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学报(41-1)
发表: 2010-08-02 23:42:34 浏览: 7808 次
拳拳学者心,悠悠母校情
——我校52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声华回访母校
(记者雷松林、周迪、孙文)2004年10月18日,对于沙市中学的全体师生来说,是一个快乐而有意义
的日子。这一天,阔别了母校半个世纪的52届校友,现任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声
华教授专程回校拜师访友。金秋送爽,阳光明媚,母校张开热情的双臂拥抱了她成就不凡的学子。
叶声华教授,1934年出生于湖北沙市,1952年毕业于沙市中学,1956年华中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本科毕
业,1962年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校工作。1986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负责学科建设和筹建《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主
导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教进步奖及省级奖共14项。先后培养出8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
生培养工作获国家二等奖。
下午2时,叶教授乘专车来到学校。访问期间,他参加了52届教师校友集会、拜访了自己的恩师并为全
校师生作了一个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报告。我们有幸参加叶教授访问行程并作简短采访。
“我是回母校看望老师的”
当这位西装革履、红光满面的老人走到我们面前时,我们实在无法将他与古稀之年联系起来。这位面
带微笑,操着带有深厚家乡口音的普通话的长者,就是我们敬仰已久的叶院士。
在与校友老师亲切握手之后, 叶教授向我们建议把校门口横幅上的“回校访问”改为“回校看望老
师”。这个略带幽默又令人感动的提议一下子把我们和这位鼎鼎大名的院士拉近了。
欢迎会上,叶教授亲切地与老教师叙旧,与校友深情交谈,兴奋地回忆高中时代的生活。袁开林校长
说,叶声华教授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沙市中学的骄傲。叶教授摇摇头,恳切地说:“我们一
届同学在沙市做出的贡献比我大得多,许多同学对沙市教育、沙市发展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饱
含深情地回忆道:“我能有今天的成就,也离不开沙市中学老师的教导。”谈到多年前的恩师时,这
位如今已功成名就的院士流露出对恩师的无比感谢和敬重。他告诉我们,在他的眼中,一个优秀的老
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真知识、真本领,而且要能够言传身教。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就要看它的师资队
伍,老师的为人处事、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熏陶是巨大的,三中老师对他的影响就非常大。
他说,那时的数学老师告诉学生基础是最重要的,要学习好一定要打好基础;教物理的老师则说,解
放了,中国要大力发展工业,机械很重要。这些话在少年叶声华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后来,他终
于走上了这条献身民族科技工业发展的道路。说着,他起身握住身旁恩师的手,献上早已准备的花篮
礼品,并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我为学的知识,为学的目标,都是身边人告诉我的。”谈话中,叶教授提起了当年的花坛、花匠和
校长。当年被他称为丁师傅的学校花匠,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园丁。他说,丁师傅是看见学校的一条
路没有花坛,就四处去捡砖头,运来黄泥巴,没花学校一分钱亲手砌起来一个漂亮的花坛。而他自己
却没有房子住!正是因为丁师傅等等众多园丁身上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精神,教会了
他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人生,一直激励着他不断进取,努力向上。
“要做学问先做人”
当谈到他治学的态度时,叶教授给我们的这句回答出奇简单却意味深长。
“我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一个基层工作者。”那个花坛是原副校长周冰茹设计的,当时周校长还给学
生们代工商美术课,喜欢新东西的叶声华觉得这门课很新鲜,颇感兴趣,后来发现它就是现在很热门
的广告设计,而且对他以后的机械制图、理论构思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培养了他开拓创新的意识。
这次回校,叶教授还登门拜望了周校长。叶教授紧紧握着90高龄的周校长,恭敬地献上了鲜花。周校
长对叶声华的印象颇深,记得他在二中教书的父亲管学生非常严格,被称作“叶老虎”。 周校长说对
学生要“严”要“爱”,严才有爱,严才出人才;应勤俭爱事,自力更生,这些谆谆教诲都被叶教授
铭记在心,并指导他培育出一代代桃李。
与众老师在一起,叶教授不时拉住这个的手,搀扶住那个下台阶,一种感激之情、怀念之情溢于言
表,深深感染了在场我们每一个人。
叶教授执子之手之情、平白朴实之语让我们肃然起敬。
“要做学问先做人”
当谈到他治学的态度时,叶教授给我们的回答出奇地简单却意味深长:“要做学问先做人。我是一个
普通劳动者,一个基层工作者。”说着,他指了指右肩,脸上泛起自豪的微笑,“我肩上现在还有当
年(注:五十年代他读大学期间)在武昌抗洪时扁担压出来的伤痕,这是我学习这种精神的光荣纪
念。”这就是一位“全国五一劳动奖彰”、“天津市劳模”荣誉称号的获得者。在他眼中,做学问和
做人是统一的,他的科学工作始终有明确目标,而这个目标,就是国家需要。也许,正是凭这种勇于
奋进、坚持不懈的科研态度、无私奉献、勤奋创新的确良开拓精神,才有了硕果累累的今天,才有了
令母校无比自豪的成功。从叶教授身上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伟大出于平凡。咬得草根,做得大事,才能
成为大写的人。
“我应该叫你们小学弟”
下午四点,叶教授在全校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步入会场,为大家作报告。
“我们都是三中学生,这样说来,我该叫你们叫小学弟了。”这样一句开场白不仅赢得了全场欢快的
笑声和雷鸣般的掌声,而且让这位年近古稀的院士形象一下子在同学们心中由令人敬畏变为平易近人
了。
报告会上,叶教授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他的高中生活。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向我们讲述了他从
一个普通的高中学生成长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艰辛路程。大会后半段采取互动方式,由同学们提
出问题,叶教授现场回答。各个年级的同学争相上台。“叶爷爷、叶学长……”这一声声亲切的叫法
让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大家从机械技术说到科学发展,从校园生活说到治学经历,从科学品质说到人生态度。坐场时不时爆
发出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直到大会结束时,同学们仍意犹未尽。
下面节录部分互动情节。
同(学):你是怎样走向成功的?你遇到过挫折失败吗?你是怎样面对挫折失败的?
叶(声华):我也遇到过挫折失败,如何面对它是我在沙市中学跟老师学来的,老师的言传身教,老
师的自强不息激励我克服困难,无所畏惧,有坚强的意志,勇攀科学高峰。
我认为成功要“严”字当头,学会做人,友好也很重要。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而做好事首先就要做
好人。应互相团结,有团队精神,特别是工科,互相团结就能又好地克服困难,共同进步,取得更大
的成就。
同: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了,我们是应该重视专业课还是基础课呢?
叶:学一些专业都是一样的,象我们精密仪器专业招人时,除了招本专业,还招计算机、土木、电子
专业的。关键要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要综合能力强,基础课很重要,当时我们说学好数理化,对
文科不重视。我们有一位35岁的教授,专业非常优秀,就是字写得不好,讲课不行,他只有当计算机
老师,因此他计算机非常好来弥补。可见当老师也需多方面的技能。
同:上大学后应怎样学习?在大学里应考研究生吗?
叶: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学里也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想进一步深造可以考研,但不能把学校当成
研究生的培训班,只搞那几门专业。现在学科交叉的很多,要重视基础、综合能力,按教学计划把基
础打好。如今择业也交叉了,基础面广了,择业就容易了。
同:您觉得称们现在在场的学生中有没有将来成为院士的可能?您估计我们要达到您的成就还需多少
年?
叶:只要你们一直努力,就有可能成为院士。现在最年轻的院士35岁,你们可能也还需几十年吧。
同:您对沙市印象怎样?您觉得沙市变化大吗?
叶:我觉得沙市变化很大。以前最繁华的中山路如今萧条了,走了很多年的泥泞小巷现在变成宽阔的
大马路。沙市中学面貌也焕然一新,新建了体育馆、塑胶跑道。当然,身价也更高了。
大会最后,叶教授应袁开林校长的要求对同学们提出了四个字的希望和要求:创新、进取。
叶教授回访母校的时间是短暂的,但他留给母校的,是一份光荣与自豪;留给我们的,是一种希望和
鼓励。从叶教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高度严谨的科研品质,感受到了一股难以名状的人格力量,这
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沙中精神。也许,我们这一代沙中人不一定个个都像叶教授这样成功,但这种敢于
创新、不畏艰险、奋斗拼搏的习坎精神会永存。我们新一代沙中人会带着叶教授美好的希望,开创沙
市中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沙市中学第十七届“习坎系列”表彰名单
一、“习坎之星”3名
石松,男,原高三(12)班学生,中共党员,该生思想品德好,能够用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
己,各方面的表现均十分出色,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工作勤劳肯干,学习成绩优异,系
湖北省2004年高考“文科状元”。被评为2004年“湖北省优秀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竞赛曾获全国一等
奖。
邓定,男,高三(16)班学生,该生学习优异,2002-2003学年两次取得年级总分第一名,2003-2004
学年度一直位居文科年级总分第一名,2002年获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连续两年被评为校三好学
生,习坎优生。工作认真负责,尽心致力于班级建设,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同学乐于
助人,尊敬师长,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李久宝,男,高三(2)班学生,该生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
部”,“校三好学生”,他注重修养,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体育特长尤为突出。有较强的组织能
力,是一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二、“习坎优生”36名
杨月琴 (女) 高二(1)班 倪 艳 (女) 高二(2)班
王 鹏 (男) 高二(3)班 张志青 (女) 高二(4)班
胡 杏 (女) 高二(5)班 张子一 (男) 高二(6)班
吴 哲 (男) 高二(7)班 杨明磊 (男) 高二(8)班
罗尚文 (女) 高二(9)班 罗亚琼 (女) 高二(10)班
蔡菁菁 (女) 高二(11)班 蒲弘俊 (男) 高二(12)班
黄佳佳 (男) 高二(13)班 盛 恒 (女) 高二(14)班
李 溯 (女) 高二(15)班 黄 昀 (女) 高二(16)班
周 迪 (女) 高二(17)班 牟思蒙 (女) 高二(18)班
吴建岷 (男) 高三(1)班 陈 航 (男) 高三(2)班
潘 飞 (男) 高三(3)班 杨姗姗 (女) 高三(4)班
李亚兰 (女) 高三(5)班 查东虎 (男) 高三(6)班
杨 涛 (男) 高三(7)班 胡莹莹 (女) 高三(8)班
裴晓锐 (男) 高三(9)班 刘 谦 (女) 高三(10)班
智 慧 (女) 高三(11)班 蔡舒婧 (女) 高三(12)班
曹茹莎 (女) 高三(13)班 邓霁婷 (女) 高三(14)班
林 梓 (女) 高三(15)班 薜 舟 (男) 高三(5)班(团 委)
高兴宇 (男) 高二(6)班(团 委)
熊 岩 (男) 高三(9)班(学生会)
三、“习坎特别奖”5名
1、“习坎奋进奖”3名
陈艺(女),高三(14)班学生,该生中考达不到沙市中学分数线,经过本人刻苦努力,成绩有明显
上升。每次考试都在班级名列前茅,在200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二等奖,首届“习坎杯”
英语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并多次进入年级十强,同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各项竞赛活动,注重
全面培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管理(女),高三(15)班学生,该生自进校以来,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
学习,全面发展,乐于助人,关心集体,胸怀远大目标,从细微处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从中考502分
进入沙中,到今天冲到全班前三名且稳定,担任副班长积极工作,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具备优秀的性
格品质,合作精神很强,是班级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非常尊重老师,团结同学,是个深受师
生喜爱的学生。
高原(男),高二(1)班学生,该同学从青海来到沙市中学竞赛班,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不适
应,还有精神上的孤独,没能阻止住他的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自觉性强,虽然受到各方面的干扰,但
依然学有所成,进步极快;在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年级第十六名的好成绩。能正确地安
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自律性强,能积极融入当地的文化,能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是一名具有发展潜
力的学生,他的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广大青海学生学习的楷模。
2、“习坎拼搏奖”2名(体育组推荐)
马明(男),高三(14)班学生,认真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刻苦学习文
化课,不畏强手,敢于拼搏,在2004年全国“学校杯”田径竞赛中获400m第三名,国家一级;2003年
全运会100m第二名,60m第三名;2003年,省重点中学运动会,破省记录,国家二级。在较短时间成为
我校、我市第一个达到国家田径一级运动员的学生。为我校、我市、我省争得了荣誉。
徐航(女),高三(16)班学生,该生能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训练刻苦,
学习努力,敢于拼搏,勇于进取,在2003年湖北省全省运动会上,获得铁饼金牌。
沙市中学
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