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第31期]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作者/来源: 徐宜秋 发表: 2011-04-08 22:39:34 浏览: 8566 次
日本心理学家川正彦一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父亲带着他6岁的儿子去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起了好奇心,偷偷地摸索着下到坑里,他为自己发现新大陆而兴奋,手舞足蹈地尽情调皮了一阵子后,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这回他傻眼了。于是不得不求助于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并没有听到父亲的回音。其实,孩子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对自己的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的名字,还骂出了粗鲁的话,他的父亲仍然装聋作哑。这时,天渐渐地黑下来了,出于恐惧与无助,孩子的第二个反应就是哭泣,继而是撕心裂肺的哭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感到揪心,结果呢,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就这样过了约10分钟,孩子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攀援的小树,最终,孩子艰难地爬了上来。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悠闲地叼着烟,钓着鱼。我想,钓鱼是假,等待儿子是真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6岁的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亲的身边,言语中充满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这个故事里的父亲做得或许有些极端吧,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并不一定提倡,但再想想我们的家长会怎么做呢?到了一处野外,家长肯定会先四处打探的,肯定会事先就发现了那个坑,然后给孩子下一道禁令:“儿子,那边有一个坑,别到坑里去,危险!”如果真的疏忽了,让儿子到了下面,儿子只需稍稍一叫,我们就会比他更急:“儿子,别哭,我来啦!”
我们现在的家长都差不多,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都是百般呵护,风雨不侵,辛苦不沾,孩子也变得弱不禁风,四体不勤,一点苦也不能吃,一点罪不能受。孩子的头脑、手脚,被家长牢牢地捆绑着。不知大家有没有看到这样一幕:快到放学时间了,学校大门口,人如海,车如潮。年迈的爷爷、奶奶,年轻的爸爸、妈妈,不管是路远的,还是路近的,已经守候在学校门前,攒动着黑压压的人头,蔚为壮观。随着放学铃声,孩子们走出校门,家长急忙迎上前去,笑容可掬地接过孩子的书包,把孩子抱上车,随手递给孩子一块面包、一根火腿肠或一根香蕉。回到家中,孩子更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吃什么、什么时候吃;穿什么、穿几件;干什么、如何去干,等等,全由家长安排得好好的,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享受……这是这代孩子典型的成长环境,即一切都有家长包办代替,家长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尽可能地都替孩子想了,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代替孩子必须要尽的种种义务。
或许还有些家庭的孩子也会对家长的包办表示不满意,想要自己做自己的事,想要有自己的见解。这个时候,家长就会说:“我们不会害你的,我们比你懂,你按我说的做,准没错。”就这样,在爱的光环下,孩子犹如家长的木偶,选择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失去了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的机会。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生活的孩子,再有主见的也会失去自我,他们会产生思维和行动上的惰性,会失去解决问题的信心,会养成遇到困难就找家长的习惯,他们这一代在未来竞争激烈的世界大环境中能有多强的生存能力?稍加思索,我们就能想到,这一代孩子的未来会有麻烦。《家长的智慧》一书的作者记录了他在一个美国家庭中的见闻:一位年轻的美国妈妈,带着个路还走不稳的孩子,从楼梯上下来。那可爱的孩子走在前面,一个不留神,从楼梯上摔了下来。作者站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切,心里为这个幼小的孩子暗暗地捏了把汗,想冲过去把这个孩子扶起来,一抬头却看到孩子的妈妈已经快步走到孩子身边,令作者惊讶的是,妈妈并没有伸手去拉孩子,也没有问孩子疼不疼,而是对着眼泪汪汪的孩子一声声地唤着:“stand up!stand up!”孩子小手抓着扶手的钢筋,吃力地站了起来,这时那位年轻的妈妈才俯下身子,对孩子竖起大拇指,“good!very good!”
摔到了,就站起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即使对孩子也一样,不要剥夺孩子们对自己事情的处置权,我们要做的只是多给他鼓励。他体验到了摔倒的痛苦,这时,也应该给他机会让他体验到自己站起来的喜悦!痛苦与喜悦,都是孩子自己应该经历的,内心的各种体验,尤其是战胜自己的成功体验正是孩子的一次成长。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是孩子获得精神成长的原动力。谁能改变一下孩子的童年体验,谁就能改变他眼中的世界和人生的蓝图。”而今天中国家长们所做的,正是在剥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体验权,没有了对生活的实践,没有了对各种事物的尝试,也就没有了内心对各种喜怒哀乐的体验,孩子将难以成长!
睿智的所罗门王概括道:“耳朵是听的,眼睛是看的,两般皆易忘,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会刻骨铭心。”对于一个初涉人世的孩子来说,家长要敢于让孩子适时适地地“体验”,因为体验是孩子认识世界的触角,是自我掌控能力的验证,是茁壮成长的积累,更是孩子对现实生活的回味。确实,丰富的体验就像无数的星辰,构成了我们生命的美丽夜空,如果孩童时我们的各种人生体验就寥若晨星,我们的整个人生也会贫乏、苍白、羸弱。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给孩子准备生活的惟一途径就是让孩子体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孩子对社会有益或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孩子游泳。”
孩子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足,在实践与体验时会出现偏差是在所难免的,但并不能因此就切断孩子实践与体验的机会。要知道,体验和责任是一对孪生姐妹,人的责任感是在自我体验中形成的,家长需要学会对孩子说:摔到了,自己站起来!路,自己学会走!帮助孩子筑起成长的跑道,让孩子奋勇向前,学会生存,接受阳光和风雨的洗礼,以迈实人生的每一步,只有如此,雏鹰才能起飞。请记住,抱在怀里的孩子永远长不大。毕竟孩子终归要走出家长的视线,开拓比父辈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孩子自小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体验的尝试,他今后又怎么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呢?
2000多年前的思想家孟子一语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给予孩子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机会,就是给予了孩子一份选择生命的责任,让孩子找到生活的界限,让孩子捕捉到现实的严酷。这样,家长才能避免成为孩子的拐杖,孩子轻松而家长不累。如同生命之花,当瓜熟蒂落之时,孩子才会自然地融入人生,敢于直面今生的风险。
(摘自《人民教育》2010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