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第32期]同课异构 受益匪浅
作者/来源: 长治六中 李义旭 发表: 2011-04-08 22:53:52 浏览: 8830 次
12月9日,我校与天津静海一中联合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并邀请著名教育专家王敏勤教授及晋城一中陈铁补校长现场参与、点评、做学术报告。整个活动历时一天半。
就我个人而言,从教二十年来亲历如此规格和规模的活动尚属首次。不同学校的教学能手同台献技,著名教育专家全程参与的确让每位亲历者受益匪浅。首先,不同教学理念的相互冲撞和交融是我最大的感受。单就化学课而言,天津静海一中教师与我校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就有着极强的互补性。静海教师在教授中十分注重概念的延伸和应用,并使之迅速付之实际;我校教师则更注重突出培养学生规范书写与表述,应该说前者给人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后者更象是涓涓细流,丝丝入扣。正如静海一中张希彬校长所言:两者若能结合则有珠联璧合之功效。
其次,我认为两校教师都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上做足了文章,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充分的展示。诚然,“自主学习”目前尚在探索之中,但是,参与课堂展示的每位教师能敢为人先,勇于实践,本身就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几位教育专家的精彩点评和学术报告,尤其王敏勤教授带来的袭袭新风尤其使我感到耳目一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见识了多年,相关的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学术交流也经历过些许,惟有这次感到如此的现实和具体,因为这几位专家不仅在“否定”过去,而且还在“指引”将来。大量的事实、生动的个案一次次让我震撼,也一次次让我警醒,反思多年来的教学,“课堂”——作为教师的主阵地,我们真的应该重新审视它的过程和作用。
回眸从教二十年来的一幕幕,我们可以说“问心无愧”,而面对活生生的每一位学生,又有几次真正的信任过他们。我们总是沉湎于自我欣赏的“课堂表演”,也努力践行着还课堂于学生的承诺,而“为了进度和教学任务”,又一次次剥夺了学生的自主空间和时间,结果仍然是教师累,学生累,学习效果又差强人意。而对已经来临的课改大潮,我想我们应当尽快从传统教学的影子中走出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潜心研究“两标一本”,紧紧跟踪学情,努力适应学情新变化,真正从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后练习、评价的精细化入手,使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带来到收获和快乐。
(以上六篇文章均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12年21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