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第35期]回到原点:一切从学生出发
作者/来源: 记者 钱丽欣 发表: 2011-07-06 21:49:54 浏览: 9148 次
2009年10月30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8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基本经验,部署了下一阶段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提出要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吹响了课程改革再出发的号角。
以课程改革为重要推动力的素质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节点上。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我们的教师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思考自己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以怎样的方式来体现自我的力量呢?
眼中要有学生
对一线教师来说,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都是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表现出来的。也许一个教师能流利地讲述“素质教育”、“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等概念和理念,但在日常教学实际中这些理念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因此,常常有教师念这样的“苦经”:辛辛苦苦准备课,满腔热忱上讲台,但学生听课时却提不起精神,甚至有厌倦感,课堂教学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个中原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尽管教师备课时吃透了教材,精熟了教法,但如果不能把准学生,实际教学时就会无的放矢,效果不佳。
而能否“把准”学生,取决于教师是否把学生放在心里,把学生放在心里的什么地方。
曾经有一位学者在听课后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一些教师上课,简直是“眼中无人”。
何以有此感慨?他解释道:许多教师上课时,不会“抓学生”。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他们在黑板上写完板书后,通常只是转身低头看放在讲台桌上的教案,而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顾。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眼中无人”、“课中无生”。
实践证明,从有效教学的角度看,教师不仅要做到心里有教材,手中有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眼中有学生,这才是高效课堂的灵魂所在。
无独有偶,中央教科所的研究人员曾专门针对上述现象深入课堂,观察了几位特级教师的教学行为。
观察发现,这些教师在黑板上写完板书后,并不是背对着学生提醒学生看黑板,而是转过身来慢悠悠地从不同角度扫视教室里的学生,之后,再开始下面的教学,中间约有10~15秒的停顿时间。
事后问这些教师,这么做是否浪费教学时间,他们异口同声地予以否定。他们是要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十几秒,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投入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行动,继续下一个教学环节。其中要问到自己6个问题:
1.已有多少学生看黑板了;
2.又有多少学生开始解题了;
3.又有多少学生找到答案了;
4.还有多少学生没有进入前三种学习状态;
5.这四种状态的学生在班里是怎么分布的;
6.自己将决定采取何种行动。
这只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片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
其实,从备课、授课、练习、复习到作业,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不仅要在备课中“备”学生,还要在课堂中“看”学生,在课后“研”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做好教学设计并加以实施。
对此,一位教师在听了李如密教授“有效教学”的报告后,受其启发,对自己的日常教学做出如下设计安排。
课前:
一、了解学生以找准有效教学的契合点。
1.当学生有兴趣的时候,他们学得最好;
2.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3.当学生遇到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4.当学生能够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5.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够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6.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7.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二、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备课。
课中:
一、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和任务,发挥学习目标的导向作用。
二、根据课时任务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巧妙掌控教学时间,把握教学节奏。
四、用好“提问”,提问是扫清学习障碍的扫雷器。通过提问,发现学生的问题,使课堂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巧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
五、用好课堂训练,使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课后: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二、做好复习和预习,使课堂得以延伸。
眼中有学生,实质上要求教师从学生出发,时刻关注学生,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真正的基础和生长点。
美国教学专家梅里尔·哈明提出教学创新必须“以学生为本”,应具有五个方面的品质,即:努力培养学生充满自信和发奋好学的“尊严”;诱发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教学的“活力”;造就学生自我负责、自我选择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培育学生团结、友爱、协作的“集体感”;开启学生洞察周围事物的聪颖“意识”。这“五品质”正是教师所要达到的具体、全面、灵活的教学目标。
哈明的建议启发我们深思:只有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充满情趣,呈现真正的活力。
因此,高效课堂的真谛在于,“回到原点:一切从学生出发。”
让课堂流淌情感
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获得与成功。
对此,有位教师在博客中深有感触地写道:“试想,如果学生不喜欢课堂,没有收获,那么,每天7节课,学生在忍受着多大的煎熬啊!我们能不能说,老师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高效课堂,就是在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和‘成功系数’呢!”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上课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效率很高;而有些教师上课时,学生则不认真听讲,不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死气沉沉,毫无学习的快乐。
“呆板、单调、低效的教学渐渐使儿童失望了,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种黯然神伤的表情,让我的心沉重起来,并为之焦虑。”
出于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强烈关注,30年前,李吉林老师从心底问自己:“教学上的这种弊端是儿童学习的羁绊,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桎梏。怎样顺乎儿童天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那就是“一切从儿童出发”。为了寻找答案,李老师在情境教育的道路上跋涉了30多年。
其实,在课堂中,学生是最需要教师理解的人,学生的成功渴盼教师的高度关注。
法国数学家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些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和学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
教师只要用心去贴近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课堂里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敏锐地解读在教室里所发生的事件,而且能够准确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有能力预防及处理各种问题,这对教学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说,优秀教师在教学中总能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此时,教师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紧绷,线梭子在这里转动。课堂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学生的心,极大地影响学生情感体验的形成。这样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和生命的启迪。
其实,在自主学习、多元理解或交流互动中,学生往往会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其中。这样,在人与人的互动、心与心的交流、思与思的搏动和情与情的共鸣中,就会生成多姿多彩的课堂状态。教师只要牢牢把握这些契机,适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就能使教学直抵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众所周知,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是非观念尚未完全定型,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在所难免,且会在课堂上有所表现。因此,教师不要轻易给学生下结论,而是应该仔细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情感的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就感,使课堂成为所有人积极向上的学习场所。
除此之外,长期以来,有些教师习惯给一些学习困难和有行为问题的学生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实际上,恰恰是这些被贴上了“标签”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理解和帮助。
教育在最贴近人性,在最能沟通人的心灵的地方,最能让学生接受。可以说,关注课堂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高效课堂的基因。
用心地相互倾听
的确,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如何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则起到了骨架的作用。
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必须学会变成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先生,这样才会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学习立刻成为趣事,你也便成为真正的先生。”其所言极是。
最近的一个调查表明,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朋友”、“合作伙伴”、“相互信任”、“共生共长”等已经成为新型师生关系的代名词。这被视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
事实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存在谁主宰谁的问题。既不是“学”围绕着“教”,也不是“教”围绕“学”的关系,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交流的过程,也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更是生命对话的过程。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动的、具有潜能和反思能力的行动者,他们在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构建新的师生关系。
有学者提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一是开放性或透明性,师生之间可以直言不讳,坦诚相见;二是关爱性,师生双方都感到被对方看重;三是依存性,师生双方相互依靠,但不依赖;四是独立性,师生双方都允许对方发展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及个性;五是互惠性,师生双方决不以牺牲对方的需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尊重和赞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描述说:“在那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身上,还突出地表现出另一种行为,我把这看作是赞赏学生:赞赏学生的观点,赞赏学生的感情,赞赏学生的个性。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关心,但不是施舍式的关心,这种关心把每个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人,承认每个学生的特有价值。”
除了对学生给予赞赏和关爱之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特别需要教师学会倾听和沟通。这恰恰是现在的许多教师所欠缺的教学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听到教师问“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个问题经常意味着责备,而不是倾听。也许学生才说了一句,教师就用一大堆道理去反驳学生的这一句,结果学生的话还是等于没说。慢慢地,学生认为自己说不说理由都无所谓,反正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拒绝进行交流。
其实,教师为什么不能尝试着用心来静静地听一下学生的真正理由,给他把话说完的机会,而教师只需要静静地听着,然后再问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办,让他自己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恰恰这种倾听,最能让学生敞开心扉。
教师应努力打造“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在学生发言时,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上课时认真对待学生的发言,专心地接纳每一个学生的想法,让各种思考得到碰撞,让情感相互交流。
北京中关村一小提倡教师做与学生共同交流的好伙伴,从“倾听”入手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无威胁”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倡导教师在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多说“你愿意告诉老师吗”、“不要紧,很好”、“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等平和的话语,有效地促成师生的良好交流。
总之,一切从学生出发,教师就能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体会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一切从学生出发,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把自己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与他们共同构成自己的生活世界。
一切从学生出发,教师可以挖掘自己动人心魄的教育能量,在教学生活的土壤里浇灌茂盛的生命之树。
在这样的教育生活中,教师会感到真正的来自内心的平安与充盈,体现出教育的本原意义。
(选自《人民教育》2010年0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