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学报》第182期
发表: 2019-03-01 12:41:43 浏览: 11674 次
1版
紧贴时代脉搏 争做创新型人才
在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熊礼才
绿竹别具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度过了一个平安、愉快、祥和的寒假,伴随着春的气息,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一个充满期待的新学期。在此,我首先祝福全体教职员工工作愉快,生活幸福!祝福全体习坎学子学业进步,勇攀高峰!
今年春节,有一档历久弥新的节目--央视春晚。无春晚,不春节,春晚已经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道“年夜饭”。2019年的春晚通过与抖音APP及百度APP合作,首次实现全媒体传播,短视频+直播+黑科技,以全新方式打开春晚,以更潮更科技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讲述中国故事;它以催人奋进的歌舞、热血澎湃的武术、励志感人的小品,描绘着中国人紧贴时代脉搏、拼搏奋进的姿态。
今年春节,有一部票房火爆的电影--《流浪地球》。《流浪地球》凭借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当之无愧的票房冠军。当我们欣喜于被欧美垄断的科幻世界终于出现了中国声音的时候,也要看到今天的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既有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着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这一“深厚的土壤”。就像原著作者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刮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而中国的科幻人、电影人也正是紧贴时代,用大胆创新的方式拓展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
今年春节,有一位轰动荆州的校友。他就是我校2007届校友、国家天文台陈孝钿博士。他领衔证实银河系恒星盘惊人的翘曲结构,这一成果更新了人们对银河系形状的认知,在为人们最终理解像银河系这样的巨大盘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文章上线一天就有12种语言超过130种国际新闻媒体发文报道,推特170次转发。这是属于创新者的时代,也是创新者辈出的时代。可成功者身后的脚印从来都是弯弯曲曲的,陈孝钿同学也曾经历过与数学国一失之交臂的怅然,经历过高三的挣扎彷徨,可不经一番寒彻骨,又怎能品尝到最终蟾宫折桂的甘甜£心怀热爱,探索未知,开拓创新,才成为勇立潮头的佼佼者。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峥嵘七十载,回首遥望,我们不由得感叹,“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正是因为有着无数的刘慈欣、陈孝钿紧贴时代脉搏,争做创新型人才,才有了今日流动的中国、流动的精彩。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凡创新者,都推崇“惟变所出,万变不从”的高格,都遵从“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信条,都坚守“推陈出新,饶有别致”的情怀,都能走出思维的套板反应,跨越行动的舒适区。
同学们,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见证伟大的变革,这是时代给我们的馈赠,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在新时代的建设发展之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习坎园的你我又岂能置身事外£进入新的习坎园,面对日趋革新的高考形式,面对已然来临的新高考,我们也大胆地进行了诸多尝试:科技活动月主题、高一年级导师制、唱歌练字、晚读……创新不仅是“想”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本学期我们将以课表的精准实施为切口,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构建我校新的教育教学秩序。
同学们,梦想在前、使命催征!新学期的钟声即将敲响,人生新的征程也即将开启,让我们在这美丽的习坎园,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大胆寻梦,努力追梦。最后让我们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共勉:“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建立健全学校实施路径
在2019年春季开学教师大会上的讲话
熊礼才
2019,是我们进入新校区的第二个年头了,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学习、生活,也由逐步适应到必须进入常态的阶段了。今天的开学报告,我将和大家一起回顾过去三年学校迈入新校区的进程,并对新的一年如何让学校站在应有的高层次上开展教育教学行为提出几点意见。
2016年秋季,学校开始为进入新校区做准备。学校提出了2017年度工作目标为“三新”--新校区、新高考、新管理。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因为这三个方面的共性在于,我们面对的都是与老校区办学相比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的全新的任务,而这三者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于是2017年秋季,进入新校区时我们又明确提出对学生的“两自”能力目标。
2018年是学校师生开始新校区教育教学活动的第一个年头,当时校区建设尚未完成,师生尚处于努力适应新环境的阶段,学校适时提出了“四抓手、四促进”的年度目标,为学校发展明确目标,同时对新老高考的不同任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使命,我们的高三目标-- “向双状元进发,向新校区献礼”,最终得以实现,为我们新校区打响了头炮,树立了形象,奠定了基调。
老师们,回顾这段办学过程,审视的是我们进入新校区以来平平稳稳、顺顺当当的经历,这段经历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办学的决策始终是尊重教育规律,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二是决策的执行,有赖于广大师生的高素质、高质量地完成了学校目标;三是新校区办学是我校办学历史的重要延续,我们从中增强了办学经验与底气;四是学校上下同心协力,相向而行,是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想转入今天会议的重要议题关于学校作息时间表的遵照执行。
一个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处理好教育中的作与息的关系,才能让学生享受智慧、健康、优雅、创意的校园生活。这张课表出台的背景有二:一是新校区师生活动的规律的体现,二是新时期高中办学的任务所需。
课表的第一个特点是时间上沿袭了老校区的早晚自习及课堂安排。6:55早自习,上午四节课加一节自习,下午三节课加一节课外活动(自习)课,晚自习到9:30,这是我校早年沿袭的作息规律。第二个特点是高一高二与高三年级的错峰进餐,这是受我校食堂接待能力所限而采取的灵活应对之策。三是新增了下午1:50后的练字、唱歌时间和晚7:00的时政新闻收看时间,这是新高考背景下,学校办学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得以进一步明确,那就是把“立德树人”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这是我们党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而确立的新时期的教育方向。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教师节的献词及2019年新春献词等重要讲话中,多次明确指示:立德树人是所有教育段的共同任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目标,2018年的中国教育大会和教育部的年度大会上进一步阐述了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适应中国特色在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标准、培养路径等关键问题。
对于我们高中学段,随着高校人才选拔标准的更新,我们的教育手段必然做到与时俱进。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需要通过具体的办学行为来体现。为什么要专门列出学生的练字时间£语文老师应该最理解。我曾举过一个例子,是多年前,荆州市大考统一阅卷时,我校学生的书写是最规范、最有体的,而近几年三校统考时,我校学生的书写成了最差、最无章法的。这一细节,反映的是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退化与退步。虽然书写不工的错得追究到小学、初中,但到了高中,我们有责任及时纠正,以免给学生造成终生遗憾。为什么增加唱歌时间£午后唱歌,既可调整学生的精神,又是用艺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为什么增加晚读£在这里我在讲一件往事,十多年来,我曾多次到巴东一中交流,他们的文科高考成绩每年总在全省引起轰动。一个山区县城一中,学生生源质量和教师水平肯定比不过我们,他们成功的奥秘除了对高考的研究之深,还有重要的一点,学生的读书时间得到了切实的保证。每次到巴东一中,晚上10点整个校园书声琅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和夷陵中学交流时,老师们对他们的文科学生必背高考题及答案也应该有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增加晚7点的时事要闻的收看时间£近几年高考试题给我们最好的导向,学生不关心国际国内的发展动向,不了解世界风云的变幻,不开阔视野,不增长见识,就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往狭隘的一面来说,不知一带一路,不知美丽乡村、不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就做不了高考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就必然给他们打开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认真组织好7点钟后的半个小时,远比让学生多做几道题的价值更大,更重要。
老师们,之所以今天的开学工作会我不厌其烦地讲这一张已施行了一年多的课表,是因为我们对课表的尊重与执行还不到位,还在打折扣。虽然学校要求教导处、学工处在各级会议上反复强调,但仍有少数班级、少数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改变时间用途,甚至任性抵触学校的安排。在新高考已然施行,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亟待改变的今天,我们必须统一认识,从这一张课表的精准实施开始,构建我校新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新高考在我校的顺利实施。
为此,我对全校上下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一、各部门尤其是教导处、学工处和三个年级组,严格执行学校课表,落实课表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国家教育政策在我校的落地生根,并保障学校顺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二是全校上下统一认识,服从学校发展大局,共同构建现代教育管理的新局面。
三、加强学习,认真研究新高考,用三到五年时间,完成我校由老高考思维向新高考思路的转变。
四、加强劳动纪律,尤其是现高三、高二两个年级,承担学校最后两届老高考的任务,确保学校高考目标的顺利完成,为新高考模式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五、加大研究力度,现高一年级要解放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摸索出适合我校校情的新高考教育教学模式。
就以上五点要求,各部门各年级利用开学前的几天时间,结合假期的思考,积极讨论,深入交流,以期学校上下形成共识,相向而行,共同维护学校发展的良好形象。
老师们,教育在变化,教育对我们的要求在提高,固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是对习坎园的伤害,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家园,让我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共同勉励: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莫衷一是,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本学期的重点,就是以落实学校课表为中心,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戮力前行!
老师们,今天开始,我们的寒假生活就正式结束了,请大家按各部门、年级的统一安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2版
沙市中学2018年大事记
01、1月27日下午,湖北省沙市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2017年理事监事会议在沙市中学召开。
02、2月4日,湖北省沙市中学举行了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03、2月5日下午,沙市中学第八届科技节正式拉开帷幕。
04、2月7日,湖北省沙市中学召开了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总结暨2018年春节团拜会。
05、2月26日,沙市中学召开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首次全体教职工大会。
06、2月28日上午,我校积极组织部分教职工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07、3月10日,我校民进会员参加市委表彰大会。
08、3月28日,我校1960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樊明武参观了新的习坎园。
09、4月1日,我校学生会当选为荆州市学生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主席团单位。
10、4月2日,沙市中学2017级千名学子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武汉高校研学“寻梦”之旅。
11、4月5日,我校体育教师何婷参加央视《我是体育教师》全国16强封闭培训。
12、4月9日,沙市中学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
13、4月9日,我校各支部组织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主题党日活动。
14、4月13日至15日,为期三天的第42届湘鄂边部分省级示范(重点)高中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活动在沙市中学圆满举行。
15、4月15日,沙市中学68届滑翔班校友回到母校举行毕业50周年聚会。
16、4月15日,我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7、4月15日,我校学生在第33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李思卓)、三等奖4项。
18、4月17日,我校赴岑河镇西湖村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联点共建"工作。
19、4月17日,我校赴纪南镇雷湖村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联点共建"工作。
20、4月18日,沙市中学召开了专题会议并集中开展了“杜绝有偿家教”专项治理行动。
21、4月23日,学校教科处召开了第42届湘鄂边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经验交流会。
22、4月25日,我校组织离退休教职工开展了荆州区紫金山庄一日游活动。
23、4月26日,我校高一全体学生在操场观赏了2018年荆州市戏曲进校园专题演出。
24、4月28日,以“我参与,我快乐,我健康,我自信”为主题的沙市中学第九届体艺节在学校体育场拉开帷幕。
25、5月4日,沙市中学在荆州市体育中心为2015级学子举行了以“成长、感恩、责任、梦想”为主题的成人仪式。
26、沙市中学官方微博获评荆州市第五届双微评选活动“十佳企事业双微”。
27、5月8日,我校81届校友、813奖学金捐助者、西拓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璟瑜女士一行回母校探访并作客“习坎讲坛”。
28、5月9日,我校14名教职工们进行了无偿献血。
29、5月12日,我校青年教师户外拓展暨读书交流活动在荆州区花涧堂举行。
30、5月14日,我校各支部组织开展了以“文明城市创建,党员在行动”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31、5月16日,我校举行了2017年度五四系列表彰暨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
32、5月18日下午,我校举行了高三年级学生趣味运动会。
33、5月18日,我校2016级的余舒瑾、陈姝婧两位同学顺利通过2018新加坡SM2项目面试,她们将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并享受全额奖学金。
34、在第十七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复赛中,我校有80名同学获得华中赛区的奖项,其中一等奖37人,二等奖21人,三等奖22人。
35、6月1日,沙市中学学生党校第二十四期党章班举行了结业典礼。
36、6月4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了整治有偿家教动员会。
37、6月8日晚上,沙市中学举行了2015级学生毕业典礼。
38、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复赛成绩公布,沙市中学成绩喜人,五人闯进全国总决赛,位居全省前列。
39、6月11日,在校党委组织下,2016级和2017级两个支部分别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
40、6月12日,在201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沙市中学选手再获优异成绩。彭思淇、马小凯、李步云、赵嘉棋、郭雄敏、雷逸霄、解馨迪等7名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 包揽了荆州市生物竞赛的全国一等奖,其中彭思淇、马小凯、李步云、赵嘉棋获得省选资格。
41、6月13日,沙市中学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张志礼,办公室副主任秦卓琼一行再次赶赴菱角湖困难户家中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42、6月13日,我校1987届校友王菁回访母校,为高一部分班级同学作了题为“D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科技领域”的报告。
43、6月17日,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年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44、在全国生物学竞赛湖北省队选拔中,我校1602班马小凯同学入选,将代表湖北省参加8月16日在长沙一中举行的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决赛)。
45、6月23日,我省2018年高考成绩公布。荆州理科第一名是我校1502班张锐麒,695分;荆州市文科第一名是我校1517班王雨晴,665分。
46、8月17日至19日,沙市中学举办了新高考教师高端培训会。
47、8月20日,201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决赛闭幕,沙市中学马小凯同学获得金牌并保送北大。
48、8月23日,我校于操场隆重举行2018级新生军训开训仪式。
49、8月26日,沙市中学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新学期正式拉开帷幕。
50、8月26日,沙市中学党委召开扫黑除恶推进大会。
51、8月,我校学生曹柳柳获湖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和200米双项冠军。
52、9月3日下午,我校各支部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主题党日活动。
53、9月6日,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54、9月7日,市委书记何光中慰问沙市中学教职工。
55、9月8日,沙市中学吴俊威、杜景泉、杨杰、张晓玲、王亚东五位教师获荆州市首届“张居正园丁奖”。
56、9月10日,沙市中学全体教职员工欢聚一堂,隆重召开庆祝第34个教师节暨年度表彰大会。
57、9月12日,在2017年第十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我校孙雨声同学获“地球小博士”荣誉称号(全国仅100名),另有21名学生获一等奖、15名学生获二等奖、16名学生获三等奖。此外,熊礼才校长被评为“全国科教先进校长”,王厚才、杨攀、陈露和李锦春老师荣获指导教师一等奖,并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其中李锦春老师荣获“全国百名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58、9月13日,沙市中学举行了“吴祥成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
59、9月17日,沙市中学党委召开了学校管理团队会议,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扫黑除恶的精神和市委对于扫黑除恶的具体要求,以及中共中央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60、9月19日,我校工会主席戴永平、教科室主任唐年新及党办主任李昌坤一行三人赴巴东二中参加湖北省教育厅巡视省内定点扶贫工作。
61、9月17日至21日,在荆州市第五届运动会青少年类田径比赛中,我校田径队共获15枚金牌,并破两项运动会记录。
62、9月21日,我校学生党校第29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班举行结业典礼。
63、9月29日,第35届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湖北赛区)复赛成绩公布,沙市中学学生1603班的钟陈名枫和1602班的张尧昊取获颁湖北省赛区一等奖。
64、10月1日上午,1968届校友重返母校欢庆毕业50周年。
65、10月8日,沙市中学召开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年活动动员大会。
66、10月8日,沙市中学召开了学习党规党纪和监察法宣传教育进学校现场大会。
67、沙市中学1702班黄映舟、1602班沈静远、1601班谢森宇、1602班魏韫豪、1602班徐鸿基获得2018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湖北赛区)一等奖。
68、在第十五届省运会举办的青少年类田径比赛中,我校高二(17)班曹柳柳获得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田径比赛女子青年组100米、200米冠军,高三(15)班邓佳宾获得青少年田径比赛男子甲组标枪比赛季军。
69、10月10日,我校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学校后勤管理三十年学术论坛“优秀组织奖”。
70、近日,我校高三(18)韩班雨晨同学在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全省仅3名),危若冰获二等奖,高瑾纯、李卓然、邓梓林获三等奖。
71、10月21日,沙市中学师生风雨无阻战"荆马"。
72、10月19日,湘鄂部分省级示范(重点)中学第43届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在岳阳县一中举行,曹芳、李品霞两位教师获得一等奖,彭博、时舜两位教师获得二等奖。
73、10月22日,沙市中学青年教师培训班举行第一读书小组分享会。
74、11月19日,我校隆重举行庆祝建校77周年暨习坎系列奖学金颁奖活动
75、11月19日,我校第84届田径运动会开幕。
76、11月22日,学校管理再添新招,一卡通门禁查询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77、11月21日,我校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女生专场讲座。
78、11月25日,我校受邀参加北大高中生发展与核心能力测评。
79、11月28日,我校2017级学生党校马培班进行首次授课。
80、12月6日,我校高一年级"家长学校"举办生涯规划培训专家讲座。
81、12月13日,我校组织第五个国家公祭日系列纪念活动。
82、12月18日,我校组织学生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实况录像。
83、12月20日,我校高一年级诗词大会决赛顺利举行。
84、12月14日,我校获评荆州政务新媒体“品牌共建单位”。
85、12月17日,荆州市检察机关、荆州市市教体局在沙市中学举行法治副校长聘任启动仪式。
86、12月22日获评湖北省学校后勤文化建设先进学校。
87、12月24至26日jr.NBA校园篮球联赛湖北站在我校举行。
88、12月26日,我校与铭师堂教育签署样板校合作协议。
89、12月27日至28日,荆州市2018年高中教学工作总结暨新高考推进会在我校召开。
90、12月28日-31日在首届全国体育传统学校田径精英赛中,我校曹柳柳获得首届全国体育传统学校田径精英赛女子200米冠军。
91、12月29日,我校举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
92、12月29日,我校高二年级诗词大会决赛顺利举行。
93、12月31日沙市中学举行“庆元旦 迎新年”文艺汇演。
3版
沙市中学隆重举办第九届科技节
本报讯(记者 兰亭)1月26日,沙市中学主题为“环保与雾霾”的第九届科技节拉开帷幕,我校高一、高二2000多名学子参加这场科技与创新交融的盛大节日。
历年来,我校在期末考试后举行科技节就是一个闪烁智慧之火的节日,是一个触发灵感之光的节日,是一个涌动创造之泉的节日。同学们全部参与,全情投入,兴趣高昂。校园里展示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展板、科技主题手抄报、科技黑板报、科技主题班会等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渲染出科技节的火热气氛。
今年的科技节活动丰富多彩。既有大学教授的专家讲座,有科技大篷车、VR立体眼镜体验、观看科技电影等科普节目,又有分学科举行的实验比赛和制作比赛,包括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环境监测车以及航模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比赛。同学们在各种活动中比拼科学知识的储备量和对相关科学内容的掌握度。一场场比赛、一幅幅作品为观众带来了头脑风暴……
在学科活动项目中举行的 “鸡蛋撞地球”比赛是最激动人心的。一个个被包裹得严实的鸡蛋从教学楼三楼抛出,朝着其目标--“圆心”落下。各班同学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把鸡蛋包裹成不同的样式,有常规的长方形、还有特别的三角棱形,最“耀眼”的是刺猬型--在装置周围插了很多的吸管用于减震;还有的同学利用气球给鸡蛋装上了降落伞。
27日下午,科技节闭幕式在学校操场举行。本次科技节无人机操作比赛获奖者操作无人机做了穿越足球框、定点停放等表演。学校领导为本次科技节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市级优秀科技成果奖、最佳班级组织奖、团体总分奖、最佳科技创意奖等奖牌。
本届科技节是在新高考背景下举行的,以“普及性” “自主性” “创造性”为原则,与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相结合,与高校自主招生和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创新系列大赛相结合,与课改推进及新高考相结合,与提高校园科技教育水平和形成教育特色相结合。通过举办科技节,能够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帮助学生做好清晰的生涯规划。
长期以来,我校已经形成了重视科技教育和科技活动的传统,走出了一大批从事科技的人才,其中包括叶声华、樊明武、官春云等5名院士。我校每年都要组织科技节活动。近些年我校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在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我校获得高中组机器人足球比赛全国第六名湖北省第一名。在今年的荆州市科技创新比赛活动中,全市高中组有20个作品被推荐到湖北省,沙市中学就占19个。
跨年时刻,沙市中学校友领衔证实银河系恒星盘惊人的翘曲结构。
本报讯(记者 兰亭)北京时间2月5日凌晨,正逢跨年时刻,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在线发布一项重大研究成果,我国天文学家首次通过恒星的观测向人类展示银河系外盘惊人的翘曲结构。该成果更新了人们对银河系形状的认知,在为人们最终理解像银河系这样的巨大盘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文章上线一天就有12种语言超过130种国际新闻媒体发文报道,推特170次转发。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沙市中学2007届校友、国家天文台陈孝钿博士。
实际上,很早就有射电观测发现银河系的气体盘呈现出翘曲结构。银河系的恒星盘跟气体盘的结构类似,也呈现出翘曲结构吗£因为气体与恒星都受到同一引力场控制,理应显示同样的翘曲结构,但关于恒星盘的形状一直缺少直接的证据。
“这是因为,准确知道银河系外盘的距离才能确定外盘的形状,但银河系外盘的距离很大,测量起来十分困难,它需要精准且足够明亮的标准示踪恒星。”陈孝钿表示,造父变星是此次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它帮助天文学家有效测量银河系外盘的距离。
“造父变星是一类中等质量的年轻脉动变星,与太阳相比,造父变星重3-20倍,亮约几万倍。由于它们的脉动周期与光度严格相关,因此可以用于精确测定距离,精度可达到3%-5%。”陈孝钿解释道。
从三维空间分布图中,陈孝钿与团队发现距离银河系中心越远,这些造父变星就越偏离银盘面,整体呈“S”型;如果面向银心并让北银极朝上,那么左手边的银盘就会朝上(北)卷起,右手边的则相反。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从银心向外翘曲呈现复杂的进动现象。
进行上述研究工作之前,陈孝钿领衔发布了第一个红外全天变星星表,这张表包括34769颗新发现的变星,其中有1312颗为银河系造父变星,超过了过去100年间天文学家发现的银河系造父变星总和,为成功揭开银河系银盘的精准结构埋下伏笔。“这批像珍珠般宝贵的恒星正是指示银河系年轻恒星盘的形状的绝佳示踪体。”陈孝钿说。
陈孝钿告诉记者,本次研究的整体样本有2330颗银河系造父变星,包括红外发现的1312颗和其他星表搜集到的。“我们精选了样本中的1339颗。它们犹如明灯一样点亮了被‘烟雾’笼罩的银河。”
陈孝钿2004年考入沙市中学竞赛班。据他当年的班主任冷劲松介绍,陈孝钿平时话不多,非常安静。他是当年数学竞赛小组里的种子选手,但是运气很不好, 2006年参加湖北省高中数学联赛,成绩是第51名,与一等奖失之交臂。2007年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在冷老师看来,陈孝钿取得今天的成绩,一点也不意外。
陈孝钿于2016年加入国家天文台“恒星与恒星系统团组”,该团队的主要工作方向是银河系研究,团队人员还包括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邓李才、研究员刘超,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理查德·迪何锐思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王舒博士,其中王舒还是陈孝钿的妻子,初中时在沙市五中是同班同学,高中时是沙市中学校友。该团队长期钻研银河系结构和恒星时域问题。
4版
沙市中学--荆州的“西南联大”
天堂电影院跑片员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
相比于军事侵略,日本人意图从文教上摧毁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文化灭国的手段更加阴险。
整个华北,已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
所幸当时国民政府早已看透了倭寇的狼子野心:
“国家亡了还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全亡了。”
为挫败日寇阴谋,保留全民族科技文化精英,是年,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辗转数千里,南迁至长沙岳麓山下。
一年后,三校师生兵分三路,再次西迁至云南昆明,成立了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
大师辈出的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了8年,但整个20世纪,联大毕业的各届学子撑起了新中国科学技术人文历史的半壁江山。
鲜为人知的是,在我们这个城市的教育史上,同时期也曾有一所学校,在1941年至1945年的5年时间里,全校师生在战火硝烟里栉风沐雨,徒步辗转1600公里,高擎“文教救国”的旗帜,为全市保留下知识的火种,直至抗战胜利北归沙市。
南 渡
1940年,“二战”陷入相持阶段。
彼时中国的半壁江山,包括武汉已沦于敌手,陪都重庆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6月8日,34万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海岸撤退至英国本土后的第四天,日军第六师团攻占了荆州和沙市。
其时湖北省政府已搬至恩施。
民国时湖北分八个行政督察区,荆沙属第四区。
第四区行政公署,也就是荆州市政府,和部分不甘心在沦陷区做亡国奴的荆沙市民,迁到日军尚未过江占领,还属于大后方的松滋。
次年,为了延续民族文教血脉,省政府决定在八个行政区各设一所高中,可下辖初中部。
省立高中在当时的荆沙是破天荒头一遭,也是有史以来本地第一所正规高中。
荆沙区域高中的校址暂设于临时政府所在地,松滋街河市苦竹寺内。
校名为“湖北省立松滋中学”。
那一年7月,临时政府工作人员和流亡后方的沙市市民,就已得知要办学的消息,筹备组已进驻,大家翘首以盼。
但过了9月中旬,学校一直不见动静。
直到9月底的一天清晨,周边的市民们忽然发现苦竹寺山门前贴出一张招生启事,启事上云:
为抵御倭奴,复我河山,养成高尚之品格、渊博之学识、创新之精神并野蛮之体魄的新国民青年,湖北省立松滋中学开课纳生,首批拟招生员六班,各班五十人,学资及膳食费全免,自本日计三日内报名,逾时不候,三日后集中试选,预贺题名。
那个时候虽然没有手机微信、QQ,但是省立中学招生的消息还是传遍了江南江北。
一时间街河市街头人头攒动。
报名的学生以南渡的荆州、沙市人为主,还包括松滋、公安、长阳、五峰等附近县乡,甚至沦陷区的江陵、监利、潜江也有考生前来。
三天内报名人数逾千人,经选拔,300名学生进校就读,校长为张耀先先生。
那时中学教育实行学期制,不同于现在的学年制。
所以首批招收的六个班,是初一至初三的上下各一个。
苦竹寺的经堂即为教室,禅房则是老师及学生宿舍。
佛祖释迦牟尼在大殿上,拈花含笑望着背诵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学生。
上门还愿的香客,会惊奇地在早课的诵经声里,听见“where are you come from”的灵魂拷问。
而每个夜晚的藏经阁里,学生们研习尚吾生氏(J.J.Thomson.)原子模型的热切眼光,在一盏盏豆油灯下熠熠发亮。
晨钟暮鼓时分,回荡在寺庙里的,是悲怆的合唱《松花江上》,或者《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第二年,该校正式更名为“湖北省立第四高级中学”,简称“省四高”。
西 迁
1942年冬,江北日军渡江进攻江南,第四区临时政府朝不保夕。
为保住民族的希望,省教育厅通知“省四高”迁校至大后方恩施。
一夜之间,四高师生收拾好书籍、教具、衣物等物件,踏上漫漫西迁之路。
此一去,直线距离372公里,民国时两地间唯有清江沿线一条乡间公路可通,全长逾600公里,途中还要翻越两架大山。
当年西南联大从长沙迁至昆明,其中有一路,由校务处进行严格体检,挑选了300名精壮的男生,由国军的黄师岳中将率兵护卫,在闻一多等十几名教授的率领下,一路走到昆明。
“省四高”的师生们享受不到这种待遇,没有军队护送,一路徒步前行,只有省教育厅下发的一纸文书傍身。
多年以后,清江边的乡民,还会回忆起1942年冬天的那一幕。
在熹微的晨光里,31位教师,率领300名十几岁的少年,或挑或扛或背,迤逦而来。
他们虽然面有菜色,但脸上洋溢着坚毅与果敢的笑容,歌声表达着“抗战到底”的决心。
一路上,渴了喝溪水,饿了埋锅造饭,累了就地坐下互相挑脚泡。
每到一地,凭教育厅文书与村公所联系,安排住宿。
各村公所不敢怠慢,在乡绅富户家里优先安顿学生,有的甚至与当地“土匪”打好招呼,不得劫掠学生队伍。
就这样走走停停一个月,终于胜利到达恩施,在临时省城暂借校舍,继续办学。
半年后,日军进攻江南失利退回江北。
1943年秋季开学时,师生重回街河市报到。
但松滋街河市始终处于敌我交战前沿,随时会有刀兵之虞。
校方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二次西迁,另寻永久校址。
二次西迁的目的地,选在了长阳资丘镇西湾桃花山,当地的一间地主庄园成为了新校址。
就这样,全校师生再一次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丈量了松滋至长阳的200多公里山路。
从此,“省四高”在资丘安顿下来,直至抗战胜利。
弦 歌
国难时期,一切从简。
在整个大后方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时,国民教育的开支并未减少。
“省四高”学费与伙食费全免,每年发一套校服。
但生活之清苦,现在已难以想象。
那时没有白米,只有简单脱去了穗没有去糠的粗米。
学生8人一桌吃饭,菜只有一碗清炒蚕豆。
一月打一次“牙祭”,有个香椿炒鸡蛋就当过节了。
无板凳坐,有板凳学生也不愿坐。
因为站在桌前,筷子至蚕豆的距离最短,有制空优势。
当年该校学生大多练就了一手夹蚕豆“稳、准、狠”的绝活,木筷出手,绝不走空。
三年高中读下来,别的不说,武侠小说里少林和尚“筷子夹苍蝇”的神功当可修成。
要想吃得饱,还有个“添饭攻略”,老生们一般不告诉新生。
就是第一碗饭先盛半碗吃着,吃完后赶紧再添一满碗,这样总量是一碗半。
不明就里的新生上来就添一满碗,等吃完想添第二碗时,饭桶已经空了。
学校搬到长阳后,饮食上充分体现了“就地取材”的特点。
长阳盛产苞谷,至今长阳的苞谷酒还是赫赫有名。
于是学生的早餐变成了玉米糊糊,中晚餐吃苞谷饭,8个人半桶合渣当菜。
合渣,就是黄豆磨的豆渣,配上青菜,加入辣椒和盐煮成。
如今去长阳旅游,“合渣火锅”依然是当地本帮菜的“头牌”。
抗战时期物资匮乏,教科书供应不上。
往往只有老师有课本,学生只能按黑板上的板书自行抄写,老生升级时会把笔记传给下届新生。
生活虽然艰难,但大家的学习丝毫不放松。
1944年,知识青年参军抗日的热潮席卷全国。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省四高”也有多名学生投笔从戎,血荐轩辕。
当年这些莘莘学子们,在国破城陷的存亡之秋,蔑视投降论的哀嚎,排除万难,辗转千里,艰苦求学,弦歌不辍,这本身就是一种稳定后方人心的力量,让迷茫的民众们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而这一切,只因全体师生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正义必胜,中国必胜。
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支撑着“四高”的学生们度过了三年的长阳时光。
北 归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华夏大地一片欢腾,群情激昂。
“四高”宣布放假3天,全体师生涌入长阳县城,加入到了全民狂欢之中。
作家齐邦媛在小说《巨流河》里描述了当年陪都重庆的欢庆盛况。
日本正式投降时重庆的狂欢,是我漫长一生所仅见。
随着广播的声音,愁苦的大地灌满了欢乐,人们丢掉平日的拘谨矜持,在街头互相拥抱,又跳又笑,声嘶力竭地唱“山川壮丽,国旗飞舞……”这样的爱国歌,说是万人空巷还不够,黄昏不久,盛大的火炬游行燃亮了所有的街道……
9月5日,荆沙日军投降仪式在沙市公共体育场举行。
远在万县参军的原省立四高学子们得知家乡光复的消息后兴奋异常。
次年元旦,他们聚集在一起拍下了一张庆贺抗战胜利的合影。
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存世的,“省四高”学生民国时的唯一一张照片。
抗战胜利后,第四区行政公署迁回沙市,“省四高”也酝酿北归。
1946年,“四高”搬至荆州城西,以开元观为宿舍,左近的一所教堂作教室。
1947年秋,“四高”迁至沙市城区庶园路的童家花园,更名为“湖北省立沙市中学”。
当年,国师校长汪奠基先生在童家花园教学楼落成时,亲题楼名“习坎”,勉励后来学子勤奋学习,不忘苦难。
“习坎”二字正合“四高”建校以来辗转办学的艰辛,与全体师生不屈的信念,遂成校训。
抗战时期的前几届毕业生,有的战时从军,有的考入高校,成为战后复兴以及新中国建设的民族栋梁,有的留校任教,把“习坎”精神传承后世。
在他们的感召下,沙市中学后世学子里,走出了樊明武、王明庥、官春云、叶声华等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无数高科技、高素质人才。
桃李芬芳,名满天下。
文教救国,大愿已成。
每当早自习的铃声响起,
朗朗的读书声传来,
我们的思绪又会回到77年前,
那个遥远的冬天,
仿佛又看到了,
在风雨飘摇、
山河破碎的大时代里,
清江边那群打着背包,
快步行走,歌声嘹亮,
刚毅坚卓的少年……
微频道 读书
一个人最好的模样大概是平静一点,坦然接受自己所有的弱点,不再因为别人过得好而焦虑,在没有人看得到你的时候依旧能保持节奏。这样或许会走得很慢,但会走的比谁都坚实,不用害怕一脚踩空,也不用害怕走到别人的轨道上去。--《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数一样》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关于读书》
任何事情,从结尾的角度来看,都是可以宽恕的。如果可以把从结尾来观察事物的目光变成自己现在的目光,而且亲手裁判这种结尾,那么,人就是自由的,才能实现同现实和解的愿望。--三岛
你可曾听过一个笑话,因为听过太多次而忘记了它为何好笑£ 但是,当你再听一次的时候,突然之间,它又变成全新的。 于是,你想起来你最初为什么喜欢上它。 我想,那是父亲最后的笑话。 父亲因为讲了那个故事太多次,以至于他也成为了故事。--《大鱼》
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你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罗素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秋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秋风即使带凉,亦漂亮。深秋中的你填密我梦想,就像落叶飞,轻敲我窗。--《春夏秋冬》
对于世间无法了解、无法确认的事情,没有人有资格去提前做评判,更不可以为了某种不好的可能性,而断绝了任何可能性的发展,因为活着便是无数种可能性的集合。--猫腻 《将夜》
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与失败、幸福与困难都已经降为非常次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是这条路本身。--周国平 《守望的距离》
满怀希望的人往往易于冲动,一旦失望了,反而倒冷静了。--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我们最容易犯得错误,就是轻率断定别人为好人还是坏人,愚者还是贤者。人像河川一样在不断流动、不断变化,人并非每天都以同样的面貌存在,人是有各种可能性的:傻瓜可能变聪明、邪恶的人可能变成善良的人,反之亦然。-- 列夫·托尔斯泰《宽以待人》
你学过的每一样东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派上用场。--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
没有人是完整的。所谓幸福,就是认清自己的限度并安分守己。--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汪曾祺《自得其乐》
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钱钟书《围城》
人生很多滋味都要到一个年纪才懂得去细细品味,比如类似这种相濡以沫的感动和幸福。然而当你一旦懂了,一切却都已经远了。--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
微频道 教育
谈谈刘慈欣的科幻
(飞氘:科幻作家、文学博士、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电影《流浪地球》大年初一上映,不出意料地占领了春节档票房和话题榜首。这部被称为中国硬科幻开山之作的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最知名的代表,刘慈欣始终探索着汉语表达宇宙、时空、技术的可能性,尝试用科幻抒发当代中国人的豪迈和悲悯。
在评论人飞氘看来,刘慈欣的文字体现着卡尔维诺所谓的“轻与重”之间的巨大张力,他的轻来自宇宙的空灵,他的重则来自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的深刻体验,无论《乡村教师》还是《中国太阳》,人类情感都在冰冷宇宙中得以释放温度,卑小的个体与壮阔的时空实现了联结。而最能体现刘慈欣对“重量”感受的,莫过于《流浪地球》。这个关于“逃逸”的故事以不断“叠印”沉重感为乐事,命运在逃出死亡之前必先付出沉重的代价。
与此同时,刘慈欣还在他的科幻世界中完成了对近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度上的再表达,即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和对科学的崇拜。《流浪地球》中,人类正是依靠残损的工业体系来实现对灾难的抗争,为自身文明赢取新的生机。读刘慈欣的小说,会让我想到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中关于文学之“重量”的讨论:我们生存于其中的外部世界有着可怕的惰性与不透明性。世界和人们正在美杜莎的目光下石化这一凝滞、沉重的感觉,会对作家形成压迫,如果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他们笔下的世界也将随之石化。卡尔维诺由此阐述了他对“轻”的理解:通过盾牌的反射,柏尔修斯避免直视美杜莎的目光并将其杀死,作家也可以像这位英雄一样,让自己的作品以间接的方式切入生活而获得一种“轻”的质感,飞向另一个世界。因此,他说自己的工作常常是要减轻分量--人物的分量、城市的分量、天体的分量以及小说结构与语言的分量。所谓的“轻”,常常意味着从命运沉重的束缚中逃逸出去时的欣快。
“重量”无疑是虚构性叙事必须处理的问题。当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故事中被重建,轻与重的动力学永远在或明或暗地发挥着作用。刘慈欣的作品也不例外。尽管他写过完全以“轻”为乐事的“大艺术系列”,不过更令人难忘的是一种轻与重之间的巨大张力,一种强烈体现出个人独创性的、在尺度极端不匹配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惊人能力。一方面,作为阿瑟·克拉克的仰慕者,刘慈欣一再追忆着《2001:太空漫游》曾带给他的灵魂震撼,希望自己也能追随偶像,引领读者去仰望星空,感受宇宙那如水晶般坚硬、纯粹、透明的空灵之美。另一方面,作为一名长年生活在基层的火电厂工程师,他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有着深刻的体验,明白在这片土地上,“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出出空灵思想与沉重肉身之间量子纠缠式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