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学报(49-1)
发表: 2010-08-02 23:50:24    浏览: 7174 次



发扬民主 建设和谐校园
———第十二届团代会、学代会回顾
    本报讯(特约记者魏遵平)5月27日下午4:00,刘家斌书记、张建功副校长等领导、部分中层干部
及217
名团员代表、学生代表齐聚六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了第十二届团代会、学代会闭幕式。.至此,为期一
个半月
的沙市中学第十二届团代会、学代会落下帷幕。回顾本届大会,宗旨明确,特色突出,亮点纷呈,效果
显著,
这将为我校今后发展及各方面改进、改善提供依据和帮助。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回顾。
    学生唱主角,领导老师唱配角。本着发扬民主的原则,着眼于煅炼一批人、发现一批人的出发点,
本届大
会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主要体现在217名团员代表、学生代表均为学生。他们代表全校同学畅所
欲言,表
达心声,并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他们是大会宗旨的落实者;另一方面,从两代会的筹划准备到具体大
会的组
织主持,从大会的宣传动员到两代会报告的起草、报告,以及会务期间大会的有关宣传、会务安排、提
案、议
案等协调工作均由学生干部唱主角、演主戏,领导老师在幕后协助、支持和指导。这是我校历届团代
会、学代
会的一次例外和特色。结果显示,大会紧奏有序,整个戏演得有声有色,主角更是卓而不凡,不负重
望。这也
展示出了沙市中学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相信这些学生步入大学后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展示空间。
    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大会的宗旨在于"倡导民主治校,坚持育人为本,弘扬习坎精神,建设和谐校
园"。要
真正践行这一宗旨,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因为学校和学生二者之间,利益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
一面。
要做到和谐发展,没有民主机制,难免会发生冲突。为此本届大会从开始,便积极创造民主平台,以充
分发挥
学生民主精神。首先代表产生,在班级进行严格的选举,经班主任同意推荐产生,把真正民主意识高、
责任意
识强的代表选了出来。其次,大会期间,代表们更是畅所欲言,表达心声,广泛地提案议案。最终大会
收到
210份提议案,内容涉及到学校德育方面、教学方面、生活方面、后勤方面等一系列问题,经整理形成
了5方面
70多条意见,30多个问题,表达了同学们的心声和要求。另外,积极创建代表与决策者沟通的桥梁。让
代表们
真正了解学校实际,领导知道同学们心声。为此大会期间,相关方面领导及中层干部分组与部分代表座
谈、交
流、讨论和答复。讨论期间,各位代表踊跃反映同学心声,阐明议案的出发点及解决办法,积极争取他
们的利
益。部分代表也对学校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此外袁开林校长最后还与全体代表见面答复提议案。他与
代表们
坦诚交流,广泛交涉,这充分体现了学校重视学生意见、采纳学生意见。
    重实际成果,轻形式。会多、形式化严重成为当今管理部门的重要弊端。我校召开第十二届团代
会、学代
会,建设和谐校园,重在借此机会,学校了解同学心声,同学了解学校内况,加强学生、老师、学校沟
通,做
到学校发展兼顾学生利益,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学生为学校发展献策献力。最终实现学生与学校和谐,
学生与
老师和谐,老师与学校和谐,这是最实际的。为此本届大会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代表主人翁地
位,力
求沟通交流,最终找到解决方案,达到解决问题,改善矛盾,化解冲突的目的。对此4月22日下午针对
提议案
的不同方面,学校分管校长及中层干部与部分代表开展交流座谈,展开讨论。这些问题大到学校发展,
课时安
排,教室设备,校园环境改善,小到厕所修建,学生信件的管理,校门管理,体育馆的开放等。这些都
是实际
问题,避免了大而空的形式化问题。期间学校召开了两次校长办公会,结合实际形成了一系列决案。5
月17日
下午袁开林校长等五位校级领导与全体代表见面,答复解释同学提议案。并将决案已经纳入学校工作计
划,由
校长办公室一一督办。广大代表为学校重视采纳他们的意见而欢乎、感到无比欣慰。其中还有部分问
题,未达
成一致,学校将由相关部门分别组织听证会,最终解决同学们心中一系列问题,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答
复。此
外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委会、学代会,这次选举在发扬民主的同时,通过介绍让代表们了解候选人,以
求选出
真正为同学们服务的干部,真正能做好服务,又能做学校意志传达者的干部。
    领导重视,影响深远。在高中阶段召开团代会、学代会一般还比较少的。我校将其作为一次惯例,
每三年
召开一次,是我校长期坚持民主治校的结晶。开幕式上,团市委领导,市教育局领导及兄弟学校、生源
学校领
导与会指导观摩。而成果受到了这些单位一致好评,另一方面广泛地在校内宣传。在闭幕式上新一届团
委会、
学生会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建设,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在校
内影响
深远。

让孩子一生接受最好的教育
———记台湾著名学者王财贵博士报告会
□ 2004级(13)班 项斯琪
    近期,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中国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纷纷率领代表团,对祖国大陆进行的一系
列政治
方面的和平访谈,再次明证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在这个洋溢着追求和平和统一的和谐气氛
中,我们
沙市也迎来了台湾学者王财贵博士的来访。5月6日下午,他在文化宫体育馆为我们沙市中学全体师生及
英华双
语学校家长、同学作了一次生动并且极富教育意义的报告。
    可容纳二千多人的会场几乎座无虚席,报告会从开始到结束,王博士都是礼貌站着为我们演讲。这
赢得了
在场师生们的尊敬与感动。
    “我想请问,各位是中国人吗?”
    “是”,全场听众异口同声回答。
    “那很好,跟我一样,都是中国人。”
    一段简明的开场白,马上夺得了全场如同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台湾公民对回归祖
国的渴
望,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之后他谈到了怎样读好书的问题。他强调能够读记载中国经典的书,我们才真正有中国人的教养,
才真正
有中国人的志气,才真正有中国人的智慧。现在的中国已经稳步走向现代化的全新时期。一方面要坚持
自己原
有的版图,另一方面也要吸收不少外来的文化。
    “面对未来,面对世界,首先从教育入手。人才是层出不穷的,每一个能够自己反省的人都应该教
育自
己。”
    报告会中,王教授向我们阐述了教育存在的三个基本原理:
    一、教育的时机。如果我们把丰富的知识比作一栋高楼,则必须要打好根基。一个人从小到大,教
育在一
个人还没有长大时,在一切习惯还没养成前就要开始。抓住时机,就赢在了教育的起跑线上。
    二、教育的内容,也就指我们学生所用的学习教材。选择怎样的教材呢?首先要重视教材的内容,
要与能
够接受的程度相符。其次,要具备智慧和意义。
    三、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十分重要。我们要学会善用脑细胞,发挥各个脑细胞的作用。同时教
育的方
式也要充满文化、智慧的色彩,培养一种兴趣。语文学习十分重要,可以使大脑变聪明、锻炼一种思维
能力与
逻辑能力。这对学习其它的科目都是十分重要的。
   短短二个小时的报告中,王教授让我们受益匪浅。正如王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的,我们真心希望每一
个人都
能够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真正为做一名懂得中国灿烂文化的中国人而自豪。

简 讯
    经党委研究决定,同意接受李坪、李久宝、苏东剑、薛舟、蔡舒婧、管理等六位同志为中国共产党
员预备
党员。
    5月15日上午第三届湖北生“兴奥杯”物理竞赛预赛在我校举行。我校高一、高二部分学生参加了
此次比
赛。
    5月18日下午,我校举行了十八岁成人仪式。
    5月19日下午,我校在操场举行了期中考试表彰大会。
    近日,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发明协会、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组织委
员会三家联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大会上,我校成绩显著,被评为“科技
发明创
新先进单位”。
     在荆州市“步步高”杯第八届小太阳读书活动中,我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奖情况如下:
    征文活动:焦扬获一等奖;李溯、王妮、王乐勤、吴卓裙、李梦丹获二等奖;王鹏、陈允、秦青、
牟潘
莎、马哲获三等奖;丁隆、吕洋、薛佳婕、付开琦、刘畅、姜明 、廖诗林、肖倩倩、胡梦思、邓乔
乔、伍梓
林、蔡菁菁、周茜获优秀奖。
    英语演讲比赛:罗尚文获一等奖;李梦丹、朱丹获二等奖;黎沙获三等奖。

湖北省沙市中学2005年招生计划近日出台
    近日,我校根据政策规定和学校实际制定了2005年招生计划的招生数量。计划今年招生16个班。其
中计划
沙市区340人、美术生10人、在全市范围内招收田径特长生10人、管弦乐特长生10人、公安县30人,共
计400
人。班级类型为2个竞赛班,2个外语特色班,12个平行班,其他招生信息详见第二版。

喜讯
    ▲在2005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我校高二(1)班张珂同学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并入选湖北
省集训
队。
    ▲在5月初湘鄂部分省级重点中学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活动中,我校秦卓琼、陈蓓、曹芳三位老师表
现出
色,均获得一等奖。
    ▲近日,接到湖北省教学研究室通知,我校何新建老师被评为“2004年度湖北省教改先进个人”。

促进主动发展 实现终身幸福
———湖北省沙市中学招生答记者问
《荆州晚报》记者 陆艺
    中考已近结束,招生大战将近白热化,可沙市中学的招生却按兵不动,记者带着许多家长们的疑惑
来到沙
市中学,请主管教学招生的副校长王秋远一一做出解答。
    记:现在许多学校都在媒体上大做招生宣传,沙市中学为什么没有动?
    王:招生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学校职能部门是以平常心看待招生。中高考后,很多学校会作出
各种各
样的宣传。我倒认为过分宣传不利于平常心态。因为同类学校难分伯仲,我校按教育规律办学,按常规
工作招
生,我不认为,我校招生是按兵不动,或者说招生比别人慢半拍,其实应按上级部门规定的时间做,这
样才能
保证正常的教育秩序,不分散老师的教学时间精力。再则提前招生不利于初中生的学习,也让家长不能
安下心
来。因此对招生要持端正的态度。
    记: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今年学校招生出台了什么政策,招生条件、招生范围是怎样的,与往
年比有
没有什么变化?
    王:我校的招生初步计划是保持稳定,与往年比没有大的变化。今年预计招生16个班800多名学
生。其
中,2个竞赛班,2个英语特色班,其它均为平行班。一个小变化就是高二开设国际班,与国外学校合
办,学生
可进入国外合作学校留学。所有这些班不另外收费,竞赛班、特色班实行双向选择,平行班按电脑分
班。
    招生条件按市里划定的统招统配线录取,调剂生、三限生按省政府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统一收
费。
    招生范围为沙市区、公安县,竞赛班面向全市。
    记:学校招收免试保送生是如何操作的?是否招体育、艺术特长生?对成绩不是特别优秀,而某方
面特别
突出(如韩寒式的写作天才)的学生是否录取?
    王:我们招收5%的推荐生,生源先经所在学校推荐,我校再综合考核,确保有培养前途的才能进得
来,文
化课和品德好,也会考虑有特殊才能的、综合素质高、有特长的。我们招生10个美术生,10个艺术生
(以管乐
为主),10个体育生(田径),面向全市,文化课分数达到普通线即可。
    记:沙市中学的育人目标是什么?办学特色又是什么?作为一所优质高中,学校是以什么来吸引优
秀学生
的?
    王:沙市中学的育人目标是“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色,培养人格加能力、人脑加电脑的国际
化人
才”。学校的特色是:促进人的主动发展,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值。学校尽最大努力为优秀学生的成长
提供条
件,承诺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
    培养针对个性特长,为让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教学时间严格按照标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发
展。开齐
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积极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如请外教主办英语角,请专业的兵乓球教练,
请外籍
足球教练指导学生活动等,培养学生各种兴趣特长。学校的团代会学代会提高学生民主意识,培养现代
人具有
的素质。开设心理辅导室,聘请专业教师担任学校心理课老师,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大型心理咨
询会等
形式,保证学生心理正常;学校组织各种社会实践,如到革命胜地考察等,还开办暑期英语夏令营(今
年又将
聘请9名外籍老师与学生共度暑期时光),大大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英语口语等实际应能用力。
学校让
学生进得来,就是让学生当主人,一切从学生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出发,为学生提供成长的土壤和展示
的平
台,如学生干部多一些,培养组织能力为大学打基础;学校习坎广播台竞争上岗,锻炼学生的表达能
力。改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最大的学习热情。
    记:学校近几年高考、竞赛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是怎样取得这些成绩的?学校又是如何看待
这些成
绩的?
    王: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有偶然又有必然。首先,这与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是一致的,学校最大
限度的
把时间交给学生主动发展,避免了无效劳动。其次,强大的师资队伍能够满足优秀生源的需求,学校老
师不断
研究课程改革动向和学科大的发展趋势,有效教学,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到理想状态。
再次,
为优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条件,进行竞赛式的训练,导师式的辅导,研究性的学习,菜单式的教学,保证
了优秀
学生的充分、自主发展。
    记:沙市中学的“习坎精神”应怎样理解?学校毕业的学生有不少知名人士,请问学校的文化对这
些成功
人士有哪些影响?
    王:“习坎”源于易经,意指小鸟开始学飞时遇到的险阻。象征着一种拼博、超越、追求卓越的精
神。我
校的核心文化“习坎精神”就是指这种主动发展的拼搏精神,在自然状态下主动发展。这种精神对学校
毕业的
学生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在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上,主动发展给学生可持续发展空间,这种“习坎精
神”就
形成了“理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人格,人格决定成功”的成功链,造就了一批成功人
士。
    记:学校设立了哪些奖学金?是否只有成绩优秀的学生才能受到奖励,对贫困的学生有什么优惠政
策?
    王:学校的“习坎”奖学金设有“习坎之星”、“习坎优生”、“习坎特别奖”、“习坎之星”是
最高奖
项,针对综合方面特别好的学生奖励;“习坎优生”主要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习坎特别奖”则奖励
那些在
某方面较为突出的学生,如体育生有拼搏奖,文艺生有百花奖,进步快的学生有奋进奖,优秀干部有奉
献奖
等。对特困生在减免学费的基础上进行生活补贴,对奥赛特优生提供学习资料、参赛费。如在公安招过
一个学
生,因家庭贫困不来读书了,学校不仅免他的学杂费,还推荐他到新加坡全公费留学。
    记:学校推荐留学生是怎么回事?
    王:我校推荐留学生有5年了,有近70名学生享受全额公费。赴新加坡留学是省教育厅外事处的主
办项
目。
    记:学校作为一所优质高中,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因此还是有些成绩并不优秀的学生,学校是怎样
对待这
些学生的,学校为他们的成长做了哪些工作?
    王:学校的教育教学原则是“面向全体,全面推动,分类指导,各得其所”,坚持不放弃每个学生
为教育
指导思想,老师的教学亩课面对不同层次,接受不同层次反馈,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培优补差,既表扬
优生,
也表扬有特长更多的学生。学校为各方面有特色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如团委会、学生会定
期改
选,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定期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
    记:学生以第二志愿报考会受影响吗?什么情况下可以优先录取?
    王:只要第一志愿不被别的学校录取,第二志愿符合学校标准就可录取。学校执行市教育局保送生
文件,
对奥赛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录取竞赛班,有特长、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经学校考核录取。中考后学校将对初
中生及
家长开放,欢迎各位考生家长前来咨询。

备考饮食要科学
□ 刘 春
    应考期间的一日三餐考生怎样吃才能保证有一个最佳身体状况?
    (1)早餐:不吃油腻食物
    油腻的食物不容易消化,需血液帮助消化,这样流往脑部的血液肯定会减少,从而降低了脑的灵敏
度。所
以,早餐应该吃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如瘦火腿、鲜果或果汁,并喝杯牛奶,可使人头脑更灵活,反应更
敏捷。
稀饭、面包等碳水化合物中糖和淀粉含量高,可使脑中的血清素增加,它有镇静作用,可使人的智力达
到最高
峰。
    (2)午餐:至关重要的一餐
    孩子一上午的紧张学习能否得到营养补充,孩子下午的学习又能否得到营养上的准备,担子全压在
午饭上
了。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精心准备午饭,在保证合孩子口味的基础上,还要有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
要多吃
点诸如肉类、鸡蛋等热量高的食品。另外,家长在菜式上变花样,有助于增强孩子食欲。
    (3)晚餐: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晚餐应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谷类与蔬菜、较为清淡的汤。
    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多吃主食和水果。大脑的能量主要靠血液里的葡萄糖氧化来供给,含量较低,
会出现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的情况,甚至出现头晕、心慌、出虚汗等现象。而血糖主要来源于食主食,所
以这个
时期应多吃主食和水果,特别是含葡萄糖较多的水果,如葡萄、草莓等。
    保证足够的赖氨酸和蛋白质摄入。在膳食中适当增加赖氨酸和蛋白质,蛋白质以优质动物性食品
奶、蛋、
鱼、肉等为佳。
    营养要全面。每天保证摄入在定数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吃些海鱼、海带以及猪肝、鸡肝等,
以获得
全面均衡的营养。
    三餐要适宜。一日三餐的最佳比例是早餐占30%,午餐40%,晚餐30%。其中早餐应吃脂肪含量食
物,如瘦
火腿、鲜果或干果,并喝一杯咖啡。午餐多吃鸡肉、鱼等高蛋白食物,晚餐则宜补充适当的蛋白质,如
牛排,
鱼等。
    慎用保健品。近年盛行家长为考生买保健品,然而保健品有热性、凉性之分,而标有补气、补阳、
补血功
效的保健品以偏热的居多。因为中学生基本处于阴阳平衡状态,无"虚"可补。如果不分药性地进补,就
打乱了
身体平衡。
    注意考试期间补充营养。考生在备考期间,当脑细胞活动过度剧烈,或活动时间过长时,除氧耗增
加外,
大脑对某些营养素如蛋白质、磷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C、B以及铁的消耗也有所增加。因此,要
多补充
这些营养素。

Farewell shashi
   At the time of writing this article, we only have a fortnight until we finish teaching
here. It has certainly been an interesting experience that we will never forget.
   We have seen how our culture is perceived by others and we have learnt a lot about the
Chinese culture. In many ways the two cultures are similar, but some-times it is an
illusion and only time and experience reveals the reality.
   Both of us would like to believe that we have become better people after witnessing so
much generosity towards us. Our families won't know how to react when we begin filling
their plates with the best food and our own, as many of our Chinese hosts have done.
   This was also the first time teaching for both of us and we have learnt a lot about
teaching, and about ourselves. We have found that certain teaching methods which might
work in another country, were of no use here, so we were both forced to invent new
methods of teaching here in Shashi.
   I think that we have both learnt to be more tolerant and resourceful, which is a
change that most teachers around the world must go through.
   We will miss our friends and they include the 'regulars' who attend English Corner
every week, almost without fail. The conversations and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re
always very interesting.
   In a few weeks Joel will fly off to Perth and Peter will fly to Singapore for a few
weeks and try and get a sun tan by the pool at his sister's flat. Then he will fly back
to NSW for a while.
   Who knows what the future holds?
By Peter and Joe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