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2009年第2期(总第20期)
发表: 2010-08-09 10:51:01    浏览: 6989 次
导 读


  新课程的脚步渐行渐近,2009年9月,我们将正式走进新课程。

  如何应对新课程的挑战?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运用于我们日常教学和教学评价之中?如何高屋建瓴地领会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的价值取向和命题走向?我想,这是我们所有教师当前迫切需要理清思路、提高认识的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本期《习坎文摘》选用了5篇文章,主要包括了两个主题:一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的解读。介绍了2008年部分高考学科命题的价值取向和课改区高考模式。二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展示了新课改的一些核心价值理念,罗列了一些新课改中出现的课堂教学弊病。此外,我们还通过南京一所中学的实践,展示了实施走进新课程的整体规划。

  新课改是大势所趋,新课改并不神秘,但我们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做足准备,要有一定的理论储备,还要借鉴别人走过的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课程到来之时从容不迫、应付自如。

邓北平
2009年1月21日




目 录


  1、08年高考反映新课程价值取向 推动新课程实施…………黄日暖

  2、与课改衔接:新课程高考新意迭出…………………………张新强

  3、评价课堂教学需把握三个“尺度”…………………………徐瑞成

  4、直面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病”………………………………刘剑

  5、走进高中课改:对课程改革要有整体规划的思维…………王军


08年高考反映新课程价值取向 推动新课程实施


  黄日暖

  从今年的语文、政治、历史3科高考可以看出,至少有3类价值观得到较好的体现:一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如公民意识、和谐思想、民生、人权、民主等;二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尤其是其核心价值观;三是爱国主义精神。新课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导的“三维”课程目标在高考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008年高考深刻反映新课程价值取向

  随着越来越多的省区陆续进入高中新课程教学,以及去年4省区顺利完成了第一次新课程高考,新课程的影响日益增大。新课程价值取向注重回归生活世界,面向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整合科学内容与人文思想,建构起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从而导向学生的创新与发展。新课程的这种价值取向必然要反映在新一轮的高考中。所以,考查2008年语文、政治、历史3科高考(无论是否进入新课程)有着深刻的意义。因为无论是新课程还是老教材,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都深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特别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导的“三维”课程目标的影响。

  众所周知,考试是对教学的重要反馈,而中学教学,尤其是新课程教学历来都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人文性与价值取向。所以,高考内容会直接反映这样一种思想与价值取向,并进一步强化。但是,如果处理不好,高考这一特点常常会受到批评。今年的高考试题在思想性以及价值取向上,体现了较大的包容性,在倡导主导价值观的基础上更加多样化。

  三类基本价值观得到体现

  就今年的语文、政治、历史3科高考内容可以看出,至少有3类价值观得到较好的体现:一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如公民意识、和谐思想、民生、人权、民主等;二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尤其是其核心价值观;三是爱国主义精神。“2008”是艰难与感动的代名词,也是公共价值回归与服务精神高扬的代名词。如抗雪灾带来的感动、环境问题与环保意识、奥运火炬传递的杂音与奥运精神的火炬之光、汶川大地震与抗震救灾的无畏精神,等等。我们从中看到了某些假恶丑以及不和谐之音,但是,我们更多地体察到了真善美以及那种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多难兴邦的无畏精神、守望相助的公民意识、以人为本的民生意识、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念。这些因素通过适当的情境设置以及合理引申,在高考命题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语文高考在体现思想性与价值取向方面,突出表现在作文题的设计上。概括来说,今年的作文题主要有3类:一类是与抗震救灾相关的,如全国卷Ⅰ、四川卷等;另一类是讲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一类成了主角,如全国卷Ⅱ、江西卷、宁夏卷、重庆卷等;还有一类是讲人类情感的,如天津卷、浙江卷等。这些高考作文题可以说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思想性与价值取向,甚至像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湖南卷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含蓄的作文话题,也多少蕴含了一定的哲理情趣。当然,与这些作文题相比,我更欣赏四川卷作文题“坚强”。

  我认为这道作文题体现了这样一种命题思想,既蕴含时政热点又有超越,在回归生活中关照学生实际。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对于刚刚发生过大地震的四川考生来说,可以想象会有很多考生联系到“抗震救灾”的话题,但是考生不联系抗震救灾,而是写其他的有关“坚强”的内容也未尝不可,甚至因其与众不同更可能获取高分,因为有关“坚强”的话题每一个考生都是有自己的体验与感受的,这就契合了考生的实际。

  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作文题也是这样一类好题。2008年让我们感动的大事非常多,如前所述的抗雪灾、奥运火炬传递、抗震救灾等。同样考生也可以不以这些大事为题材,而写自己身边的诸多日常生活中的感动,自己又是如何践行的,这样做的考生就可以有效规避题材的雷同化倾向。

  毋庸置疑,如“坚强”、“带着感动出发”、“不要轻易说‘不’”之类的作文题,虽然具有一种因倾向于社会生活的思考而产生的公共价值观的导向意义,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种面向学生内心情绪的体验,比如说会自然地涉及到爱情与“小我”,当学生的写作涉及于此,我们的评价指向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只有这样,高考的导向作用才不至于狭隘化,才更具有现实的思想性,才会对今后的高考起正向的引导效果。因为小爱与大爱是共同的,小我与大我是共通的,不正视小爱与小我的一律拔高或否定的高考作文评价将会彻底否定真情实感,是迫使考生趋“伪”的根源。这已经为多年来的高考教训所验证。

  以考生为本的高考作文不应该过于限制考生的思维与想象。如果过于限制考生的思路,即使材料不错,命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例如江西卷作文题: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①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②题目自拟。③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本题材料现实性很强,有较好的反思空间和回旋余地,但是随后的命题设计中限制太多,给考生思维的拓展造成了较大的束缚。

  宏大主题与问题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课程是集思想性、教育性、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全面、深入地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与时代精神。所以,政治试题的命制更要具备“整合”意识,把教材资源、时事政治资源、学生的生活资源和德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从而使得政治高考试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思想导向性。历史虽然不能用现实去生搬硬套,但是,历史所表达的精神却是与现实相统一的。须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都是为一定的现实服务的,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历史教学是纯粹“过去时”的。

  所谓“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等,说的就是历史的当世与未来的功用。就历史性质来说,历史性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现实性与未来性。

  所以,现在的高考历史命题也强调如何结合现实的政治与生活,如何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进行命题设计。

  例如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今年适值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面对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与新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掀起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不断反思中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所以,毫无疑问,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必然要占到一定的比重。就高考试题来说,语文、政治、历史3科试题都或多或少涉及到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或精神。

  当然,因政治、历史科目的特殊性,政治、历史高考内容涉及得更多,尤其突出表现在文综试卷上,如全国卷Ⅱ第38题,北京卷第37、38题,山东卷第29题等,都以巨大篇幅进行相关内容的命题。在这些试题中,材料引入与问题设置大多都在5个左右,呈现出材料多与问题序列化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有效融政治、历史知识甚至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考查于一体。

  选择改革开放这样的宏大主题来进行命题设计,切入点非常重要,如果命题时切入角度过大,情境设置与问题设计的关切度与新颖性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北京卷第37题第1问的设计就显得有些陈旧。比较第一问之后的几个小问题由于引入图表以及相对具体反而要好得多。

  所以,高考命题更倾向于通过小而灵活的生活化情境来切入。同样是有关改革开放的试题,同样是北京卷,第37题的命制就显得巧妙多了。它以“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这一展现学生自身学习生活实际的形式,有效融入了改革开放这一宏大主题,而且为下文材料的铺设与问题的引出作了充足的铺垫。通过“王安石变法与民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世纪伟人邓小平”等4大主题发言为情境,把古今中外的有关改革的材料组合起来,让考生入情入境,有话可说。

  如此一来,本试题中所体现的改革导向性不言而喻。

  注重科学性、鲜活性与思想性

  高考命题在注重科学性与鲜活性的基础上突出广泛而深刻的思想性,以及在多元建构的社会影响中有效而灵活地体现主流价值观这一特点,不仅深刻反映了新课程价值取向,而且集中反映了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革新。

  例如广东历史卷第27题就体现了这样一种倾向。这是一道有关“中国形象”的、融历史观与价值观于其中的一道典型题目,虽然用的是历史材料,却契合了当前中国迅速发展所面临的“形象”问题:

  【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成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自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6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年),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

  (4)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通过第(3)(4)问,尤其是第(4)问的“中国形象变化的启示”问题,让考生回归现实,思考中国未来。通过考查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看法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西方人的各种对“中国形象”(包括正面与反面的)的解读,由此必然产生出一种“中国形象”与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思考。这种历史材料题,把教材知识与现实热点不露痕迹地蕴含到史料之中,又通过问题设置巧妙地进行现实回归,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特有的思想内涵与价值导向性,也有利于引导中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2日第5版)


与课改衔接:新课程高考新意迭出


  张新强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高考却常常被人们指责为应试教育的“温床”,二者似乎“水火不容”。相继推出的新课程高考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其中,正在将课程改革与高考结合起来,甚至可以说新课程高考方案是为课程改革“量身定做”的。新课程实验地区的高考改革,正朝着“三个有助于”的目标向前迈进。

  亮点一: 体现新课程教学要求 注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考查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课程高考方案“命题原则”第一条规定:“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考试纲要,按照考试纲要命题。命题尽力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浙江省新课程高考方案规定的命题范围,除了受到课程标准、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制约之外,还特别强调该省《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不得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确定的范围。

  广东省新课程高考方案中的“导向性原则”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主导地位既明确又具体。

  其他省市的新课程高考方案,也分别有“考试内容将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紧密衔接”、“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有利于高中新课改与高考的有机结合”、“各科目考试均以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模块和部分选修模块为主要考核内容”等方面的规定。这样一来,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始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普遍担心的“新高考与新课程实验是否配套”等问题,答案也就浮出了水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重点,也是亮点。新课程高考普遍表现了对二者的高度重视。

  一是新课程实验区《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普遍增加了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内容。这一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学科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数学学科对“创新意识”的界定是,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越强。物理、化学、生物3个学科均有“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能独立完成实验,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设计和修订简单的实验等。

  文科类的考试科目中,除英语之外,也体现了探究(探讨)的要求。语文新增加了“探究”这一能力层级,而且在选考内容的安排上,也对“探究”能力层级考查的内容和方式作了具体要求,体现了“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的课程目标。政治、历史、地理或文科综合,虽然原来就有“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但具体要求发生了变化,将“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和“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归入其中。

  二是重视技术类课程的考查。浙江、山东、海南、江苏、天津等省市都将技术类课程与新课程高考结合起来。

  浙江省新课程高考方案规定,报考第三类高校(专科和高职)的考生,必须参加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考试,占100分。这类考生不需要参加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以及自选模块考试,高考总分计算方法为:语文、数学、英语3科(450分)+技术,满分为550分。

  山东省采用“3+X+1”模式,其中的“1”指的是基本能力,总分为100分,按60%计入高考总分。其考试范围涉及高中新课程的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6个学习领域。

  海南省无论是文科类基础会考还是理科类基础会考,都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必考内容之一,按10%的比例计入高考总分。江苏省将技术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7门学科之一,直接与高考挂钩。天津市也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纳入学业水平测试范畴,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

  普通高中新课程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和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新课程高考方案适时地反映了这一重大变革。

  亮点二: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试行多次考试

  目前已经正式公布的9个新课程高考方案中,有5个明确地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写入了“指导思想”之中。江苏省的新课程高考方案只考语文、数学和英语3科,其中语文、数学各160分,英语降至120分,总分440分。考试的科目少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自然就减轻了。过去不管是考文科还是考理科,采用“3+小综合”模式的需要复习6门功课,采用“3+大综合”模式的则需要复习9门功课;现在,相对于以上两种模式,江苏省的新课程高考方案,科目分别减少了1/2和2/3。

  辽宁省的新课程高考方案取消了原有的“反向小综合”,学生可以避开自己的弱项,专心于自己擅长的方面,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浙江省报考第三类学校的考生,只需参加语文、数学、英语考试,再加上一门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考试即可。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分多次进行。除了全国统一时间的高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小综合和自选模块外,还在其他时间安排了“三项考试”。

  “三项考试”科目分别是英语听力、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三项考试一年均提供两次机会,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时间和次数(限定在两次以内),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成绩两年有效。这样,所有的考生至少需要参加两次以上的考试(报考第一、二层次大学的考生,除考全国统一时间的高考科目外,还至少需要考一次英语听力);如果按照最大值计算,个别学生不排除参加7次考试的可能,即全国统一时间的高考1次,英语听力、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各2次。

  这样做,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考试心理压力以及备考压力,又可以弱化一次考试偶然性的作用,同时避免因设备和环境等问题给考生考试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

  亮点三: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有重要位置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参考

  除了高考科目外,各省市还强化了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地位。学业水平测试保证了非高考科目应有的地位,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只注重高考科目而造成偏科,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人生打好知识和能力的良好底子。而综合素质评价,则是为了保证学生具备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基本素养、健康体魄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进一步深造和终身学习必备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探究意识和劳动技能。

  海南省新课程高考方案将基础会考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基础会考就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类基础会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理科类基础会考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其中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合计100分,其他科目各100分,基础会考的400分按10%计入高考成绩。加上语文、数学、英语各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或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总分为790分。比改革前增加的40分,是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

  江苏省对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分成4个等级,用A、B、C、D表示。按照不同录取批次高校对生源质量的基本要求,分别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提出相应的等级规定。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测试,6门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且技术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计入统考成绩。

  其他几个省(市、区)的新课程高考方案,虽然没有像上述两省一样,将学业水平测试计入高考总分,但也将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结合起来。学业水平考试“脱胎”于过去的高中毕业会考,但其考试性质与功能更为全面。不同的省份考试的科目与内容有所不同,总体来看,以高中必修模块为主,成绩呈现方式倾向于等级制赋分。

  已经公布的新课程高考方案,都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而且,各省市就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基本达成了共识:都是从6个维度出发,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但目前各省(市、区)公布的新课程高考方案中,已经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综合素质评价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的重要性已经远非过去的毕业会考成绩和毕业鉴定所能比拟。

  亮点四:注重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不同考生可选考不同科目

  普通高中毕竟属于基础教育,语文、数学、英语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除江苏省语文、数学为160分,英语为120分,总分为440分外,其他各省市以上3个基础学科均为150分,总分为450分。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学生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业基础和特长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考试类别。

  选择性原则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高中课程内容的另一个要求。所谓选择性,就是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大多数的省市采用文理分科的形式,报考文科和理科的考生,除语文、数学、英语外,分别选择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这是不同考生选考不同科目的普遍形式。浙江省新课程高考方案按考试科目和内容将测试和选拔分为三类: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测试研究型能力,即增加自选模块的考试,从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个学科的18个自选模块中各出1题,每题10分,由考生自主选择其中的6题作答,总分为60分;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通用型知识和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基础上,侧重测试技能型能力,从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中选出一项考试成绩计入总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试的科目不同,学生可以量力而行,选择自己要报考的大学类型和考试科目。

  新课程高考方案不仅使考生在高考科目上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也为他们在同一学科的考试内容上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新课程《考试大纲》中,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前《考试大纲》要求所有题目都是必考内容,现在新的《考试大纲》增加了选考内容,考生可以选做部分题目,只要必考与选考的分值总和达到规定即可。

  当然,新课程高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如有的高考方案规定文科和理科各划定一条分数线,而同为文科选考科目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学科,以及同为理科选考科目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其难度是不可能一致的。同样的情况,也会反映到自选模块的考试当中,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认真考虑的。不过,瑕不掩瑜,新课程高考改革必将给高考带来崭新的面貌,引发我们对于未来高考和新课程的无限遐想。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2日第6版)


评价课堂教学需把握三个“尺度”


  徐瑞成

  近年来,课堂观察与评价问题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教师教育课程中越来越受重视,被视为教师必备的一种重要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在观摩评价方面还不够深入,所以,我想围绕新课程观下的课堂观察评价需要把握三个“尺度”。

  一是评价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即“信度”。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寻求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运用权威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刻意追求的教学行为。但是众多的观摩课有“作秀”和“表演”之嫌,矫揉造作,片面顾及听课教师的心态,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本意,不能为教师之间的研讨搭建平台。这种教学表演充其量是“只开花不结果的树”,受害者是学生。

  二是评价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即“活度”。许多课堂教学过程是我们教师预设的,把学生往教师的教学思路上牵,把教学往教师的课堂模式上引,但是新课程倡导的是开放和生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征和发展意向都会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带来不确定性,从而生成一些教学矛盾和问题,有待课堂解决。解决的过程和能力更能反映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三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效度”。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反对顾及和迎合听课教师的心态和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假如课堂教学能够围绕这个目标开展,所折射出来的理念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同行人”。

  课堂观摩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改进教学行为的基本途径。观摩后的评价可以说是课堂观察的延续,更是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的开始。

  由此,我再次想起了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曾经跟我说的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所以,课堂观摩之后的交流互动尤为重要。

  (摘自《现代教育报》)


直面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病”


  刘剑

  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进行了许多教学的实践探索。然而,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体悟的层面不同,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值得警惕的“流行病”,分述如下:

  滥用课件

  课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适当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不用课件就不足以体现出新来:课题用课件播放,重要知识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课件播放,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作业、训练题在课件中显示,甚至训练、推演的结果也在课件中演示,等等。还有的课件用艳丽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一堂课中,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文本研读淡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冲淡了,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被压抑了,师生、生生对话消退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

  表演做秀

  唱歌、表演话剧(戏剧、小品)、配乐朗诵、法庭辩论形式用好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审美与探究,从而获得自己所需的人生知识和经验储备。而大量教学现实中,教师设计活动却是为装潢门面。或为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或为以新奇的形式取悦现场听课的教师等,活动已经脱离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游离成分”。尽管师生、生生之间都积极参与活动,而且“闹”得热火朝天,课堂气氛炽热,最终也是一出没有任何意义的“闹剧”,因为它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分组讨论无实效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有必要提交小组讨论,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解决问题。而许多老师的教学实践却违背了这一精神: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都有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讨论的意见要点),于是学生热热闹闹了一阵子后(其中发言的往往是少数人),各组记录员开始分别表达意见;最后是教师统一大家的认识。这样做的结果,许多时候都是小组讨论代替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应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讨论就不足以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笔者曾观摩了一些全国性的语文教学大比武活动,参赛选手共上了14节课,其中有11节课都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形式,而且,大都用得非常不适宜。可见,从一定意义说,不适宜的分组讨论已经成为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流弊”。

  满堂发问

  新课程的课堂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学生被教师纷繁芜杂的“问”搞得迷迷瞪瞪、晕头转向。笔者曾统计过,某个老师上公开课从开始一直“问”到底,总共设计了60多个“问”,课堂被“问”得乱七八糟。我们并不反对教师提问,问题是“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得多少虽不能以次数的多寡论,但总有一个适度问题,同时还要分出“主问”和“次问”。

  滥用赏识

  赏识教育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独立思考并形成个性化结论。然而,些教师却滥用赏识教育,一堂课中,常挂在教师嘴边的就是“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将来就是中国的托尔斯泰”、“这个学生将来的成就要超过牛顿”,等等。有个学生亲口告诉我,他在老师的观摩课中,共得了三十多个“你真棒”。不错,新课程提倡学生追求思维的创新,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和发现,然而,一些老师却曲解了这一理念,对学生的所有认识和见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结论,也完全持肯定的态度,并且大加赞誉。这样做,一方面显得老师的“赞誉”用得太滥,也很虚伪,很容易被学生识破,不能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容易给学生以误导,使其难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难以发现自己思路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最终会严重影响其学业的发展。

  满堂游动

  作为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反动,在新课程下,教师都能主动走下讲台,在来回游动状态中开展课堂教学,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的做法也值得关注:一堂课中,教师几乎不登讲台,而在台下不停地来回穿插游动,前后左右方向莫辨,其中还伴随着大量的动作和表情,使学生的眼球不得不随着老师,精力很难集中。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讲台,但是,讲台是学生学习最容易关注、最易于聚集精力的地方,关键问题、难点问题,教师最好还是站在讲台讲效果更理想。台下“游动”也是必要的,游动能真正组织并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高质量地开展教学活动。

  放任自流

  我们观摩了很多新课改的公开课、优质课,发现一部分老师的教学好像没有成熟的教学设计,课程目标不清楚,课堂教学层次不清晰,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和对话、讨论缺乏明确的话题,课堂时间没有明确划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也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全由学生的兴趣牵引。最后,又没有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总体归纳和评价,就在下课的铃声响后匆匆结束。一堂课到底完成了怎样的教学目标不清楚,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不清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不知道。有些教师认为,这样做才是新课改的原生状态。不错,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重视课堂教学的原生状态的构建,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地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但是,教师的点拨、疏导、总体构思和总体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教学就会变成放任自流。

  死守预案

  新课改提倡的是教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价值,科学地设计课程目标,艺术地准备教学预案。从预案出发,又不死守预案,依据预案,又能灵活地运用预案。而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并非如此,上课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完全依据自己准备好的预案进行教学,对学生提出的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胡乱敷衍一番,对学生的个人见解和有创意的认识随意否定,使学生完全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不能有任何逾越。有些公开课,教师还要让学生反复地预演,甚至“台词”都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内容记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复存在,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动态过程消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样性和独特性难以再现,学生富有创意的思维无法“闪现”,学生只有机械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装腔作势

  矫揉造作、机械模仿、滑稽表演、故作深沉等现象在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上也不少见。这种缺乏课堂的本真性和自然性的课,只能让人忍俊不禁。尤其一些老师故意用装饰出来的声调和拖腔,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这种装腔作势的教学状态,只能异化、扭曲新课程的精神和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效益低下

  课堂教学如何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最高价值?在这点上,很多教师也已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大量教学现实表明,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确实非常突出:本来设计好的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只能完成1/2或2/3;分析每一个教学时间单位,存在教学强度不够,教师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有些是无效劳动,几乎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分配时间过多,耗费师生精力过大,整个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和信息传递量较少等现象。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摘自《中国教育报》)


走进高中课改:对课程改革要有整体规划的思维


  王军

  作为江苏省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几年来我们在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经验有在以下4个方面。

  实施高中课程改革要整体策划

  课程改革牵动着学校的各个方面,改革要有成效,就必须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规划,我校的整体规划主要有3个部分。

  3年安排,一次性考虑。从时间上一次性安排3年的课程。考虑到高考,我们采取了“倒过来”考虑的方式,即以高考月为时间起点,向前推算课程和复习的日程。比如考虑选修课开课时间,合理安排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学时等。以3年作整体考虑,既可保证学科课时的安排,又使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一些容易被挤压掉的课程确保落实。同时,也保证了高三有足够的复习备考时间。

  3年课程,一次性落实。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例,首先,把7天军训作为军事生活实践体验课,安排在高一暑期。其次,在高一期中考试后的一周里组织社会生活体验,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了解地方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城市的情感,扩大视野,开阔胸襟。另外,在高二期中考试后一周安排劳动生活体验,让学生到农村与广大农民一起生活和劳动。通过3次安排,社会实践课程在内容、时间和科目的要求上都一一得到了落实。

  管理组织,一次性到位。在组织管理上,我们采取了年级主任分管负责制,核心小组领导制,“三个第一责任人”问责制的管理系统。具体就是一个年级从高一开始就由一位教务处副主任分管,一管3年,中途不换。同时,年级有一个以校领导为主体的3人领导小组,组长为校领导,组员为分管主任和年级另一位主任,还有1-2位年级组长列席组会议。这个领导组代表学校要求,指导、督促年级组加强课程实施,并为年级提供服务,起到服务协调的作用。组长在中途也是基本不变的。还有“三个第一责任人”的问责制,在年级管理中,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分别是年级课程实施、学科课程实施、班级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这3个责任人中,除个别班主任因特殊原因可以作调整以外,其余在一般情况下也是3年一贯制。这三方面的管理系统保证了课改实验稳定、持续地开展。

  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改革的攻坚战

  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实验的攻坚战。从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突出了以下5点:一是课堂突出学法指导原则,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鼓励教师运用最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强调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体现“少就是多”、“少教而多学”的原则,强调学法指导。此外,我们还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法,组织学法交流,以此提高自学能力。二是课堂突出效率原则,充分体现“轻负高质”的课程改革目标。三是课堂突出文化生成原则,充分体现教材二次开发的课程改革精神。四是课堂突出环节完整性原则,充分体现系统性的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出了“课前自学、课堂研学,课后拓学”的三段一体的教学体系要求。五是课堂突出适应性的原则,充分体现在实践中创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基于这个观念,我们首先从学科模块教学的需要出发,实施了“70分钟大课”和“40分钟小课”的大小课制。其次,我们把组织学生到阅览室自由读书、对课本剧进行排练和演出、让学生开展自由创作等活动,都看成是课堂。

  另外,我们还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考核和督导检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学校专门成立了“督导办公室”,由5位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组成,专门到班听课。

  针对改革过程的难点进行重点突破

  课程改革的难点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校本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它们涉及面广,组织管理困难,实施考核评估费力,可控性差。对此,我们在实践中一一作了突破。

  突破难点一:课程组织管理。新课程的组织管理主要难在类别多、活动多、社会接触多、协调面广。比如社区服务活动,如果仅仅靠教学校长和教务处去协调就很困难。我们首先将全校力量整合起来,由校级领导牵头,分别成立了学科课程实施小组、社区服务实施小组、社会实践实施小组、研究性学习实施小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小组。这5个小组分别由校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一位校长分管一块,各负其职,代表学校对内组织领导,对外协调社会力量。

  突破难点二:社区服务。一个年级学生人数多,社区服务的时间地点安排、考核制度等都是问题。对此,我们和社区教育办公室合作,根据社区的要求安排课程,使服务开展得有条不紊,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获得了不少社会实践知识。

  突破难点三: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既没有统一安排,又没有资料可以参考,学分课时多,评估过程可控性差,管理难度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作了这几个方面的思考与安排。首先,将研究性学习进行3年的切分,切分成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高一年级的第一学期。主要为技能培训,定为2个学分。具体做法是学校根据实践经验,参考相关资料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文件和校本培训资料、培训师生。培训以后教师设计将要指导的课题,然后,全校统一培训动员,班主任个别指导,让学生基本掌握研究性学的内涵、方法、实施过程等,掌握基本要领。

  第二阶段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寒假和第二学期的暑假。这一阶段为初级研究阶段,定为4个学分。研究以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事物为对象,方法是按照学校培训的一般要求进行分组,自主选题、进行课题设计、调查分析、展示成果、课题评估等,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假设、精心研究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第三阶段为高二年级。这一阶段为中级研究阶段,共7个学分。

  这一阶段研究的对象是以学生学习领域的内容为重点,试图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知识领域里一些新鲜前沿的资料,了解现代科学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面。

  第四阶段为高三年级。这一阶段为高级研究阶段,共2个学分。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增加自选研究项目,适当加分。这一阶段是对学科领域综合知识的研究,试图解释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寻找其中的科学规律。

  对3年的研究性学习进行阶段切分以后,再按照以下7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管理。一是成立小组。小组以本班学生为主,教师指导,4人左右成立课题小组。二是选择课题。让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初步确定2-3个课题。三是审定课题。指导教师帮助审查指导筛选课题后确定研究课题。四是组织实施。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调查和收集材料。五是检查指导。中期由指导教师对研究情况进行初查和指导。六是课题结题。各小组形成课题报告,进入评审阶段。七是成果交流。以年级或学校为单位进行优秀成果展示和交流。最后,进行学分认定和成果评比总结。

  突破难点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我们从实际出发,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领域,即学科领域、人格品行教育领域和特色教育领域,并把后两个领域作为重点来开发。比如我校开发了以校园文化和校史传统为主的校本课程,如以南京石头文化为特色的石头文化系列的校本课程以及以金陵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

  切实用好两个机制

  一是用好学分机制。学分的好处是防止分分计较,重视过程管理。在实施中,我们除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比如公示、自评以外,为了执行得更到位,在3个方面作了一些改进。一是对学分进行等级划分,把学分分为A、B、C、D4个等级,分等有利于学生向更高层次努力。二是学分评定中对不合格的学生如何补修作了明确的规定。比如,学科课程考试不及格的不能得学分;如果考试成绩合格,但过程的其他方面不合格或不全合格的,也不得给学分。对以上两种情况,前者在规定时间内给予补考,后者必须在利用假期补修后经考核合格方可得到学分。三是对学分的过程考核作了详细规定,印制了《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学习过程评价册》。这一手册从考核过程的内容、记载方法、过程评定、评价方法、综合评定、过程要求等7个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让考核的过程成为教育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考核的重点不在于惩罚而在于教育,强调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感悟。

  二是用好综合素质评价这一机制。综合素质评价涉及了“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在评价体制的制定上,我们体现3个主要原则。

  首先,以对学生教育为主,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主,以允许学生在错误中成长为主的原则。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认定为B等,对一些小毛病着力于教育而不着重于评价,只对重大问题进行记载和评价。

  其次,立足于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冒尖的原则。综合素质评价前鼓励学生努力争取A等,并对A等的学生成绩给予公示,树立榜样,以促进、激励其他学生进步。

  再其次,体现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原则,我们把一学期或一学年的一次性评价,改成一月一次自我评价。每月的第四周为学生自评与互评周,同时把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结合起来,使其变成起点和过程评价。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17日第5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