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学报(第109期)
作者/来源: 高伦强    发表: 2012-11-26 19:07:41    浏览: 8082 次
  第一版

  11月,我校进入考试季。周考、月考、期中考、高三一调等,各类考试频度高,层次多,任务重,作用大。考试是为了什么?如何以考促学?本报特开设学法指导专版,就考后反思、高考阅卷、高一新生学法指导等课题展开讨论。

  考试,为什么?

  黄炜 副校长

  每次考后都会有很多同学关心分数,你得多少分?我得多少分?当然这不是一件坏事,毕竟有比较才会有促进、才会有进步。但我们考后关注的仅仅只是分数吗?

  要问答这一问题,就要明白考试为什么。日常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促使同学们更主动地学。其实,我们应该清楚,高考前的任何一次考试,都不能说明什么,其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发现问题:教师发现教学中的普遍问题,同学了解自己对知识点及解题方法有没有真正掌握,发现自己前段时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师生一起去解决问题,为同学们的高考丰富知识、积累经验。因此,对于考试,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考前重视考试、重视复习,考中认真对待,考后淡化分数、注重总结与反思,争取让每次考试的成败得失成为我们未来成长的宝贵财富。

  当然,也有不少同学想做好考后总结,但做的却只是简单地把试卷上的错题弄会,这肯定是不够的。那么,到底如何进行有效地考后反思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要反思复习准备。反思准备本次考试的态度是否积极,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只做题不看书,还是只看辅导书不看教材;是否认真回顾复习过的知识,重温做过的习题;我所做的准备工作是否有效,哪一种最有效;如果效果不佳,在下次考试时应作哪些调整。

  2.要反思考试技巧。

  试卷发下来离正式应考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做了什么?是否全面了解本试卷后再应答?试卷的题量、题型、问题难度在应答前是否做到心里有底?做题顺序怎样?是否有效?遇到难题是如何处理的?有无经验值得总结?做题过程中是否会感到注意力难以集中,又是如何调节的,有无经验值得总结,能否形成适合于自己的保持良好注意力和思辨能力的方法?考试过程中是否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是否找到了问题的陷阱,能否确认自己所做的题目肯定正确?是否能自我调节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心态,不因遇到有难度的题目而慌乱,丢了不该丢的分?考试过程中是否注意到平时小心而错的事不再发生?表述是否符合题意?是否科学?等等。

  3.要反思考试结果。考试结果是否符合真实水平?若考试结果不理想,有差距,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复习不得法,应试技巧不对劲?或近阶段复习不用功,或考试时心理没准备,或身体不适应?考试结果反映出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解哪类题比较费劲,失分较多?在下阶段如何调整复习,应在哪些方面下力气?

  4.要深入追思整个上课、听课、作业和复习的状况。每次考试应该说都是这一阶段的检验,应当反思这阶段上课、听课、做作业的效果如何?什么原因导致好或坏?做题目是否正常?是否能跟上复习进程?复习过程中是否遗留知识隐患点?在解哪类题目上有进步?哪类题目还有缺陷?

  在对全面反思考试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开展好考后总结,以指导后期的学习。

  1、找出成绩与目标的距离。现在有很多同学都会给自己制定目标,那么考试之后应该怎么落实呢?首先要看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制定的目标。达到了,总结一下经验,并考虑自己的目标是否订得过低而缺乏挑战性;若未达到要求,就应该深入分析,格外反思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态度与方法等等,同时反省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否脱离了实际。

  2、分析各科强弱的总体形势。在中学阶段,作为全面要求,我们需要分析所学各学科的情况,即哪科考的好,哪科考的不好,目的是认清自己在不同科目上的强势和劣势。分析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能做出具有可行性的指导和改进意向,并求得劣势学科学习水平有所提高。当然,求得多门学科成绩有所提高并不意味着“削平”,求齐头并进。比如对于一位数学基础非常好的学生来说,分数虽然不低,但是考试时是否由于时间较紧或者在最后的难题上出现了技术性失分?这就要认真考虑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需要改进,并及时地做出调整,以利于好中求好,“锦上添花”。

  3、总结学习方法的得失。高中阶段有不同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某学科还有不同于其它科目的方法。比如,初中阶段的学习仍然处于基础阶段,强调思维的规则性和良好记忆力;高中阶段则进入提高阶段,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和主动性,为此,学习方法不可避免地会有所转变。考试一旦失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在该科的学习方法上是否存在缺陷,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成绩十分理想,也应该找出原因所在,以便今后“发扬光大”。

  4、整理薄弱的知识点。要全面提高考试成绩,整理一下薄弱知识点是必要的。各学科的内容都是由具体知识点构成的整体,每个知识点的缺失都会影响总体成绩。比如,考试之后,对试卷中耗时较多的题、思考摇摆不定的题、做错的题,均需做出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原因所在。一些学科是公式掌握不牢,是该记住的没有记住,是解题方法没有掌握,还是思考方式运用不够熟练?都要找出原因,以求在此基础上有获提高。对试卷中的问题应仔细归类,不能单纯把错误归为马虎。对丢的每一分按如下原因归类:粗心马虎、审题不严、概念不清、基本技能不过关、时间不够、过程不完整、能力不及……这样,你就会发现你的真正弱项,也就找到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此外,还应注意考后心态的调整。考后心态的调整很大程度在于同学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成绩。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考试是暴露问题的最佳时刻。成绩不理想的背后是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这就是问题的暴露,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正,这样慢慢地就会带来学习的提高,从而这次的不理想就是下一次提高成绩的催化剂。相反,本来自己学得不好,却由于这次考得很好,使得很多问题被掩盖了,自己还以为没问题了,自以为是,自欺欺人,从而放松学习,必然会导致下一次的落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通过这一次的失败,找出了问题,从而导致下一次的成功,那这一次的失败就是必要的。这次的成功如果让你失去警惕,导致下一次的失败,那么这次成功就显得毫无意义。

  总之,考试之后,认真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这一步的意义一点都不低于考试本身。只要同学平时刻苦努力,细心考试,考后做好反思与总结的工作,找出失败原因,制订具体的措施并落实到行动中去,并不断鼓励自己,坚定必胜的信念,那么我们的学习方法就会越来越优,我们的考试失误就会越来越少,我们就一定会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目标!

  看阅卷拨云见日 话高考洞幽烛微

  编者按:2012年的高考已渐行渐远,2013年的高考正款款而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考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工作。本报特邀我校和部分市州今年参加湖北省高考阅卷工作的老师,听听他们阅卷归来的心得体会。希望我校高三教师及学子在复习备考中,能洞悉高考阅卷流程,通晓高考阅卷的明规则和潜规则,有针对性地做好适应性训练,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撩开湖北高考阅卷的神秘面纱

  作者:佚名

  现象一:高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

  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或者一题中的两个问号)。比如,有些计算题,十来秒就改完,有的老师一天能阅3000多份卷子。

  对策:面对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尽可能博得老师的好感。首先,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其次,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让人一看就明白。另外,要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

  现象二:第一印象好常能得高分。

  对策: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作文,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在高考语文和英语作文改卷过程中,改卷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份试卷,如果写作上没有新意,就很容易流于一般。因此,写得别出心裁、个性鲜明、出彩,也是作文拿高分的策略之一。

  现象三:不约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

  高考改卷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呈现。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

  对策:那么,如何突破平均分,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

  建议:思路就要尽量地与众不同,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现象四: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

  高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

  对策: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

  现象五:阅卷常常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比较普遍。而除了要点之外,改卷老师在改卷时还看答题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子表达是否准确。如果结构清晰、句子准确、表达流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对策:答题也好,作文也好,一定要把要点部分写完整,只有平常多多积累,才能在竞技中处于不败之地。

  现象六:老师喜欢条理分明的卷子

  每天要阅数百份、甚至上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对策: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紧采分点,不分点啰嗦一大堆,这种做法反而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困难,极易引起失分。

  现象七: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

  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绝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

  对策:平常学习时就要养成规范用语、规范表达的习惯,这样才不会在高考中无谓失分。

  现象八:不太顺手的问号给空着。

  在阅卷中发现有的学生有的问号空着没答,实际上高考阅卷规定可给可不给的分可以给学生,但如果一个字也没有,阅卷老师就是想给也无能为力。

  对策:起码能看出是哪一科吧,比如是政治学科吧,看看是属于政治还是经济还是文化还是哲学方面的,然后再对应的答即可。是历史学科,应该看出问的是哪一个时期,那就把这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都给答上就行了。

  第二版

  “四色”语文湖北卷 吃透教材是根本

  丁家顺(湖北省2012年高考语文卷阅卷教师 单位:沙市中学)

  整体感知,湖北卷乃“四色”试卷

  保持了国考的本色,体现了湖北的特色,点染了课改的秀色,渗透了时代的亮色。

  比较全国卷与湖北卷,从结构上来看:是大同小异。全国课标卷18题、大纲卷21题,湖北卷23题,异点在全国卷将语文基础知识融入语言文字运用中一并考测;从内容上看:基础板块,区别于全国卷的是语音、字形、语言表达的连贯,还有词语的考测,湖北卷用选择填空的题型兼考实词、虚词、成语。全国卷仍是传统的选择题型,这也是近两年来一个纵向的变化,似乎是要在词语运用中融入语言连贯的考测。特别是区别于全国卷的古诗文阅读板块和现代文探究题、语言文字运用中名著(直接关联《楚辞》《史记》《红楼梦》等篇目)欣赏的设题角度。

  感点一:湖北特色,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也关照了全国卷重语用能力检测的理念,即体现语文的学科性质,又切中语文教学的实际。

  关注生活语言的规范,湖北卷对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考测即是一个暗示,还有一个注意点就是,所有字音字形考测词语均源于课本,文言文的断句题,材料内容与文言文阅读材料对接,既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测,也是对标点运用的考测。这样的创意也是一卷之亮点。

  感点二:湖北卷一直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检测,但题型的变化,传达出落实课改,努力创新的信息。但从新课标全国卷和大纲卷的题量看,湖北卷的减负亦势在必行。

  文言文阅读文本,源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及南朝刘孝标的注文,仍就回避了传统的史传文本,这是很能体现地方教育实力的,本板块与全国卷的题型基本一致,但题量仍有差别,主要是文言翻译,湖北卷考3句,全国卷则只译2句。而文言断句题是新设题型,文学常识题则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赋分有所增加,这也是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的命意,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关注。

  感点三:湖北语文、特别是古诗文阅读教学任重道远

  本人十分看好湖北卷古诗文阅读题,亮点一,文言文将原文与注文一并考测,启示我们教学中注意关注工具书的使用,与文学评著的理解,如新教材文本注释,知识梳理,课外链接等;亮点二,文言文断句题型的出现,让我们更多的关注文言语法和标点的理解与运用。解答这道题,不少考生忽略了读题(“断句不超过6处”)环节,整体感知能力也较差,本题选文源于文言文阅读题文本《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文,这本身就是对考生整体感知能力的检测。不过,对“可断可不断”的句读应尽量回避。

  2012湖北卷诗词赏析题,首先,选题选体,堪称经典。全国课标卷考宋词,大纲卷与湖北卷同考唐诗五律,但较之全国卷,湖北卷考点指向更加明确,作为送别诗对人物形象、情感及语言的赏析自然是考测的重点,而不少考生对邹明府的形象感知恰恰是欠准确或是贬斥的,第二小题关于“用字推敲”的考测也正中考生软肋。

  可见,我们的古诗文教学也真是任重道远啊!

  感点四: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学乃运用之学。参悟现代文探究题、语用题,吃透教材,走出文本。

  湖北卷第四大题(文学作品阅读)的命题,可谓是坚守中彰显特色,探究中力求创意。

  选文虽不写湖北风物,但充满诗情画意的标题,形散神聚的体式、虚实相生的写意,深沉温婉的情韵,清丽典雅的语言,特别是弘扬传统文化,关注自然生态的主题,皆与教材经典美文一脉相承,能在考场上赏析这样的作品也算是享受“快乐之痛”,提升一种生命的境界。

  下面以探究题为例谈谈题意创设及应试读题的要点:

  第19题是新增阅读探究题,读题时就要求考生把握题目的指向性,“选取一个角度”说明有多个角度可以探究“杜鹃鸟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即文本角度、文学角度、文化角度等,这样就拓宽了探究思路,以利于深化探究思维。

  第五大题语用题坚持能力立意,凸显人文性,关注课本(特别是名著名篇),关注生活,关注文化(特别是特色文化与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吃透教材,也要走出文本,拓宽阅读视野,感受体验生活。如第21题“用对偶句描述《红楼梦》宝黛初会的情景”,这是课本(“名著导读”)阅读的“领悟”与“再造”。第21题,既关涉课本内容又体现了《标准》对“文化论著研读”的要求,《标准》要求“考查学生是否认真研读经典原著,对论著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是否正确”若考生平时有对《红楼梦》的积累和赏析,“情景”的描写是容易的。

  感点五:在文本中栖息,在生活中求索,在作文中升华。

  高考作文题似乎聚一卷之形神,也关一考之成败,其社会影响犹如激浪之石,其命制的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

  得知今年的作文题,评家颇有好感,本人也独有所好,首先,材料直击文本信息,师生之间就《春望》“家书”与时代进步展开探究,其形式与《论语 侍坐》章不谋而合,又与课标理念合拍。立足于时代发展的主流,源于学生生活细节,穿越时空界限,以探究形式设置作文话题。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生的过往,文明的忧患等议题皆因“家书”而诱发。

  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现代文明发展的碰撞,也能点醒考生的创新思维,故作文材料的特色体现在一个“直”字,不至于雾里看花。它没有婉曲的象征,没有含蓄的隐喻,也没有干瘪的说教,只有恰中肯綮的点醒、提引,让人弛骋于天女散花般的想象。因此,它的创意又体现在一个“活”字,不至于千人一面。

  总之,今年的作文题虽不像“举手投足之间”那样“生活”,那样“细腻”,也不像“旧书”那样深沉而隐曲,但其思维的广度、厚度与深度是显而易见的,行文立意上可以陈中见新,辞章上可以俗中见雅,结构上可以平中见奇。

  重视数学原理和答题规范的训练

  熊炜(湖北省2012年高考数学卷阅卷教师 单位:沙市中学)

  一、阅卷程序

  高考阅卷教师由高校教师、在读研究生和中学教师三部分人员组成,评卷现场戒备森严,评卷教师一律凭工作证进入评卷机房,所携带的物品除了水杯之外,其余物品一律不能带入机房。阅卷流程是:评卷、仲裁、质检,采用“双评”加“仲裁”最后是“质检”的三重保险的阅卷模式,确保了阅卷的公平、公正、准确的阅卷原则。每位阅卷老师都有一个专用账户,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登录后每个阅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组长及专家组成员的监控中,你阅卷的总量,平均速度,有效率,仲裁率等各项指标在电脑里都有实时跟踪,这增加了阅卷的透明度。每份答卷至少由两位老师评分,而且彼此看不到对方打的分数,两名老师不是固定组合,电脑随机分发,若两人所给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误差不超过2分),那就是有效分数,取两个分数的平均分,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若两人所给分数超出一定的范围(误差超过2分),试卷就发给组长裁定给分。若试卷出现卷面模糊,答错位置,以及不易判断得分等情况的都须提交组长裁定给分。

  二、阅卷给分原则

  阅卷老师在评卷之前都要先对试题进行认真研究,然后对着标准答案进行试评,发现有和答案不同的解法或者是有疑问不能给分的情况都一一提出来,由阅卷组长把关,把题目的多种解答方法和每一个得分点都列出来,把每一种错法都罗列出来应该给多少分都统一标准,然后才开始正评。高考阅卷评分原则,与平时阅卷相比,更加强调知识点的把握,更加客观。根据阅卷组“踩点”得分的要求,寻找得分点给分,上下不受牵连。

  三、阅卷体会与答卷技巧

  1.阅卷时,特别强调知识点的把握。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把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写全,中间的步骤可以省略,如立几题中,第一小题只要写清MA⊥平面BCD,即使不会证明,也要写上结论(本题中只要条件和结论都有就可得分),就是中间一步不会证明,也可以写上结论,跳过去往下证,这样后面的仍可得分。部分学生由于没有解答的关键点,表述混乱等原因,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因为每一个题目的评分标准都制定得非常细,评阅是分步骤,踩“点”给分的。所以,我们平时训练时,就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的,你哪怕是只推导出一个结论,也可能是得分点,有了得分点,也就是说你得分了,暂且不论得分是多少,有总比没有好吧!实在不行,你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你也是可能有得分点的。高考阅卷时是按步骤、按得分点给分的,这点要让学生清楚!我们在平时训练时,要能对有效得分点作重点训练,哪些步骤是可省的,哪些是不可省的,哪些是可要的,哪些是不可要的,在做题时,尽量按得分点、按步骤书写,严格训练。切忌拖沓冗长,模糊不清。另外,第二问求最大值是怎么来的,这个过程一定要体现出来,学生可以利用均值不等式求,也可以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求等,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求,一定要体现这个求最大值的过程,否则本题要扣23分。学生在解题格式不规范方面也是我们平时需要跟学生强调的地方,一定要体现每一步是怎么来的,千万不能跳跃思维,把式子列出来,然后就写结果,这样一定会扣分。

  2.不要追求技巧和创新方法。就解几的第二问而言,专家组的老师给提供了四种不同的方法,但是在具体的阅卷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其他的方法,学生的其他的方法细看进去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但大都过程麻烦,步骤繁杂,思维混乱,这种情况下只要有N点坐标就给4分,没有就是0-2分。因为在短短的几天中,要批阅几十万份试卷,工作量是很大的,不可能每一道题都在那儿细细的研究。

  3. 卷面书写要干净整洁,简明扼要。卷面上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只要抓住各个知识点,把主要过程表达出来就行了。书写清楚的同学,一定不会吃亏。还有一点是不要轻易将所写答案划掉,阅卷过程中发现很多划掉的答案可以得分,而重做的往往没有得分点。

  4.狠抓基础保成绩,分步解决克难题。通过高考阅卷,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础能力的训练非常薄弱,不知道该写什么,该写多少,该怎么去写,如地22题,只需答存在,椭圆就有2分。这就告诫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好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第三版

  卷面很重要 范文应多背

  刘蓉(湖北省2012年高考英语卷阅卷教师 单位:沙市中学)

  一、网上阅卷的操作流程

  本次网上阅卷的完成句子题全部由研究生进行评议,短文写作则主要由抽调的各县市一线教师评议,其中也有少量的研究生参与。6月9日下午至10日上午为培训和试评时间,技术中心给每位老师发了部分扫描后的试卷,我们根据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我们一边打分,一边交流、请教。对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或评分细则中没有列出的情况,大家一起讨论商议,力求掌握每一个得分要点,“扣一分有据”,“给一分有理”,争取让每一位考生都处在公平的竞争平台上。6月10日下午开始正评。每个阅卷人员都有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凭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入,登入后每个阅卷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组长及专家组成员的监视中,每位老师的阅卷质量由小组长负责审查,如发现评阅失误,要立即退回或给予修改。同时,每位老师的阅卷进度、被抽查数、被抽查率、被退回数、被退回率、被修改数、被修改率、平均分、平均分曲线、每日平均分、每日平均划分曲线等数据在小组长的电脑上一目了然。根据这套评分系统,每份答卷至少由两名人员评分,而且彼此看不到对方的分数,两名人员不是固定组合,电脑随机派送。如两人所给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误差不超过3到4分),那就是有效分数,两个分数加起来取平均分,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如两人所给分数超出一定的范围,由第三个人阅卷,取在范围内的平均值,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如还不行,比如一人给6分,一人给10分,一人给14分,无法确定,则四评,也就是由专家组仲裁,最后给定分数。我们在阅卷中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加上有数量的要求,既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慢。所以,我阅卷的最大感受真的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二、评分原则

  ①本题总分为30分,按5个档次给分。(接受满分及零分作文)

  ②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评分档次的确定应在内容符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侧重于语言的表达。(今年主要是注重语言流畅和优美)

  ③词数少于100,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实际评卷中并没用因为文章字数超过或不够而减分,阅卷老师不会刻意抠字数,只要文章能紧扣主题就不会扣分)

  ④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切题,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准确性和多样性,上下文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主要强调语句优美,如果没有具体事例,也不予减分)

  ⑤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

  ⑥如书写太潦草,以致影响辨认,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要求学生书写整洁,但评卷教师无权对书写糟糕的卷面减分)

  三、考生作文存在的几个问题

  1、审题不严。来看看今年的作文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并结合事例,用英语写一篇120词左右的短文。You cannot choose what you are given, but you can choose how you make use of it.有不少同学没有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突出主题思想,洋洋洒洒却渐行渐远,言之无物,不知所云。虽然没有具体事例不予减分,但是高分作文绝大部分还是夹叙夹议的三段式文章。

  2、语言表达不妥。大多数同学的作文都表现为英语句子的堆砌,很少注重语言的流畅、自然和地道。有些考生只能死套句型或者照着模板镶嵌句子,显得生硬,失去了英语文章应有的美。英文写作除了词语上的照应、重复、替代、连接和省略等语言基本技能之外,还需有时间的顺序、地点的变换、事情发展的延续和语言的褒扬、贬抑等短文写作技巧和修辞作为文章的起承转合的铺垫及背景的衬托,使整篇短文都围绕一个中心来铺陈,使之前后遥相呼应,首尾环环相扣。

  3、不恰当使用套句。很多考生在答题时,不顾及答题要求,单纯罗列自己熟记的例句,句子虽精彩,但与主旨毫无关联,就显得画蛇添足,所以考生在平时积累优美语句时,务必充分掌握其用法及场合,做到恰如其分才能提高文章档次。

  4、卷面不理想。书写和书面虽然不是作文得分的决定性因素,可第一印象总是会有点影响得分。英语的书面技巧一般侧重于其书写工整、正确和字母的线条美,字母间距要合理,字母大小比例要适中与字母之间的组合要自然。考生平时在书写若能注意到书面的美观重要性,那么在高考时就能做到正确、规范地书写短文,这种工整规范的书写会给人带来视觉美的享受,自然就会给评卷教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四、阅卷启示

  阅完卷,感觉拿30分难而拿20分易。

  1、英语作文卷面十分重要。在这种批量阅卷的方式下,成品作文卷面整洁、文字美观、段落布局合理至关重要,这就跟接触人时的第一印象一样。因为评卷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必须快速评卷,面对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尽可能博得老师好感。

  2、我们要让学生练习各种题型的基本写作结构,让学生对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都不会因疏于练习而手忙脚乱。平时要多训练考生开放的思维,首先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其次才能更好的表达语言。文章的首尾要把握好,最好开门见山,用词准确、叙述简洁,让人一看就明白。高考改卷由于时间太紧,有时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写得别出心裁也是作文拿高分的策略之一。

  3、写作练习中,各种题型的范文要多背;各种句型要常练,常用的单词要熟记。大量的输入才会有流畅的输出,模仿是机械的,而模仿到一定程度就会感受到语言的内在美,好作文当然会水到渠成。

  4、写作特别强调行文的连贯性,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比如:to begin with, moreover, apart from, last but not the least等等,用上这些连接词,能给文章增色、润滑。一篇文章要想上下文连贯、通顺,条理清楚,恰当地使用过渡语是非常必要的。

  书面表达在评阅时遵循语言第一位(语言高级),内容第二位(要点齐全),结构第三位(文章分段)的原则,也就是说阅卷老师最注重的是语言,换句话说是亮点,根据语言使用情况,亮点的多少而定出档次,所以考生在书面表达中语言的亮点是得高分的关键。亮点一共有四种:一、高级词汇和语法;二、修辞手法;三、有效的连词;四、名人名言或谚语。总之,考生可以抓住阅卷老师的心理,设计出让阅卷老师看了眼前一亮的句子,按照他们所期待的模式去写,写出有分词,倒装,强调,修辞的句子,使整篇文章句型丰富,不单一,有效地使用连接成分使文章连贯,必定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加强数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运用的训练

  万宏卫(湖北省2012年高考理综物理卷阅卷教师 单位:恩施高中)

  阅卷整体感受

  1、阅卷过程公正,公平。高考采用网上阅卷,在整个阅卷的过程中,公平度相比以前应该是高得多。发给每个阅卷老师的题目都是扫描过的,绝不会看到考生姓名之类的资料,改哪一道题电脑屏幕上就只显示哪一道题;每一份卷子最少要经过两个人改,如果评分差距在容许范围之内就过,如果差别太大就要经过三评的评判,甚至是四评;当然总分计算也由计算机完成。

  2、评分标准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评分标准的制定主要考虑学生的答题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紧扣物理原理,答题是否规范等几方面,并不是仅仅看答案是否正确,这是部分同学估分与实际分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学生在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考生在实验题的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不少,主要有实验设计思路不清晰,表述不准确等。

  2、对数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不够熟练。

  3、因为答题不规范而失分。考生答题的不规范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关键的推理过程不重视。二是因为写连等式,一错全错。三是因为表示物理量的字母符号书写混乱而失分。还有不能准确写出中子的符号,书写差认不清等而失分。

  对今后物理学习的启示

  1、注重基础。从今年的高考题目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紧扣教材是复习备考的主旋律。

  2、加强数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运用的训练。今年高考物理试题特别重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比如图像,几何关系,不等式等。

  3、强化实验原理的迁移。今年的高考实验题具有创新性,是用力学方法测量电学物理量,但测量原理仍然是力学、电学中的基本方法。

  研究《考试说明》 注重答题规范

  林英 (湖北省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卷阅卷教师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中)

  今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科的命题指导思想、试卷结构、试卷难度等方面与2011年总体保持一致,没有大的变化。化学考试范围仍然延续2011年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其中,必考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五个方面;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但与往年不同,在化学实验基础部分,今年首次明确强调掌握22个实验内容,其中化学1模块9个、化学2模块7个以及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6个。此外,在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部分,用去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替换了以前的旧题型。体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求新,稳中求变。 我的建议如下:

  回归课本,全面落实知识点。课本不仅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产生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无源之本。建议按照《考试说明》要求逐条对照落实好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研读的方法可以按《考试说明》要求把课本内容进行分块研读,便于重点突出。

  加强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中所列的22个具体的实验内容,要逐一排查和回顾,不要遗漏。化学实验虽然年年考,但它一直是学生“最熟悉的陌生人”,每年答题情况都不太理想。分析这几年的实验题,大多来自于课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建议学生要回归课本,弄清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步骤、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举一反三。

  要有一定量的练习。从练习卷中总结思路、方法,而不能“光练车,不看路”,尤其要注意总结在解题时的逻辑推理过程。

  从今年《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上看,依然注重流程实验。工艺流程题基本上都是以工业生产流程为背景,检测学生通过对工艺流程示意图的观察,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的能力,考查考生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考题能力要求高,要读取的信息量大。从近年我省高考试题和省市质检来看,工艺流程题都出现在理综的第24题。解决此类问题,首先仔细审题,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反应物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反应?会造成什么后果?对产品的制备有什么作用?要坚信一切反应与操作都是为产品的制备服务的。在推导过程中,若遇到麻烦,卡在那,可以从题目所问的问题中去获取信息。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作答时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回答问题要直接,不要转弯抹角,不要多写无用的话,作答要有明确的要点。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也不是一分不得,若要点答对了就能得分,化学用语不规范是会扣分的。

  考生应该重点关注的主干知识有以下几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的关系 3.阿伏伽德罗常数与推论 4.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5.离子的鉴别与离子共存 6.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7.pH的计算 8.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9. 沉淀溶解平衡 10.电化学知识 11.盐类的水解 12. 常见元素(钠、铁、铝、铜、碳、氮、硫、氯、硅等)及其化合物性质、 13. 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糖类、蛋白质等)的简单性质 14.化学实验 15.化学用语 16.化学计算等知识

  近年高考化学阅卷分析结果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规范答题,减少失分,势在必行!每年的阅卷评分标准上都有这样一句话:“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在做计算题时没有考虑有效数字的,按规定扣分;没注意量纲单位的,按规定处理……”。因此,我们在做题时要严格规范,认真书写,同时还要注意化学用语的有效使用,切忌辞不达意、言不由衷、语无伦次,更忌答非所问。所答内容的内涵要严格与设问的外延相吻合。在答题时应注意的几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没配平、条件错、有机反应少写物质(水等)会造成该空不得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连接,无机反应用等号、有机反应用箭头,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要标清,点燃、加热、高温有区别,催化剂不能简写为“催”,这些问题出现会被扣分。

  2、专业用语不能错。化学上常用的专业词汇是绝对不能写错别字的,一字之差会使整个空不得分。

  例如“砝码”不能写成“法码”;“熔化”不能写成“溶化”;“过滤”不能写成“过虚”;“萃取”不能写成“卒取”;“分液”不能写出“封页”;“坩埚”不能写成“坩锅”;“酯化”不能写出“脂化”;“油脂”不能写出“油酯”等等。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作答时要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做到言简意赅,作答要有明确的要点。

  第四版

  高考试卷 出题平稳

  程伟(湖北省2012年高考湖北理综生物卷阅卷教师 单位:恩施高中)

  学生答题主要凸现的一些情况

  在阅卷过程及后期的交流中,发现考生今年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错别字较多。在阅卷时发现考生出现错别字的情况特别严重,如“葡萄糖”写成“匍匋糖”,“神经中枢”写成“神径中枢”,“效应器”写成“郊应器”等。

  2、语言的组织能力需要加强。本卷29题第(4)小题,31题第(1)小题,40题第(6)小题均出现要求考生组织语言解释原因,如29题第(4)小题第2空正解为“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部分考生答题不完整,只答成“幼苗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未能解释干重变化的直接原因,从而失分。

  3、审题能力欠缺。本卷29题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仔细审题,包括题意中的语句描述和曲线解读。如题意中玉米种子萌发所处的黑暗条件,曲线横坐标时间/h和题设中的时间d的表示,这些都是值得考生注意的地方。

  给我省生物教学的一些建议

  1、处理好初高中生物知识点的衔接。

  今年高考第30题(1)题第2,3空答案正解分别是“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而部分考生答成“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并且在阅卷过程中发现这个问题成地区性出现。据了解,我州初中生物教材采用的北师大版,其内容上明确出现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组成,这可能会给考生一些说法上的误导,所以要求教师和学生以更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每个知识点,充分考虑对初中知识的明确和完善。

  2、注重“双基”的全面训练。

  围绕教材充分理解和把握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和原理。认真对待每个知识点,做到冷点不冷,切忌忽视简单的知识概念和规律。

  3、加强学生的规范书写和语言组织。

  夯实基础 抓住关键

  李艳(湖北省2012年高考湖北文综政治卷阅卷教师 单位:沙市中学)

  试题分析

  试题难易适中,区分度较大。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高的考查功能和选拔性。

  1、设问简洁,指向明确。要求学生通过短时间的审题分析,明确要回答试题的基本思路:比如哲学的考察,从世界观到方法论,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和说明。

  2、知识点具体,考查意向明确。以39题第二问为例,以辩证否定观为具体知识考点,考查学生对这一新课改新增加考点的记忆、理解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无须学生从众多的哲学观点中进行筛选,避免哲学观点的堆砌和漫无目的的思考,尤其是避免了可以从不同哲学角度进行回答引起争议的空间。

  3、观点与材料的结合比较明确。材料表述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关键词明确,学生容易分析,对材料的理解与转化难度不大。

  评分细则的特点

  1、参考答案逻辑性强,表述语言规范。39题第二问,从辩证否定观的实质的阐述,到方法论基本要求,再到运用这一观点教学有效分析,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表述语言符合教材基本观点,符合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

  2、评分细则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在坚持参考答案的基础上,平分细则考虑了与教材表述结合,与参考答案的内容相符,给予学生一定的分,充分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3、评分细则的制定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考生,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功能。能够回答出关键词的给予最基本的分,能够回答出关键句子的给予适当的分,能够进行有效分析的给予高分,区别不同层次的考生,选拔的功能性和指向性明确。这表明,中学教学和平时备考中,考生不能只是重视死记硬背,还要求重视能力的培养,注意学会原理的理解和结合材料的运用。

  4、赋分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如39题第二问,第一个给分点包括原理3分,方法论3分,第二个给分点是运用原理说明材料,赋分4分。利于学生得分,利于区别不同类型的考生。

  考生答题情况(39题第二问)

  1、考生得分情况。不完全统计,该题的满分是10分,学生得分的比例是

分数
占考生百分比(约18万2千考生)

0分
31%

1-2分
17%

3-4分
18%

4-5
22%

6-10
12%


  所有考生(含艺术考生和缺考考生)均分为2.9。

  2、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①空白卷和抄材料。得零分的考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主要是艺术考生。艺术考生在7月-3月的艺术备考中,只是投入过多的时间进行专业的训练,没有经过文化课系统的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空白卷太多。即便是抄材料,也是考生的无奈。无知识点就不能够得分。

  ②原理堆砌,无一哲学观点与参考答案相符。此类考生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平时的训练中哲学范畴不明,宏观知识点和微观知识点掌握不牢。

  一类是完全不使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答题,误答为矛盾的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等。另一类是只使用辩证否定观这一名词,对其内涵、实质完全不知道。

  ③只回答世界观或者方法论。此类考生忽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一基本常识。

  ④原理的回答不完整,写不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子,表述不完整。

  ⑤材料与原理的有效结合与分析不到位,联系材料分析不够深入。大部分考生为浅层次的联系。要么能够分析出继承中的保留合理因素,不能够分析出创新思路,能够将两者都回答出的考生相当少。

  对中学政治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

  哲学考题无论是要求回答世界观还是方法论,均需要学生一定程度的记忆,基础知识是根本。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能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本题的考生得分情况可以分析出:既要搞好宏观知识、中观知识点的范围的掌握,更要搞好微观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尤其是针对艺术考生和基础不牢的考生,一定程度的记忆是考生能否得分、能否的得一定分的基础。

  2、提高考生审题能力,尤其是解题角度,避免考生不必要的丢分。关注考生的解题思路的训练。审好知识范围,分数,题型,尽力避免大篇幅的表述。审材料时,要提炼出关键词。

  3、加强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4、不仅要求学生答题注意关键词的陈述,还要更加关注关键句的表述、阐述和运用。

  5、强调书写的规范,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间隔清晰。字体不能太小。答案要有层次,分段书写。

  阅卷尺度相对松 得分要点更细化

  彭博(湖北省2012年高考湖北文综历史卷阅卷教师 单位:恩施高中)

  我参与的是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选做题,从45题至48题,每题均为15分。今年是湖北省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因此今年的高考阅卷评分细则的制定对以后可能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就学生选题情况而言,选择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第48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居多,两题均有近7万人选择。选择第47题(20世纪战争与和平)有两万余人,另外有7千余人选择第46题(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就四道题的得分情况而言,第45题平均分最高,达到7分;其次是第47题有5.5分;第48题和46题得分均不到4分。

  就具体阅卷而言,与我们平常训练有两大区别:

  一是阅卷尺度相对较松,本着找分的原则,可给可不给的分坚决给分。没有严格根据标准答案进行踩点给分,例如第47题标答中有一个要点为“预见到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重演或报复性战争(3分)”在阅卷过程中只要能回答到“复仇”就可得2分,回答到维护世界和平也给1分。

  二是得分点更细,以48题为例,本题满分15分,其中3分要点1个,2分要点3个,1分要点6个共计10个得分点。要点细化是近几年来高考评分细则制定的一个趋势。根据阅卷情况,对于我们平时的训练有以下几点想法供同行参考:

  1、平常的阅卷尺度可以在我们现在的基础上放松一些,树立学生信心,否则文科综合的训练让学生毫无成就感,产生厌倦情绪,也达不到训练效果。

  2、评分标准应该细化,也可能是我们平常阅卷的主要问题,给分都比较粗略,学生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

  3、书写仍然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卷面干净整洁仍然是取悦阅卷老师的重要法宝。

  4、选做题要学会选择,从今年高考得分情况来看,选择第45题比第48题要容易得分,特别是对于中等学生,有一条基本的准则:选择现代文、中国的史料作为材料的题,古文和外文翻译对于学生而言理解上都有一定难度。

  关注国情,定位考点

  涂玲(湖北省2012年高考文综地理卷阅卷教师 单位:恩施高中)

  在阅卷过程中和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我觉得有以下建议:

  关注国情,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工业专题在旧课标中是以大题中的某一小问体现的,但在今年的新课标考试中工业成为了地理试卷的第一道大题,基本上将工业的重要知识点全部考查到位,这也体现了新考高贴近现代生活的特点。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引导学生学习并加深对工业选址布局、发展规律的理解是了解国情的现实需求。这也说明,对于一线教师,不能仅仅将教学局限在课本知识点的阐述上,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定位考点,着眼材料,提取信息

  高考地理试题具有一定的理科试题特点,材料中每一句话都蕴含所需信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地理信息敏感性,能够在有限的时间提取有效信息。如第2小题,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学生一般都能判断出这是在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并迅速在脑海中定位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原材料、劳动力、科学技术、政策等等。在做任何的区位优势分析时必须考虑全面。

  新课改地理学科的几大考点趋势

  阅卷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口语化明显,这就使得得分点不突出。另外,段落式答题,字迹潦草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另外,在与其他改卷老师交流中,发现新课改地理学科的几大考点趋势:1、中国地理部分细致化,要求学生加强对基本国情的了解。2、考点综合化,每道题不再是单纯考某一个知识点,而是将各种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一组题目中,需要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快速转换思维。3、整体难度下降,不再考查旧课标中的地球运动考点。

  第五版

  三年磨一剑 明朝试锋芒

  【编者按】进人高中后,同学们的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同学们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周考失分、月考失利、期中考试失败可能是很多高一新生的窘态。倘若把我们的学习喻作航船,勤奋则是轮船的马达,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是轮船的方向盘与航线。为了让我校新高一同学驾上希冀之船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学校教导处组织高一年级各教研组分析了高中学习与初中学习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学好高中课程的不同方法,对我校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

  得知得智 化人化文

  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高伦强 语文教研组长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需要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高中语文提高的基本方法。

  一、语文学习首先要用好两个本子

  语文学习中,动笔很重要。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有道理的,不断动笔能强化记忆、整理思维、提高认识。

  (1)随笔本

  随笔本是同学们用于创作的园地。在随笔本里,没有文题的限制,有的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熔铸古今、笔下生花。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从妙辞佳句到精美文章、从历史掌敌到民间俚语、从术语名词到文学流派、从文学描摹到专题研究,可作随时的大量的摘录抄写。随笔本常备手边,努力坚持,积累多样的表达,使之成为一本美文汇集。同学们通过积累、感触和思索,基本能养成良好的笔力。

  (2)知识积累本

  很多同学图省事,总是将习得的语文知识点记在课本的扉页上或者是随便一张纸上。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记下的笔记多半会遗失,所学知识也将随学随丢。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语文高考“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的语音、字形、词义等十几个知识点,应该从现在就开始一点一滴地去积累,而不是等到高三才系统总结。

  二、准备好必要的语文工具书。

  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闲暇之时,信手翻来,你会发现有许多词汇不是你想像中的语音和意义,比如“虚与委蛇”的“蛇”误读作“shé”(应读“yí”),比如“三人成虎”往往望文生义地理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正确理解为城中本无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即能蛊惑人心)。

  三、要养成大声诵读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这都说明了反复诵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有利于理解、记忆,读多了,读久了,你就可以“出口成章”。 我们分析高考的考试说明和作文评分标准,以及历年优秀例文,从中发现,许多精巧的文章都有意识地化用文言诗文的名句。从我们的终身发展来说,经典篇章,能让我们承继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熏陶我们的气质风度,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四、勤读课外书籍。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凡有关语文的书籍都可读。诗词歌赋、中外名著自不必说,语文类报刊也是必读之书,如《语文报》《作文通讯》《小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读写天地》等。对于其它各类书报可有选择地读,如《青年文摘》《散文》《读者》《中国青年报》等也很适合中学生阅读。读多了我们看到好的文章的某段经典评论,产生的某种共鸣;某种精彩句式,就想方设法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这就是语言的敏感。看电视也可以视为一种补充,我不赞成沉缅于电视,通过看电视电影来代替文字阅读,但是电视中的好节目,如“百家讲坛”“今日关注”“探索发现”“科技之光”“社会记录”“面对面”“大家”“质量报告”等,可以适当地看看。

  五、强化分析,善于归纳,为高考奠基。

  分析归纳能力其实就是语言表达能力,你阅读的作品再多,知识再广,如果不能转化为语言表达能力,那也徒劳无益。要想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首先要凭借扎实的阅读基本功,理解作品语言文字、结构层次、构思立意、中心主旨;其次,在分析归纳的时候,最好用原文的话去概括,并找准关键词;再次,在语言表达上要简洁明了,力求准确。除此以外,多做多练阅读分析题型,而后与标准答案对照,找到不足之处,总结经验,积累方法,这类难题慢慢会迎刃而解。

  六、学以致用,勤于练笔,实现作文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我们三年如一日学习高中语文,其最终目标是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实现自己的大学梦。高考作文几乎占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语文成绩的高低,所以,平日的作文训练不可等闲视之。当下的作文话题(或者材料)都紧扣时代主题,反映时代面貌,凸显时代精神,所以,同学们作文中的材料也得常用常新,不要动辄举为人民服务的例子还是“雷锋叔叔”,举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例子还是发明电灯泡的“爱迪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要关心时事,关心社会,关注你身边的人和事,捕捉你心灵的感受,这些才是你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勤于练笔,不失为作文的成功之道。什么时候同学们有了倾诉的欲望,有了下笔的冲动,那时你离“会写作文”就不远了。

  七、要有规范书写的习惯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要写好字并不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每天抽出5分钟的时间临帖(最好是钢笔字帖),临习三年,坚持不懈,那么最终就一定能出手不凡,把字写清楚,写端正。

  语文学习的要义在于勤和恒。只要你拥有恭勤不怠的坚强意志和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起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你在语文学习上定能取得满意成绩。

  由薄到厚 由厚到薄

  高一数学学法指导

  ◇ 熊 炜 数学教研组长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乏味、抽象、晦涩,有些章节如听天书。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加以分析、总结。希望同学们认真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搞好自己的数学学习。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及衔接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生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例如:高一《代数》第一章就有基本概念52个,数学符号28个;《立体几何》第一章有基本概念37个,基本公理、定理和推论21个;两者合在一起仅基本概念就达89个之多,并集中在高一第一学期学习,形成了概念密集的学习阶段。加之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只有七十多课时,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使得数学课时吃紧,因而教学进度一般较快,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思想松懈。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有的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特错的。有多少同学就是因为高一、二不努力学习,临近高考了,发现自己缺漏了很多知识再弥补后悔晚矣。

  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三、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知识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使所学到的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由于同学们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同学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同学们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地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为什么高中要学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3 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

  第六版

  四勤四多 强化积累

  高一英语学法指导

  ◇ 刘 蓉 英语教研组长

  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同学们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初中阶段主要重视英语知识和语法的学习,而高中阶段则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对语言、文章的理解中,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死抠句子、死记语法,而要在交际用语、习惯搭配及语言的多变方面多下功夫。同时还要讲究学习策略,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标,从一开始就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自己充满信心,学好英语。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即“四勤”和“四多”。

  “四勤”:1.勤背诵。高中教材中英语词汇的记忆应达到熟练,词汇是构成英语的最基本的要素。如果不记忆词汇犹如一栋大楼而没有砖块一样。积极记忆高中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及词组,理解其用法,并适当运用一些正、反义词对比,相似词对比等方法加强记忆。这一步虽然枯燥乏味,但少了它,学习英语就像折了翅膀的鹰,空有雄心却寸步难行。高中英语教材有一些很经典的课文,最好把课文背下来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笨,但的确很有效。2.勤朗读。这是学好英语的法宝之一。朗读的内容一般说来只限于课本,并不以背诵为目的,而着重讲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正确发音、连续语气等等。通过朗读可以熟悉单词及其用法,体会英语的语气、语境、增强语感。每天只需半小时左右,但须持之以恒。3.勤练习。虽然“题海”战术不足取,但适当做一些练习,尤其是针对自己不足之处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完形填空这种难度较大、考查综合能力的题型,平时就应多做一些。每次做完后,认认真真地重新对照答案细细抠一遍,体会这些正确选项究竟合理在什么地方,出题者的意图又是在考查哪些知识点等等。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体会中,英语水平及应试能力才会不断提高。4.勤总结。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英语的知识点相当零碎,一定要在平时的收集、整理、总结上下功夫。平时听老师提到或是参考书上看到的一些零碎的小知识都要及时记录下来,以备以后复习时用。善于总结一些经典的句型,归纳在一起,争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另外有语法书可以看看。在学习教材时应注意语法方面的内容,这样日积月累,语法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学习得比较好。

  “四多”:1.多看。近年来英语试题的难度逐渐增大,试题的触角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从高一开始就应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广泛阅读,以求开阔视野,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2.多听。多听并不是仅仅为了应试,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听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增强语感。培养敏锐的语感有助于增强辨析力和判断力,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3.多说。多说可以增强口语能力,加深记忆,使学过的知识清晰地映在脑海里,不容易被忘记。4.多练。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可以增强实践经验,不至于临阵发慌,手足无措。而且,熟能生巧,做题也能做出规律,做出语感来。

  当然,学习一门语言本身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所谓“四勤”、“四多”也只不过是一种加强的手段。要学好英语,更重要的是从语言本身出发,深入钻研其中的奥秘,从字、词、句、章各方面逐个加强练习。

  二、学习大师的“英语学习方法总论”

  把下面双语文章读完,你一定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1. We'd better develop our interest in English at the beginning of our study. To develop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 is not very hard. We may have the feeling of satisfaction and achievement from our English study when we are able to say something simple in English, talk with others or foreigners in English and act as others' interpreters.

  在英语学习之初,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并不难。当我们可以说点儿简单的英语,用英语与别人或与老外交谈,或作别人的翻译时,我们就可以从英语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兴趣就培养起来了。请注意,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很重要!

  2. Plans are always very essential, so we must make some elaborate and workable plans before study. And we should certainly carry out these plans to the letter.

  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太重要了,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前制定精细的和可操作的计划。并且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些计划。请注意:千万不要干没有计划的傻事,那等于在浪费生命。

  3. Notes should be made whenever we study any book. We may follow this advice: Don't read book without making notes. As we know that notes are the summarization, the core content, our understanding and the abbreviations of the books. Our notes are much thinner than the books so that we can learn them by heart easier and can often review and read them. We may also record our notes on tapes so as to often listen to them easier, to deepen our impression and to lighten our burden of memory. Sometimes it is needful to draw some tables and illustrations that are very impressive, visual and concise.

  无论学习什么,我们都要作笔记。我们可以参照下面的忠告:不作笔记就不要读书。如您所知,笔记是我们对所学课本的总结,中心内容,我们的理解和课本的缩略。笔记要比课本薄的多,我们可以较容易的记忆和经常复习他们。更胜一畴的做法是把笔记录成音,这样我们可以经常听一听来加深印象和减轻记忆负担。

  4.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English TV programs, listening to English songs and learn English on some special occasions are also excellent and vivid English learning ways as we may combine English with some certain scenes to deepen our memory.

  看英文电影,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听英文歌曲和在某些特定场景学习英语也是很棒和很生动的英语学习方式,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把所学英语与某些特定的场景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

  5. Never just memorize single English words. Learn by heart the whole sentences and the phrases that contain the new words so we may know how to use the words.

  请不要孤立地背英语单词。请背记包含生词的句子或词组,这样我们才真正能运用这些词汇,而且印象更深。

  6. If time permits, we may read Mini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carefully from cover to cover, which may help us widen our sight and master knowledge in all aspects.

  如果时间允许,通读小小汉英字典对于英语学习也帮助很大。它能帮助我们扩大视野并全方位地掌握所学知识。

  7. Excellent personality is one of the decisive factors in English study. Persistence, patience, self-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are badly needed.

  优秀的性格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坚持,忍耐,自信和坚定都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兴趣培养得好, 可适当削弱这方面的要求。

  8. We may make some simple notes while listening, for examples, the names of people and places, time, age, distance, occupation, figures and so on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Catching the drift of the content instead of understanding every word and never waste too much time on single words.

  在作听力练习时,我们可以作些简单的笔记,例如人名,地名,时间,年龄,职业,数字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材料。当然还要以听为主。作听力练习要重材料大意, 而不要力求听懂每个词,不要在单个词上浪费太多时间。

  9. Reading speed: Three ways to improve our reading speed: 1) Reading the article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without intervals so to catch the rough idea of the articles on the whole. Never waste too much time on some new words and single sentences. 2)We may keep time when reading articles.3) When reading articles, we can point at the words with our finger or pen point and our eyes move with the finger quickly so that we are able to read very fast.

  阅读速度:三种方法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1.先从头至尾不间断地通读课文以抓住课文大意。不要在单个词或单句上浪费太多时间。2. 阅读时计时。3.阅读时用手指或笔尖指向文章字句并快速移动来迫使我们的眼睛快速随手指或笔尖移动来强化我们的阅读速度。

  10.We have to accumulate abundant materials before we write something, say, learning by heart crowds of articles. Try to express one meaning in various ways. Prepare some new words, expressions and good sentences to be used before writing something.

  写作需要有很多素材,积累素材很重要。要多背课文。努力用多种方式表达一种意思。 在写作前准备一些要用的好词汇,好句子。

  总揽全局 步步为赢

  高一政治学法指导

  ◇李 艳 政治教研组长

  进入高中,只要端正自己的认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可以把政治课变成自己的乐趣,轻松的学好政治。下面就谈谈学习高中政治课的一般方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学会从宏观上总揽全局,有高瞻远瞩的视角,从整体上把握政治课教材的知识体系,然后步步为营,一环一环的掌握知识体系,最后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细小的知识内容。

  在具体学习时,做到三步骤,即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预习是无师自通的桥梁,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它能够增加上课的目的性,提高时效性;还能培养自学能力,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搞好预习首先要勤动笔墨,比如在书上做出眉批,在笔记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其次,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来提示自己,便于向老师提问或者避免遗漏知识犯同样错误;再次,要勤思善想,及时发现和提出问题。最后要持之以恒,学习不是一蹙而就的,还需要坚持一定时期才能见到效果。

  上好课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是提高成绩和培养能力的瓶颈。上课的关键是“专心”。“心”专在哪里?一般来说专在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积极参与(积极动脑与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将你预习时确定的听课重点与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主动思考,学会一些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具体化等)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以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进行复习,应着重抓好以下个环节:①“忆”:即回忆学习了哪些知识,如重点是什么、教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知识的、教学内容的知识网络图等等,要达到在大脑中要象放电影一样能把它再现出来。②读:读书、读笔记并同回忆进行对照,这样就不仅加深了记忆而且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③思:把新知识进行归纳形成一个小系统,让知识各就各位。然后纳入到所学知识的大系统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或知识坐标。复习的这几个环节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学习中要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时代性是政治课的生命力,时事材料是理解教材理论的重要纽带,平时应多关注时事,及时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上了解时事信息,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当然,要想学好高中政治课,除了掌握上述学习方法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还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英国哲学家艾蒙斯说:“习惯要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 可见习惯有好有坏之分,好习惯会使人获得成功和幸福,坏习惯会导致人生的失败与不幸。因此,培养成良好的学习政治课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在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在学海中扬帆起航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七版

  广采博览 精思悟道

  高一历史学法指导

  ◇ 乐进炉 历史教研组长

  历史科堪称“文科之王”,涵盖无尽的内容,蕴藏无尽的智慧,容纳无尽的想象。历史学习将助你知识渊博,思维慎密,想象丰富。“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悉未来之趋”是历史学习的最高宗旨。毫无疑问历史是一门最庞大、最智慧的学科,当然也是最难学的学科!“教师苦于教、学生苦于学”是当然现象。但万事万物物皆有道,历史学习亦如此。下面略谈一二。

  历史学习其道有三,一曰“读”。阅读是根本!读什么?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几乎所有阅读都有助于历史学习。高中阶段学务繁重,当以课本阅读为主,课外阅读需合理安排。课本阅读如何读?粗读与精读。先了解你的阅读对象(课本)的内容结构,有“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和大事年表等等”,几乎什么都要读。但不同的内容要区分读法,“目录、引言、课文”一般都要精读,与重点知识相关的要精读,概念、史论要精读。所谓“精读”就是细嚼慢咽,不止读到,还要读懂、读透,读出字句间关联、读出文字下内涵、读出知识结构。

  二曰“悟”。也就是理解,理解是灵魂!何谓“悟”?或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或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读”从口,“悟”由心。只“读”不“悟”,最多是“读到”,又怎能“读懂、读透”。“悟”的过程就是那读懂、读透的过程。何以“悟”?勤用脑,人悟性有别,但好脑子一定是勤思勤想出来的。遇“事”(事件、人物、历史现象)多虑,瞻前顾后(原因、影响),左联右接(联系)。久而久之,功夫不怕有心人,“悟”性自成。

  三曰“解”。“解”需手,也就是解题,解题是关键!我读了,我悟了,但面对问题却解不了,又有何用。我们读课本、悟课本,我们已经面临过和解决过很多问题,现在只不过是面临一个新问题。如何解?先知问题,就像“庖丁解牛”先得了解牛一样,分题型、审题意、找题眼、辨机关。先把“牛”搞得很清白,“下手”就容易了。再多训练,上手容易熟练难,要想“游刃有余”,就得多“解”多练,何止是书上的问题、卷上的问题,生活中也会有好多的问题,多解解、多练练,不仅是你会“解”了,你还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的!”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高一地理学法指导

  ◇高 俊 地理教研组长

  进入高中,我们选择了文科,面临着要学习地理这门学科,而且听说地理号称是文科中“物理”。想想初中地理的学习,一片空白,怎样学习地理?我的地理基础差,我能学好地理吗?这些成为了高中文科同学学习地理的心结。其实,我们想一想,有哪一门知识是一开始就明白,就会的,然后才开始学习的?所以地理学科的学习从现在开始,成功之路就在脚下。

  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学习呢?我根据往届文科学生学习地理过程和体验,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同学们一些建议。

  一、初中地理事实缺陷怎么补救?

  初中地理没有学或没有好好学,成为我们今天学习地理的一大心结。一是它让我们学好地理的信心不足,勇气不大,这样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行为和结果;二是它成为我们学不好地理的理由或借口,这样让我们的地理学习过程评价归因出错或是心安理得。我们惟有解开这一心结才可能愉快的学习地理。现阶段,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是,每当碰到地名或地理事物(山、河、湖、海等),翻地图把它找到;或是每天坚持5分钟,翻翻中国地形图或中国政区图或世界地形图或世界政区图。曾经有位同学告诉我,他们班有个同学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特棒,原因是这位同学家的桌布是一幅世界地图,他每天吃饭的时候,是放眼世界看碗、筷的位置。不小心一粒米饭掉在桌布上,他一看,会幽默地说,不好饭粒掉到地中海了。我讲这个故事,不是要同学们都去准备一张世界地图的桌布,而是想告诉同学们这样一个事实,只要我们用心做事,办法多得让我们无法想象!

  二、高中理论地理的学习

  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自然地理主要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圈、生物等)及其整体的发展、变化规律的。人文地理主要是研究人类在利用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各种活动的规律性,以及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规律。初中地理的学习多为地理事实的了解,高中地理则属于地理理论的学习。

  1、地理概念组群关系的建立,概念专有名词的记忆

  地理理论的学习,要重视地理概念的学习。地理概念的学习除了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外,我们的重点应放在地理概念组群关系的建立上。

  何谓地理概念的组群关系?我举同学们已经熟悉的例子予以说明:

天体

恒星

星云

行星

卫星

彗星

星际物质

天体

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天体和天体系统属于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组群。对于同一概念组群,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其从属关系(或层次关系)。对于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组群我们要重点关注其联系和差别,如天体系统是多个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绕转而构成的,而天体是单一的一个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地理概念是回答地理问题的最小语言单元,所以概念组群关系的建立,并记住表达概念的专有名词,可以确保我们回答问题用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描述、阐释和预测能力的培养要把握一切机会

  任何一种理论,其结构形式主要三个层面,即描述、阐释和预言。

  在地理学科中,描述就是对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分布和过程所呈现的特征进行表述。要回答的是在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方(where)发生了什么什么事件或过程(what)?有何特点(how)?

  阐释就是对描述的事实进行原因的探讨,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why)。

  我们在描述和阐释时要注意的基本规范是准确和完整,也就是该有的不可缺,不该有的不能留。这些训练不能仅在作业和考试中训练,而应该在平常的课堂中,通过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举手发言这一重要环节来实现。

  预测对于同学们今天来说就是利用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新情景中的地理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升这种能力,要求我们平常做有心人,能结合学过的东西关注我们的生活。比如,当学过月相变化规律后,早晨上学和晚上放学时,我们关注过天空中的月亮,并与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接过吗?学过天气系统的知识后,当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呈现天气形势图时,我们是否很兴奋?

  我将高中地理学习的宏观目标和过程体系概括成表1,目的在于使同学们在学习的实践过程有蓝本,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实践过程真正有效。

  表1 地理学习的宏观目标和过程体系

学什么
地理事件   → 地理过程 →   地理模式

怎样学
(when where what )

回答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地理事件或过程。
(why   how)

①问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这个(或这些)地方发生了这种(或这些)地理事件或过程,寻找异同,构建地理模式(一般原理和规律);

②回答这种原理和规律作用下地理环境会有何特点,会如何变化,对人类会产生什么影响,人类如何采取对策。

能 力

目 标
感知能力、描述能力(语言和图表)、图表解读能力
认知能力(归纳、概括、综合、推理等)、阐释能力、评价和预测能力

表达能力


  3、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是关注的重点

  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是地理科学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学习的主体内容。

  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间分布规律多用“××变化曲线(或折线)图”来呈现信息,我们在描述规律时,关键是要确定时间尺度,是日变化,还是年变化,还是年际变化。

  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连续分布,一种是不连续分布。连续分布规律多用等值线图(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呈现信息;不连续分布多用“××分布图”呈现信息。我们在描述空间分布规律时首先要确定空间位置,其次注意表述的规范。

  地理空间位置的确定层次复杂,要看具体的问题情景,但概括起来最为基本的就是这样几种情形:半球位置(南半球或北北半球;东半球或西半球),纬度位置(具体的纬度或纬度范围;高纬度或中纬度或低纬度;温度带;降水带),海陆位置(沿海或内陆或××岛);高程(具体海拔;地形类型)。

  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规律的表述规范,可以用以下的语言结构模式:

  连续分布的语言结构模式:××(地理位置)××(地理事物或现象)××(特征)。如地势分布规律,我们的用语是“××(地理位置)地势(或海拔)高(或低)”,有了这个结构模式,我们来描述地势特点时,首先在等高线图上找高和低的地方,然后在按一定要求确定地理位置(或地理方位,或海陆位置等),最后套用用语模式表述。

  不连续分布的语言结构模式:××(地理事物或现象)集中(或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如城市分布规律,我们的用语是“城市主要(或集中)分布在××(地理位置)”,有了这个结构模式,我们面对一幅某个地区的城市分布图时,会首先注意图中哪个地方城市的图例最多(或最密集),接着按城市的区位原则来确定位置(或纬度;或海陆;或地形;或交通线等),最后套用用语结构模式表述。

  其实同学们在学习的实践中可以归纳出更多、更好的一些表述的语言结构来引导我们的思维,规范我们的表达。

  三、明确作业和单元测试目标,不做无效的作业,单元考试永远满意

  大多数同学将作业和单元测试的目标确定为一致,这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学习绩效,也影响了补救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时间长了,自信心严重受挫,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作业误区:作业必须全对。完成作业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做作业时一不懂就问。写在作业本上了就算完成了任务。

  我们的作业目标是:弄懂、弄通所学的知识,查漏补缺。每个同学会存在差异,确保基础知识和基础题过关。

  我们的作业策略和过程是:先复习再做作业,若时间紧可以通过作业完成复习。

  我们的作业五步曲:独立作业→查书和笔记作业(题目做上标识)→看参考答案作业(题目做上标识)→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看作业(归纳总结解题策略和思路)。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要把握好时机,不要一不会就问,而是将存在的障碍先记录,待老师评讲后,自己还是没明白或老师的评讲没有涉及到自己的问题,这时问,针对性强,收益最大,时间也是最节省的。

  单元测试误区:一定不失分。每题都同等对待。每题都想做到万无一失。思考时谨小慎微,故步自封;作答时随心所欲。考完后只关心分数和名次,没有单元查漏补救措施。

  我们的单元测试目标是:获得最好的分数,不留或少留遗憾。获得考试的感觉。为单元学习状况留下第一手材料。

  我们的单元测试行为过程:思考时要“洋洋洒洒”,思路开阔,作答时要谨小慎微。三次扫描完成答题,先做最熟悉和最容易的题目→再做可以做出来的题目→最后试试难以对付的试题。想到了的就写,不要留空白。考后补救:依据分数和名次明确自己本单元知识和能力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及时补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漏洞,较高要求的漏洞在老师评讲中体会,做上标识,隔段时间要重新看看。

  最后,给同学们一个建议:大声地告诉自己:“学习地理,我照样是最棒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自豪的说:“学好地理,其实路就在脚下!”

  第八版

  反思总结 质疑解惑

  高一物理学法指导

  ◇张典松 物理教研组长

  高中物理是各学科中成绩分化最严重的。大多数同学感觉物理是最难学的科目。究其原因,其关键就在于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在此我就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给广大同学作一介绍,以有助于同学们的学习。

  1、预习。学习的第一个环节。

  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1)浏览教材,包括后面的习题。(2)在浏览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本节的知识点。(3)预习相关的知识(相关的数学、化学、地理等知识及相关的已有的物理知识、方法)。(4)学会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预习中的问题。(5)学会用通过预习得到的新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

  2、上课。上课是我们学习的中心环节。

  (1)主动听课。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属于强制型,那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是自觉型,还要加强主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

  (2)注意课堂要点。要听好课,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逐条分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善于去抓住这些。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一心一意,仔细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

  (3)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有的同学总是感到困惑,说“上课时注意了听课,就忘了记笔记;而记了笔记,就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对此,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老师的“课堂语录”,也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板书复印”。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记课堂重点、记课堂难点、记课堂疑点、记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记课堂“灵感”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

  3、作业。作业是巩固知识、熟悉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训练规范、养成习惯的过程。

  (1)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找出条件。(2)根据物理规律,形成解题思路。(3)解答过程:条理要清,书写要认真,重要的方程式、解题步骤、必要的文字叙述不能少。(4)结果要检查、验证、必要时要讨论,注意结果要符合实际。(5)反思、总结(知识点、解题方法等)。

  4、复习。复习是能力提高的必须环节,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途径。

  复习分为单节内容复习、章节内容复习、总复习等。

  (1)单节内容复习要明确本节内容是概念课、定理或定律课、习题课、实验课。

  若是物理概念课:要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去复习掌握(要多看笔记)。

  若是物理定理或定律课:a、复习其适用的对象、条件,b、复习其内容,c、复习其应用的方法、思路、步骤。

  若是习题课:主要复习规范解题步骤、分析问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

  若是实验课:复习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2)章节内容复习

  a、通读本章教材,b、建构本章的知识网络,突出重点知识,c、复习易错提题型,d、针对训练。

  (3)总复习

  a、制定复习计划,b、复习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思维方法、处理问题的方法,c、找到各个章节的联系点或切入点,d、训练综合题目,e、收集、归类题型、方法、易错题,f、归纳、总结。

  5、质疑与解惑

  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可能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6.小结、归纳、总结

  学习的最后一个是对所学知识的小结。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归纳、总结不等于知识的罗列,它应该是对某一部分知识、方法、规律进行高度概括,以形成后来的经验。

  观察生命 打好基础

  高一生物学法指导

  ◇黄德元 生物教研组长

  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深奥,但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我想简单谈谈学习生物的方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掌握基本知识:记忆+理解。

  与学习其他学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就好像学英语首先要记住单词,学汉语首先要知道一个个的字词怎样写,学生物当然要记忆一些基本知识点。同时,也要理解这些名词、生物术语之间的逻辑规律,理解目前我们感到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

  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记住了基本的概念、术语之后,同学们要注重学习生物学规律,理解生物体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联系。如:关于DNA,教材分析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章节都有安排,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真正较全面地掌握DNA的结构、分布、及功能。

  重视观察和实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不可能有发展。同样,不注重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生物学知识。

  学会归纳。

  教师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联系,不同的知识模块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学会把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使我们真正掌握,从而学好生物知识。

  总之,学习方法是自己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因人而异。生物学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用心学,一定会学习得很棒的。

  重视实验 科学归纳

  高一化学学法指导

  ◇张 俊 化学教研组长

  为使大家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针对同学们进入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特点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比较及对策

  1.1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比较

  1.1.1 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同学们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化学重定性分析也定量分析,重形象思维更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同学们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1.1.2 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在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大大增多,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

  1.1.3 内涵深,联系广 高中化学很多知识彼此支撑、相互渗透,如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体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平衡理论等,它们几乎贯穿了高中化学各章节的学习,在高考中也是综合性考查,这要求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有相当的对比、联想、归纳、总结及综合应用能力。

  1.1.4 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钠、铝、铁、氯、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对比、归纳、联想等,培养同学们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1.2 初中向高中过渡,关键是转变观念 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初中化学是感性的认识,而高中化学更侧重是理性的认识。初中化学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即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也有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高中化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以探究的理念对待每一个问题。

  2.高中化学学习需注意的问题

  2. 1 新旧对比,深入浅出 以旧引新,承前启后。新旧对比是解决新旧衔接的

  有效途径。如:学习物质的量时可联系已学的物理量来帮助理解,弄清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再如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可从复习质量分数入手,了解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但其应用有限,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取用溶液时多是量它的体积,较少称它的质量。在学习中,如果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就能从本质上透彻理解。

  2.3 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一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实验和实物的展示,培养观察能力,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在学习新概念时,要根据具体内容,采用不同方法,如:气体摩尔体积可利用直观图形,直观教具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再如: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可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来加深理解。

  2.4 抓住关键,精做精练 在高中的练习过程中,关键要理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透过表象抓本质,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物质的量浓度一节,一是弄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5 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学好高中化学,重要一环是要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样才能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学会,使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3.1 坚持课前预习 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3.2 讲究课内学习 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时,应注意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讲授新课时,应跟着老师的思路,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演示实验时,应认真观察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观察到那些现象?当老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应有意想想老师是按照何种思路来提炼教材要点的?(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因为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对于新课,主要记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写出完整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对于因忙于听课而没有记下的内容,课下一定要整理补上,以便于今后复习。千万不能只记不听不思考。

  3.3 落实课后复习 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2)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3)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4)多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查缺补漏是最有效的途径。练习时对时间的安排、对自己心情的调整都应尽可能贴近实战,才能在真正的实战中有良好的发挥。

  3.4有心有意识记 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3.5重视化学实验 培养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自己的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是考试的重点,所以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做实验时要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从而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3.6增加课外阅读 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同学们要能够从不同的途径来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就化学学科而言,我们要具有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对各种事件、新闻等信息,能够从化学的角度加以分析、领会、并且传播。

  3.7科学归纳总结 提升学习能力

  (1)知识归纳: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也使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体会教材。譬如: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及其化合物”以H2S→S→SO2→SO3→H2SO4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同学们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

  (2)建好“错题本”:一个好的错题本是对学习最好的积淀,是不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的最好保证。

  “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