等领域的研究。
周彬的一些观念,貌似不合时宜,或者剑走偏锋,实则引入深思。比如:关于学校管理,他说,管得住的就“狠管”、“往死里管”,管不住的干脆不管;关于师生关系,他说,校长要“搞定”家长,这样才发挥家长正作用(家长管住学生、激励学生),而避免负作用(家长瞎指挥学校);老师要“折磨”学生,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这样才能发挥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关于课堂教学,他说,老师讲得太好没有用,学生太相信老师不行,反而让学生依赖性强,老师要让学生相信自己才有用。关于因材施教,他问一个问题,“是老师适应学生容易还是学生适应老师容易?”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解:在个别教学中,因材施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在班级授课制中,“因材施教”只是一种理念,在实践中应提倡“因教施学”,即很多学生围绕一个老师转,而不是一个老师围绕很多学生转,变来变去。
附:周彬妙语摘录:1. 当老师不怕傻,就怕装聪明。当你觉得自己“笨”的时候,你还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你觉得学生“笨”时,你的提升空间就很小了。2. 对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上课,而是上课的方式是否能够让学生接受,上课的内容是否能够让学生理解。3. 教师上课想让谁懂,就得用谁的逻辑来讲。4. 当有一天学生知道教师是靠不住时,教育就回归了它的本质。
霍益萍教授是研究高中教育的。她重点介绍了近20年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状况,新一轮高考改革特别是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及新高考改革形势下学校的应对策略,而且我们也感觉到了上海高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实际行动,在校本课程、走班制等方面的前沿行为。暑期期间,上海的高中生几乎都在进行社会实践,当志愿者等,如火如荼。让我们感觉到我们湖北的落后,产生了很大的危机感。
二、学习回来几点思考
思考(一)课程改革“精彩纷呈”——课堂教学何去何从?
课改十余年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但这十余年里可谓“百花争艳”。各种所谓“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泛滥,各种“表演秀”层出不穷,但各种争论之音又不绝于耳。这种严峻形势下更需要我们思考:课堂教学何去何从?因为课程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课堂。
现今一些课改研究,很多还是理论性的、观念性的,处在探索完善中,进入实际操作层面、推广层面的有没有?也有一些(比如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他究竟怎样在理解别人的研究?他本人是否是持研究性态度进行自己的日常教学?还是在人云亦云?左右摇摆?或者岿然不动?在每个学校,是否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文化?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教研制度?……都是值得思考的。限于水平,无法解答,仅抛出几个问题思考。
1、教师是否把自己的课堂立足在课程高度上、标准上?是不是立足在课程上,就不会那么功利了?
2、教师如何适应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不断翻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变化的学生?
3、学校如何借助课改,规划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
4、学校如何坚持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学校如何兼收并蓄,不断丰厚自己的课堂教学文化?
思考(二)理想与现实迥异——课堂教学根基何在?
近20年来,我国高中教育急剧发展,引发了系列问题,专家总结为:(1)地方财力不足,办学条件差异大;(2)大班额现象严重;(3)教师队伍年轻;(4)学生多元问题日增;(5)社会对高中的认知没有变。高中扩大,大学扩招,百姓好像很乐观;新课改、新高考,政府想法很理想。尤其是十年课改,勾画的愿景真的很美好,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大力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此促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但实际中,“三维目标”因考试功利而被弱化,“综合素质评价”系列内容因考试功利,被绑架、被走样。如果说“三维目标”是学校和老师被迫弱化了的,那么“综合素质评价”系列则完全是被家长、学生、社会齐心协力共同绑架了的!作为承担课程目标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学校如何孤零零地坚守?
再回归到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课堂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它与“个别教学”相对。班级教学的出现被认为是教育史上一个重大进步,但班级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难以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困局面前,很多教师上课,最通行的做法就是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利益,站在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上考虑教学。这样,就损失了少数人的利益,这少数学生,可能是最优秀的尖子生、最困难的落后生。而问题恰好相反,这两类学生实际上是最需关注、指导的,更费心血精力的。
思考(三)高考改革倒逼学校——学校能无动于衷?
1、校本课程开发。
新的考试招生方案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三门学科作为等级考试成绩列入高考总分,可以纯文纯理,也可以文理兼备。选择权一旦交给学生,课程的组合必然多种,这就迫使学校要创建校本的课程体系。江浙沪等地的校本课程已经很有特色和规模,更不用说北京十一学校等先进校了。据介绍,浙江省普通高中,平均每校有150门课程,相当部分的学校已经实行了走班制。而我们湖北,我们荆州,在这方面已经相当滞后了。
2、分层教学与走班制。
课程选择性剧烈增加, C36=20种选课组合,必然带动“走班制”的实行,想要“一刀切”是不可能了的。这样,马上面临一系列问题:师资问题,场地问题,教学资源问题(如实验室、图书馆开放),班级建制问题,管理问题,评价问题,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干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等到搬进新校区之后才考虑,都需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了。
3、学校办学的多样化。
新的考试招生方案,既扩大了学生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又扩大了学生向高校的出口。学校如何吸引学生?保障自身生存和发展?学校在坚持自身特色的情况下,必然注意办学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的选择,如文艺、体育特长,职业技能爱好,出国留学等需求。
4、学生生涯规划指导。
课程的选择性增加,“倒逼”高中学校开设生涯指导课,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清晰定位,为学生提供科学选科指导,令学生终生受益。若不做生涯规划,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会一头雾水。但目前,即使是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高中学校的生涯指导课,也大多处于尝试阶段。一般来讲,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指导,要依托两大资源:一是与大学的合作;二是与公司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但是挑战很大,师资从何而来?课程资源如何吸引?真正实施起来肯定不容易。
最后,以我自己由此行感受所写的一首诗作结:
上海学习有感
沪上流火八月天,千里负笈寻根远。
方家妙语震耳畔,浦江惊涛翻眼前。
课改十年花耀眼,一朝高考功无边。
山雨又来云色重,俯首躬耕年复年。
第四版
肩负起超越历史、创造历史的重任
——在201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熊礼才
前不久有一部国产动画片《大圣归来》成为票房黑马,被广评为业界的良心之作。其实,教师这一职业是当之无愧的良心事业,假期短暂,我们又要归来。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全校师生享受着高考胜利的喜悦。毋庸置疑,对于仍处于艰难爬坡期的沙市中学而言,高考成绩仍是我们锲而不舍的追求目标,两个状元的高含金量,460个一本的傲人成绩,高考文科全市前六的轰动效应,让我们所有人骄傲,让我们更加自信,更增底气,也是和谐校园最好的检阅。虽然新的学年已经开始,但2015年高考的辉煌,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不断回味总结,并以此进一步明晰我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努力方向。
明确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找准阻碍学校发展的深层原因,找准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动力,也正是我暑假期间思考最多的问题。为此学校两次召开管理团队工作反思会,集思广益,碰撞思想,达成一定程度上的统一。下面,我主要就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这一主题谈谈我的看法。
我校的办学目标究竟是什么?在我来到学校的近10个月的时间里,我多次提及,那就是“创建和谐校园,打造全省一流重点高中”。和谐校园是很多学校的目标,但真正实现校园的和谐,是需要各方面的努力的,我们首先要准确理解和谐校园的内涵。我曾经给和谐校园下过一个定义,它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体现为一种乘势而上的良性竞争,一种风正气顺的工作氛围,一种相互促进的工作状态。以上讲的六件事,其处理的标准就是围绕“和谐校园”的这三个方面的体现,有些事情处理的意图,我在后面还要加以阐述。这一要求是很高的,渗透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整体性和系统性来讲,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习坎文化引领,打造和谐育人环境。
我校的校园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习坎文化作为我校的文化传承,近年来,我们对其精神层面的提炼日益丰富,甚至是较为全面,其外显即物质文化,我们也在朝“有品位”的目标努力,学校的雕塑壁画、校标校徽都达到很高的水准。但我们的物质文化是不是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的功效,这半年来,我一直在观察,我感觉其育人功效是有欠缺的。我到过很多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学,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学校,他们的学校物质文化都做得很精致,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的文化,让人驻足沉思,心灵得以启迪。反观我们的物质文化,总有一种艰涩之感,高高在上,难接地气。我举一个例子,在上学期准备湘鄂部分重点中学教学交流活动的校长论坛的过程中,我们就感到很吃力,“和善行信”是我们德育教育的目标,这四个字提法很好,但很难找到其外显的载体。在我们的校园中,习坎文化的标识随处可见,但其真正入脑入心,可能还需要对具体的人和事的感悟,比如我们有很多很好的活动,高校寻梦之旅、体育艺术节等等,但这些活动往往是开展之后就偃旗息鼓了,学校缺乏物化的展示平台,而这又是习坎文化落地生根的必经之道。因此,上学期,学校决定在校园主干道安装8块展板(目前还只安装了4块),其用意即在于此。一学期过去了,应该说,效果是明显的,但我也发现了一些现象,刚开始的时候,三五成群驻足展板前的学生很多,后来慢慢变少,这很明显与展板的内容和更新频率相关,这是值得相关部门反思的。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的育人环境还可以进行打磨,这里面有许多工作要做。我看了有些老师前些年到江苏无锡天一中学的感想文章,很多老师对其育人环境的营建感到震撼,进入学校,道路两旁是巨大的优秀学生的照片和展板,是一个个具体详细的统计数据,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校园中都可以找到其物化的外显。我们不是没有优秀的师生,但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我想,这首先是我们管理者思想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大家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应该明白,育人环境应该是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习坎文化既有固化的外显,如文化长廊、习坎石、孔子像等,但习坎文化更要是流动的,学校办公室要整体规划,协调,各部门要主动筹思,缜密计划,真正让习坎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我们的校园环境才会是一部会说话的育人素材,这对学生成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是不可低估的,校园育人环境才可能是真正和谐的。
明年将迎来学校的乔迁之喜,我希望各部门提前规划,各位老师也积极建言建策,让习坎文化打造和谐育人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工作和谐共进。
和谐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满足师生充分、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职工乐业,正气浩然,人心契合,众志成城,这就是“和谐校园”。这要变成现实,关键靠制度。因为制度建设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效性。怎么进行制度建设呢?具体来讲,就是要合理划分学校各级组织的职能,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明晰责任归属,实现学校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可依、有制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
当前,我校制度建设存在两大不足:一是制度体系不健全,有遗漏之处,也有不合时代要求等现象;二是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这两大不足普遍存在于各单位,当属共性。我再举两个例子。如这次暑假派教师外出考察,任务布置了一个多月,但人员名单到我这里来的时候,时间已是很晚了,出于学校整体工作的考虑,须要调整人员,已是不可能了,甚至连正常的订票都显得异常被动。这种现象在一个有成熟的制度管理的学校是不应该存在的。再如我们的招生工作,我们今年的招生情况很好,基本实现预期的“双百”目标,但教训也很多,一是招生承诺的政策性问题,二是夏令营学生的身份认定问题,三是招生资源库建设问题,都反映出我们的招生工作具有一定的游击习气,反映出我们的思想观念需要与时俱进,反映出学校的制度建设亟待加强。此外,有些制度,规定比较具体,但执行不力,这在我们管理部门的自我反思材料中有体现。反过来,我们只要在制度建设上花一点心思,就可以得到规范化管理带来的效益,如上学期学工处强化了班级评价,这对各班级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一制度还可继续摸索,如果将其考核结果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的评价中来,其效益可能更大。
目前,我觉得有些制度的或创建,或完善,或落实,尤为重要,这包括:教职工的评价体系、日常教学管理制度、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外出学习管理制度,以及行政、年级、教研组三驾马车如何协调发力等,我们要从制度上加以引导,加以规范。前几天的管理团队反思会对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有一些成果,后阶段,办公室还要加紧协调,加紧督办。
三是遵循教育规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和谐校园的根本在于遵循教育规律,什么是教育规律?我们很难说清楚它具体表现是什么,甚至不同时期,对于同一所学校,规律会截然相反。但不管教育规律是什么,其最好的检验当属实践的结果。
2015年我校高考成绩的辉煌,表明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合乎教育规律的,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归因是可以下结论的。一是我们的周练制度,这为一本面的提高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同时又尖子生提供了厚实的竞争空间。对于周练,老师们现在基本实现统一的认同感,但还要纠正将其等同于简单的考试文化的误区。当然,周练操作层面的科学性,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讨,还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二是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教师工作主动性的激发。高三下学期,学校层面对教学的直接干预有所减少,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一线教师更多自我复习备考的主动权,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至少这种方式没有导致成绩的下滑。我个人的教学经历让我认识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书是一件个性化色彩极强的活动,教师需要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这也是一种教育规律。当然,这一规律要见之成效,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要有职业操守,要有为教育事业执着奉献的精神,要有以学校利益为重的大局观念和境界。这在肖述友和李艳两位老师身上已有极好的体现。二是对教师工作要有科学有效的评价,要能激励做得好的人,约束缺乏规范的人。三是教务处、学工作等部门的指导、督办功能。严格地讲,后两点在2015届高三,还体现得很不够。三是准确的顶层设计与坚定的执行力。这主要表现为2015届高三制定的五月份的复习计划,这一点我在上学期期末教职工大会上已有总结,这一经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的举措,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我也希望后来者能加以传承,加以完善。四是实践证明我们是可以培养出文化考分上北大清华的学生的,我希望这一规律能激励我们的2016届高三全体师生。当然,对于2015届高三成功的其它归因,大家还可以探讨,但一旦我们将其上升为规律,我们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老师们,遵循教育规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可能有老师认为与我无关,其实不然,随着新一轮课程与考试改革的到来,我们都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高效,是否遵循了教育规律,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命题,这里我粗略地罗列10个主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问题;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教学时间的有效管理;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发展性学业评价;如何评价“有效课堂”;异课异构(名师精品课)、同课异构(对比公开课)、异课同构(专题研究课)的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教学艺术的探讨等。就这10个命题,我希望教务处、教科处的同志们能发挥好部门的职能作用,带动全体教师一起探讨遵循教育规律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关纪律的问题。对于我校的不少老师来说,总认为我上好自己的课,其他的一切与我无关。我在这里提醒大家,还要时刻紧绷政治纪律和规矩的弦。我们兄弟学校有老师因为在微信等平台上转发不健康言论被公安系统警告,有老师在学生中散布消极言论被约谈,有老师因为与学生关系暧昧被开除。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教书育人的身份与职责,加强个人修养,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培养他们的人生情趣 。
今天是新学年的开学工作会,我重点和大家交流的是学校发展的宏观思路,在学校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肩负超越历史、创造历史的重任,我今天谈到的是我的一些不一定成熟的思考,我也希望大家都来做和谐校园的思考者、创造者、维护者,把沙市中学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省一流重点高中。
老师们,开学各项工作已通过管理团队会进行部署,各部门会有具体安排,请大家遵照执行。
2015年8月3-7日,我校教师一行11人,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高中骨干教师研修班”为期5天的学习。
学习很认真,举行了开班仪式、结业仪式,颁发了结业证书。学习很辛苦,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00-4:00,完全没有午休时间,加之上海八月骄阳似火。学习很快乐,华东师大的教授们知识视野广,授课水平高,谈吐幽默风趣,学习起来既快乐又有收获。
一共听了10位教授的10场报告。实事求是地讲,当时启发真的很多,震动很大,满脑子都是共鸣出的思想“火花”,现在渐渐淡忘了。好在我校有个传统,学习者必须撰写心得体会,才得以静下心来翻阅笔记,将这些渐行渐远的思想“火花”、思维“碎片”整理成文。
一、学习内容简要概述
10场报告,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与责任,同课异构与协同教学,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高考改革与应对策略,名师智慧与课堂教学质效提升,叩问课堂——课堂教学的前因后果,班级建设与管理,学校改革与教师成长,中外高中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
作为一线高中教师,我更关注的和感兴趣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与高考改革,对那些光谈理论愿景不联系实际操作的报告兴趣不浓。这一次遇到了“知音”,有两个人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位是周彬教授,一位是霍益萍教授。
周彬,男,华东师大教育学系副教授、博士,著有《叩问课堂》《课堂密码》《学校法制:理论与案例》和《教育考试与评价政策》等专著,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领域有独到研究。现任浙江海宁高级中学校长。
霍益萍,女,华东师大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工作十年,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教师培训、高中教育和中外教育关系等领域的研究。
周彬的一些观念,貌似不合时宜,或者剑走偏锋,实则引入深思。比如:关于学校管理,他说,管得住的就“狠管”、“往死里管”,管不住的干脆不管;关于师生关系,他说,校长要“搞定”家长,这样才发挥家长正作用(家长管住学生、激励学生),而避免负作用(家长瞎指挥学校);老师要“折磨”学生,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这样才能发挥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关于课堂教学,他说,老师讲得太好没有用,学生太相信老师不行,反而让学生依赖性强,老师要让学生相信自己才有用。关于因材施教,他问一个问题,“是老师适应学生容易还是学生适应老师容易?”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解:在个别教学中,因材施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在班级授课制中,“因材施教”只是一种理念,在实践中应提倡“因教施学”,即很多学生围绕一个老师转,而不是一个老师围绕很多学生转,变来变去。
附:周彬妙语摘录:1. 当老师不怕傻,就怕装聪明。当你觉得自己“笨”的时候,你还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你觉得学生“笨”时,你的提升空间就很小了。2. 对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上课,而是上课的方式是否能够让学生接受,上课的内容是否能够让学生理解。3. 教师上课想让谁懂,就得用谁的逻辑来讲。4. 当有一天学生知道教师是靠不住时,教育就回归了它的本质。
霍益萍教授是研究高中教育的。她重点介绍了近20年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状况,新一轮高考改革特别是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及新高考改革形势下学校的应对策略,而且我们也感觉到了上海高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实际行动,在校本课程、走班制等方面的前沿行为。暑期期间,上海的高中生几乎都在进行社会实践,当志愿者等,如火如荼。让我们感觉到我们湖北的落后,产生了很大的危机感。
二、学习回来几点思考
思考(一)课程改革“精彩纷呈”——课堂教学何去何从?
课改十余年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但这十余年里可谓“百花争艳”。各种所谓“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泛滥,各种“表演秀”层出不穷,但各种争论之音又不绝于耳。这种严峻形势下更需要我们思考:课堂教学何去何从?因为课程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课堂。
现今一些课改研究,很多还是理论性的、观念性的,处在探索完善中,进入实际操作层面、推广层面的有没有?也有一些(比如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他究竟怎样在理解别人的研究?他本人是否是持研究性态度进行自己的日常教学?还是在人云亦云?左右摇摆?或者岿然不动?在每个学校,是否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文化?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教研制度?……都是值得思考的。限于水平,无法解答,仅抛出几个问题思考。
1、教师是否把自己的课堂立足在课程高度上、标准上?是不是立足在课程上,就不会那么功利了?
2、教师如何适应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不断翻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变化的学生?
3、学校如何借助课改,规划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
4、学校如何坚持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学校如何兼收并蓄,不断丰厚自己的课堂教学文化?
思考(二)理想与现实迥异——课堂教学根基何在?
近20年来,我国高中教育急剧发展,引发了系列问题,专家总结为:(1)地方财力不足,办学条件差异大;(2)大班额现象严重;(3)教师队伍年轻;(4)学生多元问题日增;(5)社会对高中的认知没有变。高中扩大,大学扩招,百姓好像很乐观;新课改、新高考,政府想法很理想。尤其是十年课改,勾画的愿景真的很美好,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大力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此促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但实际中,“三维目标”因考试功利而被弱化,“综合素质评价”系列内容因考试功利,被绑架、被走样。如果说“三维目标”是学校和老师被迫弱化了的,那么“综合素质评价”系列则完全是被家长、学生、社会齐心协力共同绑架了的!作为承担课程目标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学校如何孤零零地坚守?
再回归到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课堂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它与“个别教学”相对。班级教学的出现被认为是教育史上一个重大进步,但班级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难以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困局面前,很多教师上课,最通行的做法就是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利益,站在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上考虑教学。这样,就损失了少数人的利益,这少数学生,可能是最优秀的尖子生、最困难的落后生。而问题恰好相反,这两类学生实际上是最需关注、指导的,更费心血精力的。
思考(三)高考改革倒逼学校——学校能无动于衷?
1、校本课程开发。
新的考试招生方案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三门学科作为等级考试成绩列入高考总分,可以纯文纯理,也可以文理兼备。选择权一旦交给学生,课程的组合必然多种,这就迫使学校要创建校本的课程体系。江浙沪等地的校本课程已经很有特色和规模,更不用说北京十一学校等先进校了。据介绍,浙江省普通高中,平均每校有150门课程,相当部分的学校已经实行了走班制。而我们湖北,我们荆州,在这方面已经相当滞后了。
2、分层教学与走班制。
课程选择性剧烈增加, C36=20种选课组合,必然带动“走班制”的实行,想要“一刀切”是不可能了的。这样,马上面临一系列问题:师资问题,场地问题,教学资源问题(如实验室、图书馆开放),班级建制问题,管理问题,评价问题,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干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等到搬进新校区之后才考虑,都需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了。
3、学校办学的多样化。
新的考试招生方案,既扩大了学生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又扩大了学生向高校的出口。学校如何吸引学生?保障自身生存和发展?学校在坚持自身特色的情况下,必然注意办学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的选择,如文艺、体育特长,职业技能爱好,出国留学等需求。
4、学生生涯规划指导。
课程的选择性增加,“倒逼”高中学校开设生涯指导课,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清晰定位,为学生提供科学选科指导,令学生终生受益。若不做生涯规划,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会一头雾水。但目前,即使是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高中学校的生涯指导课,也大多处于尝试阶段。一般来讲,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指导,要依托两大资源:一是与大学的合作;二是与公司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但是挑战很大,师资从何而来?课程资源如何吸引?真正实施起来肯定不容易。
最后,以我自己由此行感受所写的一首诗作结:
上海学习有感
沪上流火八月天,千里负笈寻根远。
方家妙语震耳畔,浦江惊涛翻眼前。
课改十年花耀眼,一朝高考功无边。
山雨又来云色重,俯首躬耕年复年。
第二、三版
2015年高考湖北省沙市中学一本院校录取榜(部分)
熊能子
龙吉昊
杨明聪
肖淳
杨帅
蔡婷
戴雨丰
王姬
李彭诗倩
施景佩
黄梓檀
李根灵
闵新杰
左安琪
庹珂源
邓娟
周紫薇
吴双
张瀚芝
罗逍遥
邹聪
张若菁
谢康
白宇珂
饶昌浩
秦关欣
李沁芮
吴斯曈
赵荣
秦诗婳
黄吴悠
李紫荆
崔玥玥
王博伦
汪昊天
雷植
谢田瞿
李小为
荣煜东
王一凡
王清懿
赵展艺
李光远
金美含
张子禾
苟梦笛
胡安琪
陶宇琳
陈雅婧
王何令
邓平
龚雪琦
项馨聪
唐晓雨
牛杨
左洪昊
张毅
叶云桐
郭金城
宋靖辉
郑宇
毕旺
王晖
吕润楠
史世杰
徐伟健
吴西雅
刘鸿畅
王佳丽
张芷妍
李卓霖
李子纯
孙琳璐
熊辉亮
陈兴
胡淑媛
雷雯
胡欣怡
王胤茹
张琛
杨涵令
邓港
徐郑攀
王子龙
刘若拙
祝有麟
张羽桐
刘洋
陈阳玲
胡欢
王凡
王远航
戴俊杰
马明珠
孙璟萌
肖梦媛
郭文隆
陈奕欣
彭子睦
李梓仪
王纪薇
潘青海
孔陈铖
易品婕
李诗卉
黄昭璇
张丁
苏良强
李景瑞
杨思璇
刘岳文
邓仕坤
关子珩
刘和龙
晏翔
周雅琪
徐娜
宋皓
谭睿
李子轩
邹倩如
成方伟
吴婧妍
田雪
刘昂
彭诗祎
任雨婕
熊礼瑜
陈汉林
易志鹏
马成
翁霄羽
罗智剀
陈依涵
袁章淇
赵睿涵
汤紫薇
仇丽茵
冯其云
杨美龄
魏小云
钟悦琪
吴楠
叶淼
周钰莎
解康
李小青
江炜婷
李萧洋
汪美吟
田恬
金瑞琳
陈乐天
佘峻杨
宋敏
史健君
梅聪
王伊婷
彭景瑞
舒文杰
王杨圣
杨馨蕊
黄雯
陈晗
王梓琪
杨素雯
郭思豆
艾丹枫
李婧婧
李谢媛
彭俊杰
张永康
黄国权
陈红豆
王雨柔
朱旭东
田子维
陈凯立
刘陈威
彭于皓
孔苗
彭竞卉
彭远征
李昌坤
蒋傲洁
李倩如
朱芷萱
杜倩雯
叶琪
王诗瑶
胡梦媛
胡春平
邱未来
吴一钒
李亚龙
王莎
谭金甲
肖琼
朱栋臣
周儒雅
王维明
郭思贝
覃富城
危义坤
谢鑫
徐诗倩
帅文筠
张璇
李淑颖
黄祥颖
杨乐
张苇航
刘颖
李治茜
周玲玲
朱俞霖
吴晨曦
张桐
刘秋君
张仪
陈天祺
郑紫薇
黄敬
严佩瑶
谢晓榕
张树超
彭孝媛
周强
陈薇
彭长昊
董朝晖
申昕仪
杨龙
汪楚
严秦
余行健
万伊頔
梅超
魏如倩
张爽
汪李进
朱胜柱
李津容
吴列昭
余梦颖
张孝康
朱彦耀
刘珊
杜志翔
黄天一
刘佳艺
张歆韵
邹紫薇
周可
郑义龙
王子瑀
吴晗
陈星洋
李含钰
张文俊
余鑫
罗阳奇
吴清颖
李俊彦
田洁
张慧敏
王佳
李琦
韩颖
刘月
仇鹤琪
朱红阳
马军洁
赵志强
马凯琳
郑元俐
朱正言
唐其金
吴哲
刘士学
陈章
彭月
朱思奇
蒋厚望
唐诗瑶
唐梓杰
马文娴
熊鹏程
徐晴
姚凌翔
袁梦
赵小翠
熊珺文
李婕
李永飞
朱超
王梦婷
华敏
杨成
张挺
周子恒
徐钟惠
张一玲
鲁郑妮
王芷仪
龚佳豪
沈力涛
李想
田奡
高志松
刘美佳
陈巧云
张暄
陈启敏
裴沛
高宇航
孙逸军
周彤
杜泽璠
曾好
毕文鑫
金紫越
陈雨莹
叶小明
瞿思嫣
夏欣欣
张皓婉
李宇琴
汪聪
瞿常睿
邓一
宋子豪
雷士雅
熊磊
李圆圆
颜杨飘雪
罗才毅
金莹
徐小满
石尚
黄凯智
高妍曼
罗傲迪
陈庚
张勇
王凌晖
黄祥菲
朱晓乐
范孙鹏
张杨
杨大慰
范英杰
唐旺硕
叶晟
张航
刘巍
周乐涛
杨安迪
华晓天
胡劲宇
曾沐芝
李明旺
金谭
徐思
熊诗杰
常羌羽
谢欣洁
张江虎
柳洁
赵晨光
曾唐谏
周欣
赵晨彤
万子杰
陈达
屈子尊
董舟俊
郑琰
文佳冰
杨萍
夏小雪
吴雪芹
但诗瑶
夏琳
辜良伟
李晓
雷雪
马晨
刘昱卓
陈天开
闫雪迎
彭凯莉
陈佳乐
吴承羲
甘璞松
汤思睿
艾子杰
朱传玮
帅成
邵兴宇
聂康美
郑泽稳
刘厚媛
刘兴宜
唐莎
刘皓南
问严锴
万岱
李沁梦
孙誉伦
熊昱杰
关帅
郑璇
孙怡童
徐畅
段蓉
黄琦
董舒平
张文靖
乔丹丹
刘欣宇
任倩
谢尚师
李语彤
谭天
朱芷漫
秦硕康
鲍永胜
白洁
肖莹
李太创
陈铭珲
陈国显
张浩宇
童驿程
高甜
余春蕾
李美蓉
仇熊辉
邢钰杰
邹羽中
张洋
许锐
敖芷茹
陈羽韩
卢爽
薛雅文
方树涵
李东盛
彭湘格
竺源松
胡厚禹
袁士尧
王曼
田佳航
王婷婷
石扬
卢姝羽
张芷瑜
文佳欣
熊一凡
宋绮雯
谢佳艺
程旭欣
郑缘
郭丽航
岳婷笠
赵月
陈露
葛雅欣
代欣仪
全淅蔚
万佳乐
丁雨婷
何祥瑞
刘雅红
祝承曦
何沐锦
孙嘉
王善
徐楚桓
雷诗阳
汪旭
周兰乙
何胡琳子
杨昊林
代婷瑶
袁瑜曼
陈雨婷
杨忆
田文斯佳
郎婧
薛雅心
项瑞琪
赵文健
李秋禹
刘雯琪
高亮
谢纬
杜云苍楠
张乘
杨顺宇
钱思同
潘曹磊
汪素宇
谭慧
王浩智
曾成
严方顺
王成康
伍星蓉
盛世伟
王柯皓
贺鹏
胡杏杏
姚钟健
余航
王子豪
王余
钟宝刚
李思舞
耿昊
江韦
廖俣骁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淡江大学(台湾)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长安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
东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复旦大学医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河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兰州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南华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宁波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宁夏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山西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汕头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石河子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温州肯恩大学
温州肯恩大学
温州肯恩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湘潭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中北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山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广州大学
河海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戏剧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厦门大学
星海音乐学院
燕山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湖北警官学院
湖北警官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武警警官学院
武警警官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
云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南昌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