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第30期]从试题亮点中找寻教学指南
作者/来源: 何成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博士、副研究员)\沈为慧(安徽省蚌埠市怀远三中高级教师)    发表: 2011-01-04 13:50:32    浏览: 8593 次
    【历史】

  提要

  今年的历史高考试题越来越多地将普通人纳入了历史叙事的视野,从这个群体身上寻找反映历史发展脉络的信息。

  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呈现史实,更要通过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对历史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课程目标的明确要求。
  
    高考试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学教师研究高考试题,应当侧重于发现试题中的积极特征,以指导教学和备考工作。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研究后发现,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主要有五个亮点。

  注重普通历史人物的考查

  时下,许多史书不再单纯进行宏观阐释,而是逐渐重视微观叙事。叙事中心不再局限于历史伟人,普通人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历史叙事的视野。受此影响,高考题的视角也逐渐下移,不断从普通人身上寻找反映历史发展脉络的信息。

  [例]全国文综卷I第15题: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题中材料出自范小方的《戴季陶传》。这位老农能主动询问“身着日式服装”者的国籍,可见他并非与世隔绝、排斥新事物的陈腐之入。尽管辛亥革命早已过去,但从老农“惊状”与“茫然惶然”的表情上看,他肯定没有从邻人口中听说过“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可见一斑。

  此外,海南历史卷第12题引用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第23题中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时印发的传单,都是一些普通人的心声。“老农”下意识的回答,“女工”沉淀于心底的观念,“台湾民众”朴实无华的要求,都反映了他们所代表的那个社会群体的共同认识。

  还有的试题直接以“社会群体”作为考查对象,比如,广东文综卷第38题在材料中指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接下来,题目选择了不同时期的四个社会群体:宋代市民、近代留学生、近现代工人、当代农民工,要求阐述其兴衰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以及背景、原因或影响。这样的出题视角很有新意。以宋代市民为例,在高考试题中,这个群体往往是以“受益者”身份出现的,比如宋词是为“适应”市民的“需要”繁荣起来的。而在本题中,宋代市民是以历史的“创造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推动了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教学启示:注意普通人物(或群体)的活动,把他们的活动与历史背景、大趋势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鲜活的历史个体或群体来观察、分析历史。对重大历史人物的学习,还应还原其本来面目,防止脸谱化、神圣化或者妖魔化的现象。

  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

  坚持能力立意是高考的命题基本要求之一,2010年不少试题在这方面继续探索。比如“战例示意图”题多年都有,一般要求学生观察示意图,判断其所反映的战例名称,或战例发生的区域。今年的此类试题则有较大变化,有的考查所示战例发生的背景、地位、主要战况及影响,有的考查所示战例反映的历史主题。

  比如,安徽文综卷第16题列举了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并要求选出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这类题目在提问上增加了思考的环节,从而加大了思维的力度。

  教学启示:不能简单地呈现历史结论,任何一个事件、一个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现象的出现都有着复杂的原因,可能产生牵连甚广的影响。要引导学生理清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防止结论化、程式化现象。

  注重主流价值观的考查

  一份高质量的试卷不是由若干道孤立的试题拼凑而成的,而是有一个统摄全卷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所有试题都应避免出现消极的思想认识、不良的社会导向,并尽可能地体现积极向上、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观念。2010年高考在这个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试题:

  [例]全国文综卷I第16题: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在革命年代,斗争是追求进步的表现;在建设年代,和平理应成为政府与民众的共同愿景。历史上,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史实当然就成了高考命题的选择,而且,国共两党的和平交往还必然指向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

  教学启示:了解中国社会甚至全人类的主流思想、核心要求等,并以此为指导,总结历史上的相关做法,从中汲取可资借鉴的内容。但要防止时政化、说教化现象。

  注重对历史方法的考查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课程目标的明确要求。为引导中学师生重视方法的教与学,2010年的高考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

  [例]上海历史卷第29题: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一西欧一体化一欧元启用B、《王位继承法》一《权利法案》一光荣革命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一新经济政策一社会主义工业化D、中途岛战役一斯大林格勒战役一阿拉曼战役

  这个题干介绍了一种学习历史事件的方法:等级法或层次法,并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从备选项中选取一组按照此法排列的“事件”。

  此外,全国文综卷第35题对中日双方历史研究者的不同记述,安徽文综卷第13题通过文学作品对茶的起源进探究,都是结合史实考查方法进行解渎。

  教学启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方法引领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知识学习中运用历史方法,在能力提升中训练历史方法。同时,要谨防教条化、口号化现象。

  注重概念性知识的考查

  一般情况下,历史知识可分为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而掌握概念性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解析史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作出解释。

  比如,安徽文综卷第21题,以“关税”作为切入点,考查了“自由贸易”这一历史概念,看学生能否认识到:“零关税”是自由贸易的突出反映。

  第17题考查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历史概念。以“中国第一股”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能否认识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所有制形式的改革。

  进行概念考查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切入点,选取精当的材料。这样才能集中反映历史概念的核心内涵,达到考查目的。

  教学启示:尽量把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联系起来,并利用具体生动的事实知识、丰富多彩的历史材料来解释概念性知识。同时要谨防定义化、注释化现象。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3日第7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