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2009年第4期(总第22期)
发表: 2010-08-17 17:44:31    浏览: 7416 次
教学基本功的锤练(提纲)


王秋远



  本话题交流的前提:

  你想当老师吗?

  你知道走进教室前要作哪些准备?你会在进教室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吗?

  你想把教师作为终生职业吗?

  如果对上述几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就有了共同交流的基础。我对教育的感悟

  之一: 教育是一门职业,职业需要底线操守

  教育是一门事业,事业需要无限热爱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求真务实

  教育是一门技术,技术需要临床机智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不断创新

——2008年11月28日于黄梅一中



  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就是不能误人子弟,误庄稼误一年,误孩子误一生。

  《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真正的事业是为天下之民的利益干的,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又帮助了他人,爱屋及乌、爱教育才会爱学生。爱学生才能把教育做好。

  教材不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吗?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把科学传授给学生,其目的是要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课堂不仅仅靠预设,更多的是靠生成,生成的课堂才有活力,生成靠的是迎变、应变的机智。

  所谓千个师傅千个法,讲的就是艺术,讲的就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之二: 教育是什么?

  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她不仅仅是能力的训练

  她不仅仅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育是老师用爱的双手在孩子心灵的键盘上弹奏出和谐、自然、优美、流畅的生命乐章

  毫无疑问

  这是天簌——世界上最美的合弦

——摘自王秋远《园丁手记》2007年7月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碰撞,是爱心的传递,是生命的交融与延续,如果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没有了教育的感染力。

  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的人,是一位敢爱敢恨的人,是一个怀大爱之心、仁爱之情的人。

  之三: 留心教育教学过程(所闻、所见、所悟、所思……)

  积累教育教学资料(文摘、音像、集件、教案……)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总结、扬弃……)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水到渠成)

——摘自王秋远《教育教学文集》1998年6月



  ※该话题是受华中师范大学生科院教材教法研究室邀请为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应届毕业生及教育硕士研究生所作的交流。是一个由PPT格式改编的发言提纲。

  有首歌唱的好,不能总靠那张旧船票登上新的客轮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改进教学方法,只有留心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教学过程,不断积累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教学资料,通过不断反思、研究、提练才有可能从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

  教学要练哪些基本功

  一、备课——上好课的前提

  二、上课——教学的核心环节

  三、作业——巩固学习成果的必经之路

  四、辅导——培优补差从这里开始

  五、考试——对教与学的检查

  六、评讲——恍然大悟、刻骨铭心

  七、课外拓展——未来的生物科学家从这里起步

  八、反思——不断接近教学目标

  九、听课——取它山之石攻玉

  十、教育科研——让积累迸发出智慧的光芒

  十一、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有当教育家的梦想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材在变,只有认真备课,才能有的放矢,青年教师尤其要花足够的功夫备课,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要象写剧本一样,写成详案。

  备课要解决好讲什么、如何讲、怎样结合本班实际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青年教师讲课有个通病,就是分配好的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就讲完了,没事做了。说白了,就是没有认真备课。

  备课既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即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又要作好几手准备,因为老师的认识与学生的认识往往会有差异。

  1、什么叫三次备课

  第一次备课:新学期开始前,按备课组分工,对新学期教学内容进行自备。

  第二次备课:提前一周,备课组对下周教学内容进行的集体备课。

  第三次备课:在集备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进行自备,充分突显个人专长和教学机智。

  (1)第一次备课——自备

  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熟悉、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如本节教材的地位,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教材中安排的实验、习题、实习、研究性学习及备课组选用的教辅,教师要亲自做,做到心中有数。

  要认真处理好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矛盾”、教师与教材的“矛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

  教材习题和教辅习题至少要在授课前把整章内容提前做完,最好能把高三总复习资料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也同步做完,这是把备课深入下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我这里说的三个“矛盾”:一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二是老师和学生既有知识理解的差异,又有理解速度的差异;三是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通常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第二次备课——集备

  集备的内容

  关于学校通行每周集备一次,备课前确定中心发言人,做到“四备”:备教材和大纲、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指导、备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做到“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知识点和重难点、统一思维训练和典型例题、统一单元检测验收。

  所谓统一,就是在中心发言人的引导下,其它成员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知识、教法、学法、媒体应用等各个方面,尽可能达到统一,这种趋同的标准就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所作的要求。

  关于集备要求

  备课组内教师要团结协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积极研讨,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整体作战能力。

  每次备课时要作好必要的记录,备课后交教研组长查阅后交教务处检查。

  坚持备课组内互相观课、议课,共同提高教学水平,集备前可有针对性地组织一堂观摩课。

  (3)第三次备课——个性备课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即通过课堂接触、个别谈话、小型座谈、批改作业、试卷等,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原有学习基础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集备的内容适当地作出取舍,使讲授内容、选用方法更实用。

  展示个人特长——在保证执行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展示个人特长,展示个人魅力。体现教学策略和对学生的分层指导,既讲究预设,更讲究可能的生成方向,留有预案和空间。

  2、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叙述式,表格式和流程式等。但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等。

  上面提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即: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在要求高就高在“要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过去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一维目标,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现在不仅要教学生学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教学生了解这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包括选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让学习过程成为一种体验,产生一种情感,达到不仅要学会,要会学,还要想学。

  3、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终极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心理活动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太空,不切实际。

  4、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二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进发展区”,把握“最这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假如我们教学的内容在达到的发展水平之下,你在那里讲的天花乱坠,得到的只是学生的卑视,如果我们教学内容在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上,即使你在那里讲的头头是道,那不也等于对牛弹琴吗?正因为如此,我们要花时间了解学生呀!

  5、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从确立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教材中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重点),将其放在突出地位。

  根据学生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优化教学过程。

  6、教学准备

  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在上课前试做,有利于掌握时间的分配,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要唯手段而手段,手段要用的恰到好处。

  7、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身心投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问题设计——具体、明确、适当,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及对重难点的处理。

  精彩结课——留下悬念,让学生期盼你的再次到来。

  练习设计——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梯度,起到巩固、深化作用,教师应认真选择或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板书设计要体现学科特点,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要精巧、准确、条理清楚,有艺术欣赏性。

  教学过程我多次用到了设计这个词,因为设计是一种艺术,它科学、规范、美观,要能给人以享受。

  我们以前备课只讲板书设计,这就说明了板书的重要性,更强调了板书的艺术性。主板书、副板书要处理好位置关系。下课前,板书应体现整节课的主体内容。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上课的关键不是我们教了什么,教的如何,应是学生学了什么,学的如何。

  弟斯多惠(德国教育家1709-1866)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弟斯多惠已经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上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呢?我认为要分三个层次研究:本学科的知识可用哪几种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每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有哪些?每个环节可通过哪些细节增彩?

  1、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1)事实学习课:观察——归纳

  事实材料观察(创造情景、获取信息)

  ↓

  获得感性知识(获取个人体验)

  ↓

  归纳结构特征(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

  知识能力形式(思维能力、迁移能力)

  如:细胞结构的教学。

  (2)概念学习课:材料→比较→归纳;

  即:呈现材料→比较归纳→形成概念→反馈应用

  概念同化:

  呈现已有概念(提取已学概念)

  ↓

  同化新概念(分析、比较,找出区别)

  ↓

  新概念结构化(将新概念纳入原有认知结构)

  ↓

  应用反馈

  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教学

  (3)规则学习课:指导——探究——创新

  创设问题情境

  ↓

  组织探究活动

  ↓

  探究活动评价

  ↓

  形成和运用知识

  ↓

  拓展创新

  如: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的教学。

  (4)实验课:示范——模仿

  激发动机

  ↓

  示范模仿

  ↓

  反复训练

  ↓

  技能形成

  ↓

  拓展创新

  如: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及应用

  拓展的教学。

  (5)复习课:

  纲要读写:编写提纲→指引方法→做好笔记→检测矫正(如:新课复习)

  系统网络:知识再现→网络加工→内化贮存→反馈调控(如:章节、单元复习)

  分组竞赛:准备课题→宣布规则→分组竞赛→总结评比(如:平时复习)

  活化应用:知识再现→梳理活化→发散应用→练习反馈(如:高三一轮复习)

  (6)研究性学习:



  2、决定学生课堂吸收率的因素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

  学生原有的智能水平和学习能力;

  教的质量。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根据决定学生课堂吸收率的因素,我们提出如下策略:

  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课堂照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

  优选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

  4、新课程对好课的总体要求

  目标明确,突出重点,体现高效;

  充分利用课堂资源,体现智慧;

  思维量、信息量延伸,满足探究欲望;

  当堂训练,当堂反馈,学得轻松高效;

  解决个性化问题,让学生充满自信。

  5、好课的几个基本评价点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想方设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要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学生能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学生是否主动学习了,从他渴望的眼神和“紧锁”的双眉就能知之八九。

  (2)、有效的互动性

  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或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才能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简单的师生交流和学生间的讨论,看似热闹,实则没有作用。

  (3)、自行获取知识的实践性

  荷兰的教育公认是较先进的,教育的发达引导其科技的迅猛发展,仅1999年荷兰就有2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与荷兰强调学生通过“做”来自行获得知识不无关系,要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讨他心中的那些疑团。

  (4)、学生真正的理解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表面的理解,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来判断学生理解知识的情况。

  课堂提问和针对练习提问要有一定深度,对了要讲道理,错了要讲原因。

  (5)、应培养学生的几种基本能力

  探究学习,求异创新的能力

  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

  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搜集的信息要变为自己的知识、合作与交流十分重要,有利于听到不同的观点,使自主探究不断深入。

  6、怎样做课堂更精彩

  (1)精彩课堂——是知识重要还是品质重要

  吴祥成老师说:“课堂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兴趣,培养习惯,总结方法,调节心态”,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课堂传授知识很重要,但培养学习品质更重要。首先是习惯,好习惯可以弥补智力的不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程,亲其师、信其道就能水到渠成。方法可以传授,方法也可以借鉴,但最宝贵的还是自我总结。

  (2)精彩课堂——让课堂成为心灵之旅

  徐善慧老师说:“让课堂成为享受,成为心灵之旅,我的理解是知识用激情作载体传递才是享受,而平淡直述只是义务和任务的转移”。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去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激情,而急于传授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变得疲劳”。

  (3)精彩课堂——让课堂成为精心设计的艺术

  熊炜老师说:“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毛悦老师说:“常规中求创新”。裴艳老师说:“让学生享受逻辑推理的快感”。 刘志国老师说:“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瞬间”。这些都是对精彩课堂的最好诠释,只有精彩的课堂才能成为享受,而这种享受又久久难以忘怀。

  (4)精彩课堂——让课堂成为一个个美的瞬间

  精彩的课堂是一种享受,赵五艺老师说:“课堂的精彩首先是精,精练的语言,精到的评点,精辟的讲解,精深的挖掘,因精而出彩”。要做到这一境界,需要老师有丰富的学识,审美的心灵和多变的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师生平等,融为一体,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

  (5)精彩课堂——让课堂环环精彩

  让新课的导入更精彩——通过情景设置消除其他课程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和思维活动,引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做到心动、脑思、口说、手写。

  新课导入的常用方法

  “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是最常用的方法

  “故事(事件、材料)背后的思考”——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

  “实物演示”——有利于调动多种感观

  “开门见山、明确任务”——让你丝毫不敢懈怠

  “让异议焕发光彩”——使问题成为学习的线索

  让课堂的层层展开更精彩 —— 起于疑:让疑问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序以疑:让疑问成为课堂天然的主线

  课堂教学展开的充分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如何妥善处理学生的质疑。

  课堂展开的常开方法:

  “设疑辩议”——激发学生去探索,发现真理

  “启发联想”——引导学生发展知识的内在联系

  “观察思考”——引导学生留心周边的事物

  “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

  让课堂的生成更精彩——课堂不全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往往还是一个不断组织,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使课堂喷发出生命的活动。

  新课程需要我们关注生成、期待生成,驾驭生成。

  课堂生成的常用方法

  “互相交流”——使学生更容易获得抽象的知识

  “改错纠误”——教的任务不就是点拔、引导、解惑吗?

  “捕捉分歧”——引导学生开展辩论,在此教中发现真理。

  “突发事件”——将意外之音,升华为思想火花。

  “耐心倾听”——做忠实听众,给学生一个生成支点。

  让课堂的拓展更精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水平,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教材内容的拓展,补充与创新。

  通过拓展使课堂成为连接课文和生活的桥梁,真正实现课内和课外的沟通。

  课堂拓展的常用方法:

  “在学习难点上”——让学生看问题立足的更高、思路更广

  “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这样的课堂与生活更加紧密

  “在留心自然、关注社会中”——自然是课堂的源泉,课堂是社会的缩影

  “在打破学科界线中”——注重学科间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更加开放而有活力。

  让新课的结束更精彩——俗话说“偏筐偏篓、重在收口”。

  “描龙画凤,难在点晴”——如果课堂教学有头有尾。“其兴也勃,其收也赢。”一个成功的结尾具有总揽知识、承上启下的效果。

  结课的常用方法:

  “设置伏笔、造成悬念”——给学生留下想象与期盼

  “结尾延伸、激发思考”——无穷的回味、无限的遐想

  “首尾照应、水到渠成”——让学生享受天衣无缝的完美

  “引而不发、强而弗抑”——兴激励、废压制,我真的很自豪


三、作业


  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由之路,也是即时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选用的作业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要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

  1、作业类型

  统一与自助——统一要求的作业,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目的是为了巩固教学内容。自助作业,是针对中等以上学生提出的软性作业,目的是让有能力的学生进一步加深、拓宽。

  基础与拓展——基础性作业,围绕教学要求的同步作业。拓展性作业,用所学知识研究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实现课内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对接。

  2、拓展性作业

  教材规定——请你到医药商店或家庭附近的超市作一个调查,统计核酸保健品的种类,收集说明书,结合已有的知识,对核酸保健品的功效作一个评价。

  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将资金投入到核酸保健品的开发吗?为什么?

  ——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

  教师设计——轮作是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请你调查当地农民有计划更换作物种类的方法及原因。

  学生自主设计 —— 校园植物分类调查。

  生态农业调查

  政府帮助农民开发沼气发酵工程的目的

  3、做作业须遵守的原则

  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原则;

  独立完成作业的原则;

  符合规范要求的原则;

  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

  拿到作业就做,做不出来就问,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乱圈、乱画、乱涂、乱改,搞的一塌胡涂,没有了成功的喜悦。拖作业,甚至抄作业是中差生的通病,解决的办法就是用我们心中的这些原则来培养他们的习惯。不要期望一蹴而就,须持之以恒。

  4、解题的思考技巧

  审明题意:逐步接近法,图表解析法,重新表述法

  解题:过程要完整,层次要分明,计算要精确,书写要工整。

  检验和总结:作业做完后,进行检查,诊断自己作业的正确率,对错误进行归因分析。


四、辅导


  教学辅导不仅仅是对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补充,更重要的是在“圈养”出规范的前提下,通过“散养”出个性是必经之路。

  辅导作用: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辅导原则:因材施教

  辅导目的:培优补差(育尖治跛)

  辅导方式:集体和个别

  1、培优

  培优内容:理想目标、学习规范、难点突破、细节提升。

  培优原则:严格要求、充分尊重、目标具体。

  培优方式:导师制管理,菜单式教学、个性化辅导、研究性学习。

  2、治跛

  治跛内容:找准思想、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学业存在的漏洞。

  治跛原则:循序渐近,不能操之过急。从捕捉学生闪光点入手,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治跛方式:从行为习惯入手,重点关注自信心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毅力与恒心的培养。

  无论是培优还是治跛,都要从树立学生崇高理想,明确肩负的责任入手,激发学生的内趋力。

  重点是抓规范:抓生活规范、抓行为规范、抓学习规范。因为时间往往会在不规范的生活中丢失,品行往往会在不规范的行为中掉队,成绩往往会在不规范的学习中下降。


五、考试


  考试的目的不仅看学生学的怎样,也要看教师教的怎样,所以要通过单元、章节、期中、期末考试,即时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与学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学习的结果最终还要接受国家考试。所以考试规范的学习与研究也很重要。

  1、考试大纲规定的能力(高中生物)

  理解能力

  (1)、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获取信息的能力

  (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不同学科考试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能力要求是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哪些要求转换过来的,这些能力要求是怎样在试题中体现的。

  2、解题策略

  上述四项能力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层次:

  (1)表达能力——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

  (2)观察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会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

  (3)分析综合能力——正确解释生物学问题;

  (4)探索和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用恰当方法探索和验证生物学事实;

  (5)获取新知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以上五种能力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也体现了考试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逐级加强的。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要把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3、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考查了《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哪些能力。

  (2)这些知识和能力是通过什么样的素材呈现的,怎么考的;还可以通过哪些素材呈现,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考。

  (3)此一类型试题的一般命题和解题思路是什么。(举一反三)

  (4)此题的难度(如果使用的是高考试题,要用考试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题是高考试题中的难题、什么样的题是中等和容易的试题。供不同层次考生参考,决定取舍。

  (5)如何组织、简洁、明了的试题答案。

  总之,要摸准命题意图,建构解题模型。还要使学生明白审题的目的是在理解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寻求解题的突破口或切入点。

  4、解题技巧

  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特别是试题中一些关键的词语,明确试题的设问是什么。

  分析已知条件与设问的关系,涉及哪些概念、原理、材料,哪些公式,并思考这些知识的相互联系,要从表面现象挖掘隐含条件。

  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不能直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直接套用现成的公式,需要寻找其问题中介知识点或利用已知的公式去推导出其它公式。

  有的问题可能还需要画出示意图,去寻找其特征,或进行推理,分析判断,归纳相关的信息进行论证或列方程进行计算。

  归纳出要点或作出结论,用本学科的语言(概念或者结论)进行表述。

  5、规范答题

  具体做法:

  (1)尽量用教材中的术语进行表述。对说明性的表达,常常可以落脚到教材上的结论性叙述上。

  (2)话要说完整。要使别人能看明白,而不仅仅是自己心中知道。

  (3)答案要准确,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答案宜简洁,要紧扣基本观点,从而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培养整体性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规范答题的相关原则:

  (1)一致性的原则

  (2)弃同纳异原则

  (3)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4)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5)处理好一般作答与特殊作答的界限

  (6)处理好全面作答与精确作答的界限

  (7)处理好单方面作答与多方面作答的界限

  (8)处理好紧扣教材作答与灵活作答的界限

  6、考试心理调适

  遇难不怕:沉着应对,我难你也难。

  遇易不松:不要麻痹大意,轻易出错。

  遇繁不躁:繁不一定难,寻找突破口、破解障眼法。

  遇旧不轻:旧中有新、旧中有变、小心陷阱。

  遇多不急:合理分配时间。

  对不同层次题的对策:

  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得高分,爬坡题得一分算一分,慢做会,一次成功求全对,稳做中档题,每分都争取,舍弃全不会,不求多得,只求不失,不求草草做完全卷,只求做了都对。


六、作业(考试)评讲


  作业(考试)评讲分为评和讲,评作业(考试)的检测目的,检测效果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讲错误原因、讲正确答案、讲知识漏洞、讲解题技巧、讲能力提升。

  1、作业评讲类型——课堂作业评讲

  课后练习评讲

  单元章节练习评讲

  考试试卷评讲

  2、评讲原则——充分肯定,找准问题,归纳分析,评得口服心服,讲得恍然大悟,刻骨铭心。

  3、课堂作业评讲方法——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区 别,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1)课后练习评讲:认真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学生错误的原因,讲教学存在的问题,不留知识隐患。

  (2)单元练习评讲:先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帮学生建立单元知识网络。

  (3)考试试卷评讲:考试后先公布参考答案,对错题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归因分析),认真听取老师对那些百思不得其解题的问题进行点评,达到恍然大悟、刻骨铭心、最后按照所考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训练、达到触类旁通。


七、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是课堂教学向课堂外的延伸,是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在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展学生的生物兴趣爱好,未来的生物科学家将从这里起步。

  1、走进研究性学习

  “研究”并不神秘;

  在英语中,Study本义就包含着“研究”的意思;

  研究始于问题;

  人与自然(空气、能源、植物)、人与社会(人口、经济、文化)、人与他人(秩序、交往、分享)、人与自身(理想、习惯、健康)过程是最主要的。

  2、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

  用四句话概括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我们研究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

  我们怎样研究?

  我们研究了什么?

  (1)我们研究什么

  选题原则

  学会走自己的路——自主性原则

  挣破传统教育的茧——开放性原则

  选他人所不敢选——创造性原则

  从小题目做起——渐进性原则

  不要忽视身边的资源——地域性原则

  发展是硬道理——价值性原则

  ——摘自《走进研究性学习》

  (2)我们怎样研究

  过程是最关键的

  大家一起来——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认真绘制蓝图——制定课程研究计划(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条件、人员分工、成果形式)

  让设想变为现实——实施课题研究计划

  (3)我们研究了什么

  研究成果的表述

  研究报告——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附录

  研究论文——题目、内容摘要、绪论、本论、结论、附注

  总结——基本情况、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今后的意见与打算

  演讲稿——从听众出发,主题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典型、新鲜;语言生动、风趣、活泼、有节奏感

  (4)“课题研究”活动流程设计

  见:《研究性学习指导书——走进研究性学习》P97页——100页。

  创设情景、提出课题:开题报告的组织程序

  实施方案、形成成果:研究活动的组织程序

  成果鉴定、活动小结:结题报告的组织程序


八、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印证和练习了呢?”

  1、教学反思——感言

  教学反思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一个好的教学反思是对教学事件的深入剖析。传递给人们一种价值选择,以期引起自己和他人的思考,这背后离不开较强的教育理念做支撑。所以,要勤读书,要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要留意有价值的教学事件,坚持数年,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学习型、思考型、学者型的教师。

  2、教学反思——观点

  叶澜教授——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美国学者波斯纳——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教师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把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进行描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思想、心理、感受与体验进行思考与总结。

  3、沙市中学“四步工作反思法”

  我们怎样在做?(做了些什么)

  我们为什么这样做?(阐明做的理由)

  我们这样做效果如何?(工作的感受与工作的绩效)

  我们应该怎样改进?(措施及寻求的帮助)

  4、教学反思——方法

  写教后感,熊炜老师说:“我课后总是及时做课后小结。还要不断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困惑所在。研究学生作业,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和能力缺陷,把做的不太好的地方,用更好的例子及时补上,让下节课更完美。”

  要善于总结,张志礼老师说:“总结是一个回顾与反思,总结是一个提炼与提高,总结迫使我们去学习与钻研。”

  5、教学反思的内容

  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对教学结构的反思

  对教学设计创意的反思

  对教学目标达成与教学效果的反思

  对学生主体性发挥状态的反思

  对教学活动成功与失败的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方法、情感的反思

  6、教学反思的角度

  从学生学习角度

  从自我发展角度

  从教学要求角度

  从教育名家角度

  从教育理论角度

  从教育法律、法规角度

  要使反思成为制度

  教师要正确认识反思: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来看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教师要通过反思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教学监控能力,提高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7、反思案例

  (1)《生物课复习中的“六忌”》

  复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忌“重放轻抓” ,忌“重练轻讲”,忌“重文轻图”,忌“重死记硬背、轻能力培养”,忌“重难轻易、重大轻小”。

  (2)《课堂教学三原则》

  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求新——转变观点、创新教育


九、观课议课


  1、为什么叫观课议课,不叫听课评课?

  怪现象一:只听课、不评议

  怪现象二:评议成了表扬奉承大会

  怪现象三:跟着领导(专家)意思走

  “四化”突出:评课过程形式化

  评课内容表面化

  评课结论两极化

  评课效果零散化

  2、为什么要多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成长在课堂,所以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可以说,课堂质量不仅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而且影响了师生学校生命活动的质量。

  课堂几乎包含了全部的教育学,课堂将科学、技术、艺术和人的希望、梦想集为一体,它既是复杂的,又是神秘的。对课堂的解秘没有终点,它不能依靠一次、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完成,也不能依靠一个人,应该依靠一群人,依靠你、依靠我、依靠我们。

  3、“评”与“议”的比较



  4、观课议课的环节与流程

  协商课题:观课前的对话与交流

  观察分析:观课中的任务和要求

  平等对话:议课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规划改进:观课议课目标和效果

  (1)观课前的对话交流

  观课者与执教者的对话:

  这堂课将讲些什么——你将做些什么

  你一直感到棘手的难题是什么

  你打算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该收集哪些课堂教学的资料

  (2)观课议课前的说课

  抓住说课两方面特点:

  一是说出你的教学设计,即打算如何上。

  二是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即为什么这么设计,阐明设计的原理和依据。

  说课程序: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程(引入新课、认定目标、导学达标、巩固拓展、板书设计)

  (3)观课中的任务和要求

  重点观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与效果

  随机观察:问题与思考

  全面观察: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行为

  关注细节: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

  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

  (4)平等对话:议课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设身处地、同情理解

  面向事实、共同探讨

  平等对话、共同分享

  抛弃成见、理解可能

  (5)观课议课的视角与方法

  以人为本:追求教学主体的合理性

  全面发展:追求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善假于物:追求教学工具的合理性

  从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工具的成功之处去总结提高,从不足之处去改进、完善。


十、教育科研


  1、几种基本的科研观:

  教育科研是学校改革的发动机、决策的思想库;

  21世纪的薄弱学校是没有教育科研的学校;

  今天教育科研的承担者,将是明天教坛的佼佼者。

  2、几种适用的科研类型

  校本研究

  行动研究

  叙事研究

  微型研究

  课题研究

  除课题研究最好是学校有组织地研究外,其余四种方式都可以是个人或者小组(如备课组)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开展的研究,在学校应以个人研究为主。

  (1)校本研究

  在学校中进行研究

  学校是研究基地

  通过学校进行研究

  在研究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研究学校中的问题

  “校本”就是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校本研究”就是指在学校中研究学校的问题。

  (2)行动研究

  研究的起点——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满和反思

  对象——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目的——为了解决现实问题

  结果——切实改变了现状

  功能——研究者与实践者的统一

  行动研究,顾名思义,首先要行动。

  教育行动研究是从感受到原有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不足,发现其中的问题开始的,通过对所发现的问题的基本思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原有教育教学行为的方法或具体行动策略,并主动去实践。

  (3)叙事研究

  ①、问题与情节(叙事的味道)

  你遇到的问题是怎样发生的。

  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问题最后是以怎样的方式解决的。

  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②、立场介入(研究的味道)

  研究者个人和事件经历者的情感渗透

  生动的事件和朴素的语言蕴含深刻的教育理念

  叙述研究我讲了二个“味道”。

  所以教育叙事应该是诗化的教育研究,是运用生动的语言,传达教育生活经验的文学形式。

  一个好的教育叙事,应该能够使读者从中悟出许多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一个好的教育叙事,应该能够打动读者情感甚至心灵,从此意义上讲,教育叙述要突出情感的表达,是寓理于情,而不是寓情于理。

  写教育叙事,首先是作者被他所写的那个教育事件所感动,第二才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与事件经历者情感的撞击与交融。

  写教育叙事的目的是让读者被《教育叙事》所感动,在感动的状态下,对教育多一份理解与参与。

  (4)微型科研

  策划:让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背景下研究。

  理念:坚持解决身边的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特征:小切口、短周期、深研究、大影响。

  所谓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是指不是为了做课题而做课题,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履行的教育责任和教育良知。

  微型是指小问题或者单一问题,不要看问题小,坚持数年,不断积累,就能产生质的飞跃。

  (5)课题研究

  用教育理念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以解决一些重要问题的科学实践活动。

  分为选题、查阅文献、制定研究工作计划、搜集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实验)、

  撰写论文。

  (6)一个课题研究方案的格式通常包括:

  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选择突破口;

  理论支持;

  研究内容:大的内容最好分若干子课题

  研究计划:包括研究内容、时间、费用、成果形式等。

  组织机构:除研究组织机构外,还应有顾问、专家组。


十一、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模仿一句,“不想当教育家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因为取其上,才能得其中,取其中,只能得其下。如果把教师当成一个职业,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那就很可能导至不能以教师职业谋生。

  所以,我们要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做好专业发展规划。

  1、对教师专业发展观的再认识

  教师是“园丁”,“蜡烛”、“春蚕”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应该体现教学相长、终生发展,理想教师的形象应该是思想者。

  也就是说,在创造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创造自身的精神世界,实现自

  我生命境界的不断超越与完善。

  2、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运行状态

  “生存关注”阶段——初任教师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有经验教师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走向研究(专业)型教师

  广而言之,就是我们平时讲人的三种境界,即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

  自然人关注的是生存需要

  经济人关注的是我的劳动价值

  社会人关注的是我的存在价值

  3、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

  专业精神——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及满腔热忱,春蚕情怀、红烛风范、甘守清贫。

  专业思想——享有充分的、自治的职业决定权,并上对学校、社会负责,下对学生、家长负责。

  专业知识与技能——不仅要做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更应是“杂家”,要博采众长,广闻多见。

  专业精神和专业思想目标指的是师德、师魂的修练。

  知识与技能目标则要求教师要广泛学习通识性、本体性、条件性知识。正因如此,才有了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校训的师范学校、学院、大学。她培养的学生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如果她的学生达不到这个要求就要继续修炼。这就是走出学校的老师还要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的原因。

  4、学校教师成长计划——构建教师成长平台

  (1)学校一些良好的激励机制应该说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首席教师

  名师工程

  十佳青年教师评选

  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参加学习

  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

  (2)营造和谐的环境

  一个人生活在和谐环境中,才会有一种归属感,有归属感的人才会有责任心、有责任心的人工作才容易出成绩、有了成绩才让人产生成就感、有成就感的教师才能体会到教育的快乐、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在和谐团队中的教师,才会注意在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观念、专业能力方面不断修练、不断提高。

  俗话说:跟好人、学好人、跟了叫花子住窑门,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从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的角度看,都说明了一个个体的成长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学校要设法为教师成长营造和谐环境,从《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来看,个人要珍惜和谐环境(生存环境),个人也要为营造和谐环境出一份力。

  (3)《沙市中学和谐校园方案2009-2011 》若干要求都有利于营造和谐环境。

  “师生为本、公道民主”。

  领导“做师生的贴心人,做学习的带头人,做解决困难、矛盾的热心人”

  “有学生的地方有老师、干部,有老师的地方有干部、领导”

  “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的是干部”

  “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尊重民权”

  (4)学校教师成长计划——创造学习型教研组

  学习是要有人领引的。

  首先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的共同愿景,完善教研组学习、研究制度,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切实开展有效教研活动:真正做到教学问题化、问题课题化、研究规范化、学习制度化。

  前面谈的十个话题都是讲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但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专业品格的修炼,我这里讲几个例子引发大家思考。

  如:教师德行、教师情感、教师宽容、教师语言、教师服饰。

  5、教师自我成长规划

  (1)教师的专业品格修练

  教师的德性:

  教师德性是指一种能够担当起教师角色职责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品格。

  教师德性之本是善良与爱

  教师德性之原是责任与公正

  有责任心的教师,能勇于承担自己工作的全部内容

  公正的教师最具有威信。

  教师的情感:

  当今教师呈现出来的“职业倦怠”和“教育审美疲劳”现象,从本质上讲,是由于教师的教育激情的丧失,教师情感的冷漠和教师感动力的缺失造成的。教师情感包括:

  激起与维持——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激动与激励——情感参与,为平淡、平凡的活动增强精神的色彩。

  抽象与移情——人在动情时,往往会把听到的、看到的人、事或符号信息与自我的人生经历,个人理解相关联。

  教师的宽容:

  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包容、理解和原谅;是对学生缓慢过程的一种等待、期待。

  教师的宽容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一种动力。

  宽容的教师,善于沟通与合作,善于反思与律已。

  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教师的语言应该少一点如雷贯耳,面目可增,多一点优美动听,和颜悦色。

  少一点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多一点荡气回肠,激情扬溢。

  少一点语言慌张、啰嗦烦躁,多一点娓娓道来,语言精练。

  少一点南腔北调、多一点标准、规范。

  教师的服饰:

  教师服饰的最大功能是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

  衣着反映教师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自信心。

  衣着是教师个人性情、情感、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的外部符号。

  衣着影响教学效果

  (2)理科老师应多一点人文情怀

  人文是对人生的思考,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人文情怀就是人类对“人文”的追求。具体说,就是“对人类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简单地说,就是指:“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

  高伦强老师对人文情怀也作了归纳

  重视终极追求,执着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

  发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独立人格

  追求人的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在肯定人欲的合理,反对禁欲主义的同时,应反对人性在物欲中的淹没。

  谋求个性解放,建立人际间的自由、平等关系,实现自身的价值。

  坚持理性,反对迷信、盲从和认识领域的强制服从。

  什么叫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3)文科老师应多一点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总称。

  其特征: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功利精神。

  (4)沙市市教学比武八项全能要求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借鉴

  一个与时俱进的头脑

  一双勤于观察的眼睛

  一手规范的好字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一份优质教案

  一份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课件

  一堂成功的公开课

  一手好文章

  (5)培养我们的情商

  一个人的成功更多的取决于他的情商,情商包括:

  对社会的观察力和敏感度

  独立思考能力和选择能力

  果断性和毅力

  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人格和个性
Baidu
map